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至今流传的成语(跟着论语学成语)

因为诸葛亮的《后出师表》实在太有名,以致好些人以为“死而后已”这个成语出自于《后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其实这个成语与“任重道远”同出自《论语·泰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意为曾子说:知识分子不可以不宽弘刚毅,因为使命重大而路途遥远。以“仁”作为自己的使命,这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到死才会停止,这路途不是很遥远吗?

以天下为已任、死而后已,这就是任重道远的具体含义。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他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中《大学》的作者。曾子被后世奉为“宗圣公”,与颜回、子思、孟子同为孔庙的“四配”之一。一般认为《论语》是由曾子及其门人编撰而成的。

论语至今流传的成语(跟着论语学成语)(1)

曾参像

《论语·泰伯》篇还记载了曾参去世时的情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病危时,把他的学生们叫到身边,让他们掀开被子看他的脚和手,感慨自己的一生就像《诗经》所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往后,我终于可以不再这样小心谨慎诚惶诚恐地过日子了!我的学生们!

曾子是《孝经》的作者之一,《孝经》首篇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

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他的手和脚,一方面是表示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之意。因此启手启足在后世有得到善终的意思。

另一方面亦是表示曾子严守儒家教义,道德操守不敢丝毫有亏。

曾子以其身体力行,诠释了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的儒家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