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没哭(我写了比悲伤更悲伤的事)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我今天要写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看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没哭?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看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没哭(我写了比悲伤更悲伤的事)

看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没哭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我今天要写比悲伤更悲伤的事。

有一天,她私聊我说:

“我一直在关注你的文字,从稚嫩到渐趋成熟,替你感到高兴。

我很喜欢她这个比喻,就好像一个婴儿的成长过程,创作于我而言,真的就像生育孩子。”

她接着说:

“我觉得你现在的文笔,可以表达我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了。

我想请你帮我写下我的心事好吗?

题目就叫比悲伤更悲伤的事,如果可以的话。

听到这,我想起早前刚看完的《一个人就一个人》中的一个故事:从不后悔遇见你

小琴和Lucas的故事,也是小琴请作者刘同帮自己用文字记录下来的。

用文字记录别人的人生经历,主人公的留痕目的也能达到,作者的创作灵感也会得到升华,可谓一举多得。

我很愿意做这个笔替。

好吧,我承认,我也想满足自己的窥私欲,你的,她的,还有他的。

01

她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她的多愁善感跟常见的多愁善感还不太一样。

常规的多愁善感是极其容易生发,随时随地就可以悲伤逆流成河,伤春悲秋,重在于多、善。

她就不是。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她多愁善感的时间真的不多。

所以,她真的不认为自己的多愁善感是病态的,是任性的。

她真的不比林黛玉。

明明拖着病躯,还天天一个不快就以泪洗面,悲至葬花。

她会发作,向内和向外。

但其实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她有的都是向内。

她会说向外,只是为了符合大众所提倡的凡做事、说话都不能绝对。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她就是绝对的那一个。

她刻意不向外,也很努力地不向外。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除了那个让自己多愁善感的制造者,她竟找不到任何其他可向外的合适对象。

她没有固执,她是尝试过的,但屡次不成功。

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在努力了多次之后,她才知道能说出的都不是悲伤,说得出的悲伤都不是她真正的悲伤。

明星大s说,她一向对任何一个前任都是0负评。

这句话不对。

她必定心里有了好多的负评,才会想分开,只是没有对外而已。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所有的负评都在心田里发酵,腐烂,还不能转化为滋养身体的肥料。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在偌大的城市,自己那么悲伤了,被扫地出门,竟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去处。

02

独自走在夜晚的小巷中,她脑海里竟浮现出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同样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小巷,没有雨,她也没有撑着油纸伞,也够不上丁香,徒有愁怨。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明明就没有雨,偏偏泪如雨下,将她一点一点浇湿掉,侵蚀掉,她连发出一点求救信号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她可以发出声音,她只是怕惊扰了他人的美梦。

她在做梦的时候,她也不想被人搅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个人都有梦,她也有,除却今晚。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如此悲伤的时刻还要护着别人的梦

走着走着,她听见小巷那头有人向她打招呼。

莫不是魔怔了吧,这都凌晨三点半了,她胆怯了,腿像被注了铅,再也挪不动半步。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你明明想纯粹悲伤,却掺杂了多余的情绪,比如害怕。

她在想,此番要是能幸免,哪怕是要在悲伤中死去,她也不会关上那扇绝望的门。

幸甚,是她眼花了,幻听了。

03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她还是回去了,抛掉自己的骄傲,不甘与怨愁。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她还是醒觉了,自己与任性妄为的年纪相去甚远。

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她还是吓到了,她找不到第二个做梦的地方。

然而,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是,我写完,她看罢,已是悲喜交加,哭也不是,笑也不是。

我没有追问她更多细节,她说过的,能说出的悲伤都不是真正的悲伤。

我理解她。

唯有摸摸她的头,抚抚她的背,拭拭她的泪。

她说:

“谢谢你。”

我说:

“如果你需要,我还愿意做你的笔替第二次,第三次....”#故事##我要上##图文创作打卡挑战活动##那些小事叫爱情#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莓芝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