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事物本质就是思考三件事(不断思考事物本质)

第一原理一、第一原理是起点知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思考事物本质就是思考三件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思考事物本质就是思考三件事(不断思考事物本质)

思考事物本质就是思考三件事

第一原理

一、第一原理是起点知识

早在亚里士多德之前,西方有很多哲学家用这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比如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等等哲学家,他们将其称之为「一」。

一切产生于一,而一产生于一切。——罗素《西方哲学史》

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罗素《西方哲学史》

很多哲学家探究物质起源。如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构成;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由“气”构成;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由“火”构成的;恩培多克勒认为万物由“土、气、火、水”构成。这种「探究物质组成、起源、宇宙本质、起源,认为万物由水、火、气、土所组成」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第一原理思维方式。

东方这种思维方式同步存在。老子也认为,一切产生于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代先贤还把物质起源归为“阴阳”,中国古代还有“金木水火土”之说,认为物质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所组成。这都是“第一原理”思维方式。后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思维方式总结出来,称为「first principle」,中文是「第一原理」。所谓第一原理,就是探索事物起源;所谓第一原理思维是不断探索事物起源的一种思维方式。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称得上真正第一原理。

每个系统中都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亚里士多德

只有那些“最基本”、“不证自明的”知识,才能称第一原理。

①是最基本:不可从其他已有的定理演绎推导得到。第一原理是终极起点,没有在它前面了。

②是不证自明的:它还是对的,甚至无法证明它是对的,仅仅只能通过直觉感知它。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建立在这些不证自明的直觉基础之上。逻辑之上还有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只能通感知获得。满足特征:它必须是终极起点; 它必须不证自明的。只要满足这两条件,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第一原理。某个知识是某个领域的起点,我们都要重视它。物理学对第一原理有广义和狭义解释,我都把它归纳为一种思维,也就是埃隆·马斯克所说的「从头算」。

二、第一原理就是从头算思维

从头算: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如果我们能根据原子核和电子相互作用原理,计算分子结构和分子能量,就能倒推出物质的各种性质。(这在物理上叫做量子力学计算)

这很恐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人所有量子层面运动轨迹,我们就知道这个人下一秒要做什么;如果我们知道地球所有量子层面运动轨迹,就能推测地球上所有事物下一秒要发生的事。这就是人们所说决定论。

一切都是被决定的,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有个原因,都是被原因决定的。但是这也没什么,当你跟别人说‘一切都是被决定的’,很多人也能接受。但是接着呢就有一个大问题了,那就是人所谓的自由其实都是幻想,你觉得是你在做决定,实际上你的决定早已被决定了。

——中国当代哲学家陈嘉映

但这跟宿命论不同,你仍可以参与进去,而且你的参与可以改变那个进程,只不过你的那个参与本身其实已经被决定了。 ——中国当代哲学家陈嘉映

你的参与会改变这个进程,你的努力是可以改变你的人生的,不过你的这个参与本身是被决定的。回到第一原理,会发现只要从头算,世界上所有事情都可以在此基础上推演出来。

这正是爱因斯坦晚年想做的事——他想找到这第一原理,即大一统,来解释整个宇宙的所有规律。这样的第一原理只能靠一代人不断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才能慢慢接近,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从哲学上解释:第一原理是那些基础的、不证自明的定律。从物理学上解释:第一原理是一种从头算的思维。

.

02 埃隆·马斯克

把第一原理发挥到极致的是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第一原理是被他带火的。

早时候,他们遇到一个巨大难题——电池太贵,当时储能电池价格是每千瓦600美元。马斯克不信邪,运用第一原理从头算,分析电池组成,发现电池组成不过是碳、镍、铝和一些聚合物,如果自己从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原材料然后组合成电池,需要多少钱?一算发现,居然每千瓦时只要80美元,这个价格比市场价低了8倍左右。后来马斯克造火箭如法炮制,原本造一枚火箭要上亿元,但马斯克从头算,硬把发射一枚火箭的价格压低了75%。马斯克接受采访时分享这个秘密,第一原理开始全世界大火。

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对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马斯克

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马斯克

刘慈欣从物理学的能量守恒定理得出宇宙的总物质不变,然后加上一个不证自明的事实“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推出了宇宙第一公理: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刘慈欣从头算,从物理学守恒定律开始,也就是说整个宇宙也跟地球一样,都存在着资源的竞争。文明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爆炸式的。不出意外,我们今后科技的发展速度将会越来越快。两个个体在没交流前对对方猜疑:你猜疑我是怎么想的,我猜疑你是怎么想的,就算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也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你还会猜疑我是怎么想你的,我也会猜疑你是怎么想我的……这样的猜疑在没有进行交流前会一直循环下去,永无止境。所以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愿意跟你合作。

所以,如果你要生存,你就必须遵循黑暗森林法则:

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刘慈欣

就像欧氏几何一样,先设定几条简单的不证自明的公理,再在这些公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整个理论体系。——刘慈欣

.

03如何才能找到第一原理

第一原理要求从头算,或者不证自明。这其实很难,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无法一下子就找到这样的第一原理。大多数思维模型都是偏向于经验层面或者方法论层面的,很少涉及哲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这些学科。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不断追问为什么

不断去追问为什么,寻找事物的本质。「为什么」追问出来的思维模型很难满足不证自明,不是第一原理,但是它会一步步接近第一原理。这种思维方式——不断把思维模型推向源头,推向更本质的思维模型。上次费曼学习法,我们从一个现象可促进自身学习,开始追问为什么,然后得出教的本质是解释,然后再追问,得出解释的本质是直面盲区,查漏补缺。

二、巨人思维

第二种就是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巨人已得出的第一原理。为什么要读哲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这些学科?仅靠自己的领悟,是根本不可能掌握到真正的第一原理的。你看待事物的永远会流于表面,做事情永远只知道如何做而不知道其原因,你永远不可能成为像刘慈欣、马斯克这样的人。

三、从头算思维

从头算思维是我最喜欢的方式,如《刻意练习》这本书在解释刻意练习本质用了从头算思想: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叫做髓磷脂的东西,只要不断刺激这部分髓磷脂,这部分髓磷脂上的神经元就会因此改变,大脑就会开始重新布线。——《刻意练习》总之,在了解事物的运行规律的时候,我们不能全依靠经验和直觉判断,经验会欺骗你,直觉也会欺骗你。只有从头算,基于一个不证自明的第一原理开始,才能得到一个绝对正确的理论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从第一原理中获得启发,养成一种第一原理的思维方式。这个思维方式就是「不断去思考事物的本质,把一个复杂的事物不断简化,去找到这些复杂事物背后的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