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写的兰花草是有故事的(还记得校园歌曲兰花草吗)

中国现代精短名诗赏析(2)胡适《希望》

▓ 冯亦同

胡适写的兰花草是有故事的(还记得校园歌曲兰花草吗)(1)

希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

带得兰花草,

种在校园中,

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选自《尝试集》)

胡适的《尝试集》是我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初版于1920年,本诗作于同年9月。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他积极倡导白话文,身体力行白话诗,在文学形式的革新上,可谓一名功臣与急先锋。他曾在诗集代序中说过:“自古成功在尝试”,“莫想小试便成功,哪有这样容易事!有时试到千百回,始知前功尽抛弃。即使如此己无愧,告人此路不通行,可使脚力莫浪费。”大半个世纪的新诗创作实践,许多名篇佳作证明了“此路”已“通”,先行者的脚力没有白费;同时,新诗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也说明了“尝试”仍须继续,要想新诗做成功,决非一件“容易事”。

《希望》一诗,写的是主人公栽种兰花和盼望它开花的心情,语言看似平白如话,实则隽永有味,节奏明快,结构严整而又流转自如。全篇三小节,每节一韵。第一节既开门见山地直叙本事,又在节尾“希望开花好”中点题——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用心不在“栽花”上,而在“希望”上,诗歌的象征寓意从这里凸现出来。第二节,便具体状写这种“希望”的表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失望:尽管“一日看三回”心急如此,但到花时过“苞也无一个”,虽说诗中并未点明“失望”二字,然种花人的表情可以想见。有意思的是这位种花人并非“势利之徒”,不开花就不开花吧,还有明年呢!他是个有眼光、有胸襟的主人,因此在第三节中:秋凉中移花至家(他可认真总结了教训,学习了一点种花方法),不埋怨、不焦躁,而是一心一意地“供”着它,并且继续“希望”着——“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字面上是写花,骨子里是写人:写人的希望与心的投入,写希望的美好和它的如何兑现。深入浅出,短小精粹,富有民歌的韵味与风情,因此这首诗被作曲家谱成曲(题目改成了《兰花草》),成为台湾著名的校园歌曲。从此,它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得更远了,也让更多的人识得了胡适这位早期新诗坛上“种花人”的才情与风采。

胡适写的兰花草是有故事的(还记得校园歌曲兰花草吗)(2)

冯亦同近影

冯亦同,南京市作家协会顾问。1941年10月16日出生,江苏宝应县人。1959年毕业于江苏省扬州中学,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学生时代开始文学习作,1961年在新华日报发表处女诗作《在宇宙的大街上》,60年代初参加省作协诗歌组活动。1981年底调入南京市文联工作,1985年南京市作家协会成立,历任第一届作协副秘书长、秘书长、第二届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2002年2月第三届南京市作协代表大会上,被聘为南京市作协顾问。

胡适写的兰花草是有故事的(还记得校园歌曲兰花草吗)(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