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是哪一天(钱学森诞辰107周年)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钟雨芳 刘伟

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是哪一天(钱学森诞辰107周年)(1)

今天,是“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诞辰107周年纪念日。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曾这样评价钱学森老人:“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六十年代,国家百废待兴,正是有了像钱学森这样的民族脊梁,才使得国家的科学事业高速腾飞,也正是有了像钱学森这样一批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国家的“两弹”事业才得以向前推进至少20年。

钱学森,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爱国的象征,是国家的自豪,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今天,钱学森身上那些为国家科学事业默默奉献的前前后后,一个个震惊世界令国人仰望的事迹,依旧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人比人,你们谁敢和我比试?”

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是哪一天(钱学森诞辰107周年)(2)

钱学森(资料图)

1935年8月,怀着“实业救国”理想的钱学森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踏上了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离开了祖国,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开始学习。早在中学时代,就立志要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钱学森,抵达美国后,就给自己定下目标:在班上,自己的成绩不但要是外国留学生中最棒的,而且还要是全班最棒的。

然而,正当钱学森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盆冷水便朝他泼来。不少大学同学看不起中国人,时常对他投以嘲笑。愤愤不平的钱学森面对冷嘲热讽,还击道:“中国现在是比你们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我们人比人,你们谁敢和我比试!”

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是哪一天(钱学森诞辰107周年)(3)

钱学森(资料图)

凭借内心的一股气,钱学森更加努力地在美国学习。别人在寝室听音乐放松,他在教室里复习白天老师讲的公式,别人参加假日聚会,他在教室里攻读专业书籍。一年后,钱学森便在麻省理工学院戴上了飞机机械工程硕士的方尖帽。

后来,钱学森成为“超音速时代之父”冯·卡门的学生。在美国的日子里,钱学森凭借自己不认输的信念,不久,便在航空、数学等领域表现突出,28岁时便成为了世界级专家,在美国担任美军上校,获得自由进出五角大楼的最高安全通行证,参与美国最高机密的军事项目。时任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得知钱学森要回国后,在电话里这样给美国司法部说道:“决不能放走钱学森,无论他在哪里,任何情况下他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

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是哪一天(钱学森诞辰107周年)(4)

钱学森和家人回国。(资料图)

历时五年,钱学森终于冲破美国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决心在“一穷二白”的祖国大地上,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1955年初冬,钱学森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就这一句话,开启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

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是哪一天(钱学森诞辰107周年)(5)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办公楼旧址。(资料图)

1956年,钱学森起草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提出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同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研究院院长,负责导弹、火箭研制工作。随后,钱学森主持完成“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直接领导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发展规划,发展建立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新华社对外公布的《钱学森同志生平》中,概括了他的多项“第一”——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发射,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中国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站在钱学森和老一辈科学家的肩膀上,我们国家得以仰望头顶那片更加辽阔的星空。

“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是哪一天(钱学森诞辰107周年)(6)

资料图

六十年代的中国很穷,国家没办法给回国工作的钱学森开出丰厚的薪酬,每个月开出594元的工资。相比美国给出的每年10万美元的高薪收入,594元微不足道。然而,对于自己的工资,他说道:“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这是钱学森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是哪一天(钱学森诞辰107周年)(7)

钱学森(资料图)

钱学森为顺利完成我国的火箭、导弹事业,回国后没多久便带领科研队伍扎根在了大西北,迎着狂乱的黄沙,顶着焦烫的烈日,在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中与科研人员一起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地研究解决许多重大的国际科研问题,一干就是好几个月。钱学森的妻子蒋英曾经由于长期没有收到钱学森的来信,很担心钱学森的安危,便找到一位领导国防工业的国家领导人急切地询问:“请问,钱学森去哪里了?”

“钱学森授奖仪式”上,钱学森最后讲话时,他微笑着说道:“其实,对我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为我举行这么一次隆重的授奖仪式,我为祖国和人民做的实在太少太少了!”说完,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这是钱学森坚守了一辈子的信念,践行了一辈子的原则。

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日是哪一天(钱学森诞辰107周年)(8)

1980年6月5日,钱学森登上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看望船员。(资料图)

钱学森心里,国为重,科学为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用尽一生的时间为国为民,不惜奉献、牺牲自己的一切,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今天,我们一起怀念他!

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