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木材在家具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怎样处理木材,使木材的性能达到最优,是木材生产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木材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体含有三种水分:自由水、吸着水、化合水,因此刚生产出来的生材只有经过干燥才能进入家具加工环节。但是干燥的过程常常伴随着问题的出现。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

起翘:由于木材纹理方向的不同,就引起了收缩的不同。自然干燥,阳光直射在上层的木板上,导致收缩比较严重;人工干燥,离加热管最近的木材容易起翘。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

1、扭曲:大部分是由于木材复杂的纹理部位,水分不能平均移动,引起的应力不同,引发了扭曲。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含水量高的木材,并且木材上有螺旋纹理的部位。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

2、木端裂:是由于水分向着木材纤维方向的大幅度移动,使得木材端部其他部位干的要快,更早的伸缩产生了张力,从而使木材端部产生了裂纹。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6)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7)

3、表面僵化及表面裂:在木材表面干燥发生了收缩,内部依旧湿润,张力导致表面无法正常收缩,表面僵化。表面变形,木材内部的压缩应力开始产生,纤维方向的拉伸强度没有木材表面应力大于是产生列横。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8)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9)

4、内部裂:在木材后期的干燥中,裂痕是从木材内部发生的,从木材的表面是完全看不出来的,这种损伤对木材的利用率影响极大。根据经验得知,硬阔叶材是最容易发生内裂的木材。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0)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1)

5、崩溃:一些饱和状态下的树种在采取高温干燥时,不规则的收缩现象很容易在木材表面发生,一些木材纤维会产生凹陷现象,造成了一条干瘪、褶皱的凹痕在木材表面,使得木材无法正常使用,这就是木材崩溃的现象,也被称作皱缩。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2)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3)

5、变色:这种现象由于温度和环境不同而产生,温度较低和湿度较高的条件下进行木材干燥,就会发生变色现象,这种现象也会降低木材的使用率。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4)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5)

木材如果想要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在干燥生产时必须要防止缺陷的形成,针对干燥时出现的以上问题,我们简单整理了以下解决办法:

1、防止表面僵化:在进行干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木材表面僵化,需要对每做义齿壮试片。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6)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7)

2、扭曲、翘和木端裂的防止:木材之间的隔条间距应该短一些,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上下均应,保持垂直;特别是在处理纹理交错的木材及小径材来说,他们之间间隔要短,这样会使木材在宽度扭曲时由于力的作用会相互抵消,防止翘、扭曲、木断裂的发生。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8)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9)

3、崩溃的防止:崩溃的产生就是板材环境突然变得高温高湿使板材内部崩溃,因此在加工生材时先进行自然干燥,水分在30% 以下时,再进窑干燥,这样操作崩溃就不会发生了。板材水分在 60% 进行干燥时,一般先低温干燥,一周后在缓慢加温,这种方法会大大降低板材崩溃现象的发生。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1)

4、表面裂和内裂的防止:还在干燥初期时,不能使用高温。内裂通常发生在干燥的后半期,是由于细胞间腔内残留了自由水长时间处于高温中而发生的断裂现象。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2)

木材干燥的基本知识(解决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3)

这些情况的发生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储存过程和加工干燥时,未按照木材特性合理的操作而导致的,因此在木材干燥时,要保证根据木材的特性及按照干燥步骤严格进行,才能够防止木材缺陷的产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