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

1999年的一天,美国某酒店举行了一场浪漫的婚礼,婚礼的男女主角格外引人注意,因为他们是跨国婚姻。

身穿洁白婚纱的新娘是中国人,而穿着西装的新郎则是美国人,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典型的“老夫少妻”配。

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这对新人完成了结婚仪式,开启了新的旅程,而这对新人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为新娘子的身份并不简单。

新娘子名叫田晓菲,她曾被称为“神童”,4岁开始写诗,5岁出版诗集,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20岁被保送进入哈佛。

可以说,田晓菲是上天的宠儿,她的才华让她自幼就带着同龄人渴望的光芒。

可谁也没有想到,如此优秀的中国才女,却在28岁这年放弃了国籍,嫁给了年长自己25岁的美国导师。

如今,距离那场浪漫的婚礼已经过去了整整23年,曾经风华正茂的田晓菲也已经到了年过半百的年纪,那么,婚后的她,过得怎么样呢?

1:

1971年,哈尔滨的一户书香之家,迎来了一个女婴,因父母都是文字工作者,感情颇为丰富,看着新生的女儿,夫妻二人异常激动。

思前想后,父母为女儿取名叫田晓菲,只是沉浸在喜悦中的父母并没有想过,未来的女儿将拥有开挂的人生。

受家庭氛围的熏陶,田晓菲牙牙学语时,就对文字很敏感,父母也有意识地引导她,田晓菲认字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同龄小孩。

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1)

田晓菲第一次让父母感受到惊喜的,是在她四岁那年。

那天,父亲发现,女儿竟然在本子上写下了几行诗句,虽然字迹歪歪扭扭,可是诗句读起来却颇有意境。

父亲当时就夸赞女儿写的好,有了父亲的认可和赞许,田晓菲对写诗的热爱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每天饭后,田晓菲都喜欢伏在父母的书桌上,看书、写诗,父亲很注重对女儿的培养,不管田晓菲写的如何,父亲都会亲自给润色。

有时候,田晓菲也会觉得词穷,但她不会放弃,而是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停地看书,这也让田晓菲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

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2)

1975年,父母被调到天津文联工作,4岁的田晓菲也跟随父母一起从哈尔滨来到了天津,此后,她就在天津文联大院的地震棚里接受文学的洗礼。

田晓菲的才华得到了身边长辈们的认可,大家一致认为,田晓菲未来在诗歌领域定会有所作为。

5岁时,田晓菲的诗歌创作有了新的突破,她不但发表了处女作,还出版了诗集,作品得到了业界人士的高度认可。

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3)

为此,田晓菲也被称为“神童”,无论走到哪里,都自带光芒,是被关注的对象,田晓菲也没有让长辈们失望,不但在诗歌领域颇有成绩,还自学完成了初中课程。

1984年,13岁的田晓菲再次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她凭借在诗歌领域的成就,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成为了专业内年龄最小的学生。

也是在北大,田晓菲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挚友,著名诗人海子。

2:

刚进入北大的田晓菲,因为和同学、室友都有着年龄差,她内心是有些孤独的,更多时间她都是独自一人待在图书馆。

直到海子的出现,让田晓菲孤独的世界有了一束光,海子和田晓菲 一样,都是在年幼的时候被冠以“神童”之名的。

或许“神童”的世界注定就是和外界格格不入的,所以他们很难遇到知音,直到两个人相遇,他们才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

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4)

此后,田晓菲和海子经常在一起讨论文学、诗歌,海子还鼓励田晓菲说:“只要你能够坚持,将来一定会为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那会田晓菲经常会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找海子,海子总是耐心地朗读,还会给她一些建议,在海子的鼓励下,田晓菲写诗的热情有增无减,且成绩斐然。

在北大建校90周年前夕,16岁的田晓菲写下了《十三岁的际遇》,当时她已经是大三的“老生”了,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对北大的眷恋以及对未来人生的憧憬。

这篇作品一经发表,就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更是被选入国内中学课本,这是对田晓菲才华的最大肯定。

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5)

然而,就在田晓菲努力朝着海子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时,一个噩耗却传到了她的耳中,那个鼓励她、给她孤独的人生带来光亮的海子,自己却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卧轨自杀了。

田晓菲无法接受这个打击,从四岁开始写诗的她,此后大半年时间竟然都没有继续创作,她无法理解,一位总是鼓励自己的诗人,为何自己却先放弃了。

那时的田晓菲,每天思考的最多的就是,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可是没有人可以给她答案。

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6)

当一个人陷入某个问题无法自拔时,或许逃离是最好的选择,田晓菲就如此,她无法从失去挚友的悲痛中走出来,只要走在校园内,就会想起他们散步、交流的场景。

这种感觉让田晓菲一直沉浸在悲伤中,于是,她想到了离开,去另一个国度,接受新的教育洗礼,或许可以找到自己苦寻的答案。

就这样,田晓菲坐上了通往美国的飞机,只是她没有想到,这一次出走,她不但在学业上有所建树,还遇到了一段跨过婚姻。

3:

