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1)

跆拳道成为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 张子昊 摄

四川在线消息(母海燕 刘定畅 文/杨德)“以前上体育课感觉很枯燥,但现在我每周都很期待!”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大二女生张正蓉一脸兴奋,学校组建了12个体育俱乐部,瑜伽、太极、武术、啦啦操、网球俱全,“哈哈,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宅在寝室了!”

几年前,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首创出晨练晨读坚持至今,曾被业界誉为美谈。近日,以严格管理著称的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再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组建了12个体育俱乐部,在全国高校率先采用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爱好得到充分选择与发展。

据介绍,此次组建的体育俱乐部,涉及了篮球、足球、网球、啦啦操、健美操、太极、武术、瑜伽等,“我们就是想凭借新颖轻松的形式,变传统体育课为课内课外联动的自主锻炼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出寝室、投入锻炼,并逐渐将运动发展为终身爱好。”该院负责人介绍。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2)

太极拳俱乐部成为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一道风景线 马力 摄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3)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太极拳俱乐部活动现场 马力 摄

百人齐打太极拳 成靓丽风景线

大二女生赵玲加入太极拳俱乐部已有半学期了,喜欢“慢运动”的她深深被太极拳“心平气和”的魅力所吸引。“在俱乐部里,大家抱着一样的目的和兴趣,热情都比较高,学得认真,氛围也融洽,学起来轻松、开心!”

阳光明媚的午后,太极拳俱乐部准时开训。野马分鬃、白鹤亮翅、手挥琵琶……绿草如茵的草坪上,一个个认真练习的身影引得路过的师生不时驻足欣赏。百人齐打太极拳成了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与“拼盘填鸭式”的传统体育课不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学生从第二学期起就可以从学校开设的12个体育俱乐部中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练习。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4)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太极与瑜伽隔空对话 马力 摄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5)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太极与瑜伽进行“对话” 李丹丹 摄

瑜伽“对话”太极 迸发别样魅力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不仅只存在于同一个俱乐部。

伴着徐徐清风,瑜伽俱乐部、太极拳俱乐部的成员们身随心动。白色的太极拳服、黑色的瑜伽练功服,瑜伽与太极的对话迸发出清新、唯美的别样魅力。一黑一白,一动一静,这一刻,瑜伽和太极完美结合。

午后,篮球场、足球场上你来我往,激战正酣;夜间,跆拳道、健美操、啦啦操、武术火热开训……学生们在运动中收获着快乐。

“在体育俱乐部里,我不仅能掌握运动技能,能感受运动魅力,更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一起把运动变成了爱好。” 学生们说,家一般的氛围、形式灵活多样的体育俱乐部成了自己的最爱。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6)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学生热情参与啦啦操俱乐部 曹潇 摄

啦啦操练出世界冠军 蜕变自信青春

“啦啦操最吸引我的就是那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啦啦操俱乐部是我们最信赖的家。”该院大三女生郭媛练啦啦操已经有3年。大一时误打误撞加入学校啦啦操代表队,“慢热”的她逐渐被这个热情而充满活力的团队打动,也爱上了啦啦操。

去年10月,初生牛犊的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啦啦操代表队在2015年国际啦啦操联合会日本公开锦标赛上摘得1金1银2铜,登上世界级比赛舞台。“那时我并不特别紧张。”郭媛说,是艰苦训练中流下的汗水和可靠的队友给了她底气。最终95后妹子们自信绽放,惊艳赛场。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7)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篮球俱乐部吸引了不少女生加入 王晶 摄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8)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学生积极参与篮球俱乐部活动 母海燕 摄

课堂变赛场 学生“角色扮演”体验篮球魅力

“除了俱乐部课程教学以外,各个体育俱乐部还会与学生社团联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型、中型、大型赛事与群众性体育活动,以赛促练,并使之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该院常务副校长阙海宝表示,课内课外相结合是俱乐部模式的亮点。

“篮球俱乐部尤其能体现‘以赛带练’的特色。”该院体育教学部主任赵强介绍说,课堂“华丽变身”联赛赛场,学生不仅要学习篮球基本技术,更要亲自上场参与比赛,轮流体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记分员等不同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得以了解篮球比赛规则,全方位体验篮球运动的魅力。

此外,学生可根据自身水平自由加入初级、中级、高级篮球俱乐部,找到水平相当的伙伴。篮球俱乐部中有男有女,男女“混搭”比赛也是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男女同场竞技这一新尝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提高了沟通协作能力。为了打好比赛,不少学生开始主动利用课余时间磨炼球技。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学生完成体育必修学分后,可继续选择感兴趣的俱乐部课程。通过几年的团队训练与自主练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运动技能,还能找到真正喜爱的运动项目,逐步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9)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学生正在进行棍术表演 王晶 摄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10)

武术走进了越来越多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学生的生活 曹潇 摄

新生天天晨跑 口号喊得浑身是劲儿

“大一我天天晨跑,口号喊得浑身是劲儿,早饭总是吃得热热的,生活规律而充实。”该院大二女生张正蓉谈起晨练没有抱怨,晨练带给她的是一身的好习惯。大二了,晨练已不是必修课,但她还是会早起跑两圈,再去食堂吃碗热热的八宝粥,神清气爽地开始一天的学习。

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晨练是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大一新生刚经历了高考,身体素质较差。为了让新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学校严格要求学生每天晨练,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辅导员老师会与同学们一起锻炼。”阙海宝说,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11)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瑜伽俱乐部活动现场 李丹丹 摄

成都市运动技术学院网球(四川一高校首设体育俱乐部)(12)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瑜伽俱乐部展现瑜伽之美 马力 摄

师生锻炼成了习惯 “夜跑”蔚然成风

该院大三学生李彦茹大一、大二4个学期分别选择了太极拳、篮球、瑜伽、啦啦操4个项目进行学习,完成了体育必修学分。在太极学习中,她当上了领队,感觉很棒。大三了,李彦茹继续选修太极拳俱乐部课程,与俱乐部伙伴一起练习。相约夜跑,也成了他们共同的习惯。

李彦茹说:“我在大学锻炼身体的时间比之前十几年都多,身体素质好很多,蛮有成就感的。”

“在当下大学生体质整体状况令人担忧的情况下,国家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学校率先增加了学生的体育必修学分。” 阙海宝说,增加学分只是手段,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多参与体育锻炼。

据了解,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实施了以体育俱乐部为核心的体育改革,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课程、社团、群众性体育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学习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形成热爱运动、终身锻炼的习惯与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建校10年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每届学生都要晨跑晨读,每天唤醒校园的是晨跑的脚步声和朗朗的读书声。热爱运动的锦江师生练就了“爱运动、爱坚持、阳光向上”的“锦江气质”。师生自主发起的“夜跑”蔚然成风,成为校园流行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