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西风颂》里的经典名句。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1)

可熬过了寒冬必然会迎来春天吗?我倒觉得那也不尽然。春去秋来,四季分明仅限于温带地区,而纬度较高的寒带地区,尤其是北方的俄罗斯,即使熬过了寒冬也暖和不了多少,所以顶得住严寒的俄罗斯大汉才能驾驭得了像烈焰般刺激的伏特加酒。



春天,可能在很多外国人眼中只是一个季节的符号。而在中国,绝对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2)

春节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里都是象征着幸福团聚的日子,也只有在中国才能体会到春运的艰难和归家时的激动心情,尤其是远途的旅客,到家的时间和距离每缩短一分,心情也会随之变好一分甚至更多。这种身体被煎熬的时间越长,心情反而越愉悦的感觉也只有在春运的列车上才能找到。什么叫感同身受?年轻时在外漂泊过,春运时的火车坐过才能深切体会。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3)

2020年的春节和元旦显得格外亲近,两个节日不仅都在今年的一月份,并且相距时间也不算长,想想自己曾经在外漂泊的日子,突然想起18年前的一部《开往春天的地铁》,张一白导演的处女座。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4)

影片讲的是正值七年之痒的两个年轻恋人,在北漂时经历的情感问题。

现实给的生存危机面前,爱情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影片开始,男女主相拥纵身一跃的镜头开始,建斌和小慧怀揣着北漂的梦想和不怕死的决心来到北京,然而七年过去之后,小慧已经成为普通白领,而建斌却在三个月前失去了工作。

失业与再就业之间的空白期,让建斌的人生陷入迷茫,唯有来回坐着地铁消磨时间。在地铁里看着为生活奔波的人群,他始终找不到方向。

一则意外煤气爆炸的新闻,打碎了厨师王要的相亲计划,却也让整天无所事事的建斌对事件中受伤的女教师充满了好奇。比起在地铁里消磨时间,他更愿意蒙上双眼去感受黑暗,感受黑暗中的风吹散他的额发,以此来接近女教师丽川的内心世界。

与家中艰难度日的苦闷相比,在医院推着丽川淋雨嬉戏时,令建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从那一刻起,建斌似乎重新找回了些许生活的希望,又同时陷入了对小慧的思念,以及对七年感情的留恋,但拨通电话时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5)

爱情被现实生活消磨的趋于平淡,失业的窘境一次次逼迫他幻想着坦白真相的预演,最终他在小慧面前一次次地欲言又止。每次幻想着鼓起勇气说出真相的场景,都变成他脑海里的空想。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6)

背负着生存压力的建斌,把背包藏在地铁卫生间的水池下,一遍又一遍地坐着地铁。也只有当年仅有2块的地铁票价才能经得起他这样消磨时间。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7)

而另一面,小慧又被咖啡厅老板(老虎)疯狂的追求着,令她也几度陷入彷徨。一边是经营多年的感情,另一边是老虎带来的新鲜感和坦诚。

与老虎的几次相约和独处,小慧并没有拒绝,反而能看出她对旧情的不舍和动摇。也许在她心里也渐渐明白,她和建斌之间的爱情正在失去以往的色彩,转变成一种习惯。

小慧和建斌默默坐在沙发上发呆时,那个慢慢爬向照片的蟑螂,仿佛是老虎的化身,试图钻进两人感情的缝隙。

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当小慧经过几年的打拼,生理和安全需求基本达到满足,而当前最需要的是情感上带来的充实感和满足感。而建斌不但没能超越小慧到达更高的层次,相反却倒退到每日为了基本的生存保障而奔波。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8)

这样的情感交流显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影片对两人的结局虽然没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结果却显而易见。生存危机面前,爱情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如果不是范伟的出演,影片将会沉闷许多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9)

范伟的出演给整部电影略显苍白的台词和沉闷的剧情增添了不少色彩。

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厨师,渴望通过相亲得到一份爱情。不料相亲的对象却在一场意外中受伤,令他陷入深深地自责。而他也始终没能勇敢面对那个意外中的受害者,自己潜在的对象。

那次意外事件大到新闻电视媒体争相报道的地步,居然没能促使厨师王要前去医院探望伤者,显得有些懦弱和不尽人情。不过也正是范伟的表演,将这份人性的怯懦演绎的恰到好处。

令人惊喜的是,懦弱之余,范伟还尽情的挥洒了自己在小品里积攒的幽默。笑料从他的台词里一点点的散发出来,延续了他在春晚舞台上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10)

在面对推销员追问年龄时,王要先是说自己17,后来又说两个17,再加上那句感叹在感情里受伤的总是善良的人。范伟很认真的将电影中人物悲情的前半生经历演成了喜剧。

令人欣慰的是,厨师和推销员的恋情却是唯一走向皆大欢喜结局的一对恋人。也使得整部影片不显得那么沉闷,也给那些北漂或者试图的人们带来了一点生活的希望。虽然在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巨大,但难能可贵爱情却能抚慰人的心灵。

恋爱中的懵懂和羞涩,也代表着青春

影片中还有最后一对恋人的描写,也代表着我们当年的青春。

那时候通讯技术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男孩不会说话,就用文字和胶片传递爱意,在我看来,即使现在也创意十足,很值得学习。因为当年的我们,上课时没有手机,用不了BB机,只能用小纸条传递信息。想要在纸条上做足文章表达爱意,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语言的幽默和创意,很多时候这些纸条一旦被班主任截获后免不了遭受各种拷问和惩罚。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11)

那时候的北京,汽车不像现在这么多,但公共交通却很发达,而地铁便是很容易集合的约会地点之一。很多时候,一旦迷路,通过地铁站来寻找回家的路是很多外来人口的首选。

而在我的记忆当中,发生过、看到过不少类似电影中的情节,或者是因为自己的羞涩和不善表达,或者是那些所谓的命运的安排,与心仪的女孩擦肩而过。上学放学的路上、楼道里、甚至是她往返于厕所的路上,你也许都在计划着与她相遇相识。


盘点几部关于青春的电影(18年后再看这部影片)(12)

影片中不会说话的男孩,本来有一个很好的开始,一个极具创意的表白足以给他带来先机,后手却失败在缺乏耐心的等待。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爱情很多都是因为缺少耐心,难以坚持。恋爱中的懵懂和羞涩,不仅代表着青春,也代表着成长的烦恼。而爱情的这场游戏中,男生还是应该对女生多包容一些,太认真就缺少情趣了。

结语

那些年,耿乐脸上的青春痘还未完全褪去,徐静蕾还是那个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女孩,范厨师刚刚被人忽悠买了拐,当年的柯蓝还没有成为如陆亦可般英姿飒爽的女检察官,高圆圆还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清嘴女孩。

开往春天的地铁却再也回不到过去,只能匆匆驶向未来。开往春天的地铁。似乎带走了青春,也仿佛带来了希望。也许那个曾经代表着青春的春天早已不再回来,至少在我们心里还能把春天视作希望之光,当做前进的方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