到了美国后的田晓菲,进入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主攻英国文学,因勤勉好学,天赋异禀,仅仅用了两年时间,田晓菲就拿到了硕士学位。

可田晓菲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她放弃了学校提供的就业机会,转身又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

也是在哈佛大学,田晓菲遇到了未来的丈夫欧文,欧文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和田晓菲一样,他也是自幼就很喜欢诗歌。

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但欧文却对中国文化十分痴迷,尽管他没有来过中国,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宇文所安。

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7)

在田晓菲攻读博士期间,欧文是她的导师,虽然之前也带过中国留学生,可欧文对田晓菲的印象则是完全不同的。

田晓菲的文化底蕴爽朗性格,都让欧文很喜欢,除了正常的学术交流外,欧文也会和田晓菲探讨中国古诗词。

因为可以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又对中国古诗词有独特的见解,田晓菲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对欧文也有了些许的崇拜。

但此时,他们的关系还一直停留在师生、挚友上,一直到1998年,田晓菲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欧文才捅破那层窗户纸。

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8)

那天,欧文邀请田晓菲一起去爬山,到了下山的时候,欧文突然向田晓菲表达了自己的心思,很肯定地说:“我想和你共度余生.....”

面对欧文突来的告白,田晓菲有些不知所措,因为在这之前,她从来没有考虑过会和欧文发展成恋人。

他们不但是师生关系,还不同国度,有着25岁的年龄差,这些问题突然全部涌出,让田晓菲不知所措。

田晓菲虽然是女诗人,可是她不是感情冲动的人,尽管欧文的表白很炽热,但她还是说:“抱歉,我现在不能给你答复!”

面对田晓菲的拒绝,欧文并没有表现得很失望,因为他知道爱情是强求不来的,同时,他似乎也有信心让田晓菲答应自己。

4: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欧文没有着急表白,他会以交流诗歌、文学的方式,继续和田晓菲保持着密切的往来。

起初,田晓菲是打算拒绝的,可是欧文的观点和一些理念,总是能戳中她,让她忍不住回复他的邮件,答应和他见面。

欧文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会逼迫田晓菲答应自己,他会制造机会,让田晓菲看到两个人的共通之处,潜移默化地将田晓菲带到爱的世界。

果然,一段时间过后,田晓菲开始重新考虑和欧文的关系,她发现虽然有着25岁的年龄差,但是她和欧文却很有共通话题,他们在一起,她甚至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

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9)

人生最难得的就是,遇到一个懂自己的人,田晓菲很确定,欧文是懂自己的,最终,她选择接受欧文抛来的爱的橄榄枝。

不过,这段恋情也是有阻力的,最大的阻力就是田晓菲的父母,虽然他们思想开放,但还是不能接受女儿嫁给一个年龄和自己父亲相仿的男人。

自从田晓菲告诉父母自己恋爱后,国内的电话就没有停过,父母希望女儿慎重考虑,毕竟是婚姻大事,千万不要头脑发热。

田晓菲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她能理解父母的担忧,但她更坚信自己的选择不会错,于是,她开始耐心地开导父母,并再三保证说,自己绝对不会看错人。

父母拗不过,只能接受,1998年,28岁的田晓菲在亲友的祝福下,嫁给了53岁的欧文,正式告别了单身时光,成为了美国人的媳妇。

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10)

除此外,田晓菲还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曾经的北大高材生,却选择加入美国国籍,这个举动注定不会被许多国人接受。

面对非议,田晓菲倒是很坦然,她直言:“虽然自己加入了美国国籍,但爱国心不会变,同时,也会致力于宣传中国文化。”

田晓菲如此说,也是如此做的,在哈佛大学任职的她,这些年一直致力于中国古文化的传播,让更多而外国人对中国古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

除此外,田晓菲和丈夫欧文还出版了多本书籍,关于中国古诗词的书籍比较多,因为一直致力于学术研究,所以他们的书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这些年,田晓菲也经常回国内参加学术交流会,可以说,虽然她人在美国且已经加入美国国国籍,但中国古文化早就根植在她的内心,不会因为国籍、生活地点的改变而发生任何变化。

现在北大田晓菲怎么样 神童田晓菲13岁进北大(11)

田晓菲不但事业成功,婚姻生活也是让人羡慕的,因为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她和欧文的婚姻永远都能保持着独有的新鲜感。

不过,两个人并没有要孩子,用欧文的话说,他们已经很幸福了,不想要“第三者”加入,但看着已经有了些许白发的田晓菲,很多人还是会为她感到担心。

毕竟欧文年长她25岁,有一天会先她而去,到那时,她的世界里就只有自己了,难道不会孤独吗?

想必这些都是大家的顾虑,因为田晓菲本身是忙碌的,她终身都将致力于学术研究,有古诗词为伴,生活自然是有滋有味的。

尽管到现在,依然有人质疑田晓菲的选择,但不可否认,她活出了自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