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惠赋能特色产业焕发新机(税惠暖风助大埔旅游复苏)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中上游的大埔县,是广东省首个原中央苏区县,也是最美中国旅游县、中国文旅融合特色创新示范区。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资源,有着客家“香格里拉”的美誉。

税惠赋能特色产业焕发新机(税惠暖风助大埔旅游复苏)(1)

随着暑期旅游“黄金档”的到来,旅游休闲、餐饮住宿等消费市场有所回暖。近日,大埔县税务部门聚焦旅游行业特点,深入走访辖区旅游企业,问需解难,为企业“恢复元气”按下“快进键”,全力支持县域旅游产业的复苏“升温”和加快发展。

群山连绵,植被茂密,一处天然氧吧。位于大埔县西南角的瑞山生态旅游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疫情发生以来,瑞山景区的游客量和景区营收都大幅“跳水”。为稳企创收,企业积极谋变,依托瑞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探索打开“瑞山天泉”高端饮用水、中草药种植与产品研发等市场。在景区内的“瑞山天泉”生产车间,3条全自动灌装生产线有序地传送出源自瑞山的优质天然山泉水,打包装车后运输到全国各地。

税惠赋能特色产业焕发新机(税惠暖风助大埔旅游复苏)(2)

“一年累计可以生产20万吨左右的成品水,产值可达500万元。”梅州市瑞山天泉有限公司负责人蔡俊发说,今年企业享受了增值税留抵退税10多万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本上涨、流动资金不足的困难。

据了解,为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纾困发展,大埔县税务部门紧紧围绕广东税务“干多干好更出彩”绩效文化理念,组织“税务青年助企团”,多次实地走访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实际困难,全面梳理企业适用的“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并将政策宣传和辅导服务精准送上门,确保税惠红利及时、足额到账,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

今年,大埔县瑞山森林康养基地被正式认定为首批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接下来,我们将借力大埔‘世界长寿乡’品牌,在继续打造文旅康养胜地的基础上,还谋划发展梅菜扣肉、八宝饭等客家特色的预制菜产业,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安居乐业、增收致富。”蔡俊发说。

蝉鸣阵阵,稻浪片片,一幅田园画卷。位于大埔县东北角的禾肚里稻田民宿,是首批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也是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红动古道绿动乡村——中央红色交通线亲子研学游”上的一个景点。这家在漳北公学旧址上打造的“网红”民宿,以稻田特色和农耕文化为主题,吸引了珠三角和潮汕地区众多游客到此体验。

税惠赋能特色产业焕发新机(税惠暖风助大埔旅游复苏)(3)

“像暑假、国庆等节假日,我们基本都是满房的。但是受疫情影响,最困难的时候连续两三个月没有客人,员工工资都发不出。”大埔禾肚里稻田民宿店长李小娴说,好在税务部门送来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资金困难的情况。

今年出台的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落地实施,也为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重焕生机注入了“强心剂”。大埔县税务部门主动对企业开展专项辅导,及时为企业送上包括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阶段性社保费缓缴等政策宣传和精细化服务,切实辅导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坚定持续发展的信心。

除了发展特色文旅,禾肚里品牌还通过“以宿带村”的发展模式,与民宿周边30多家农户合作,线上线下推广销售如玉米、西瓜等当地特色农产品,有效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

乡村变美了,游客多起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接下来,税务部门也将以更加精准有力、便捷高效的税费服务,为乡村振兴“美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力”,助力大埔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全媒体记者】马吉池

【通讯员】吴君玲 黄城 梁梓林

【作者】 马吉池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