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

今天推荐一本连环画:《血战睢阳》,书中记载着一位安史之乱中的英雄事迹。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1)

绘画者是赵三岛,赵擅长传统古典题材,风味细致,服饰花纹非常精细,创作态度十分严谨。

《血战睢阳》就是讲张巡守城的故事。

这场发生在睢阳(睢:音同虽,今天的河南商丘)的城市攻防战,足以成为后世的军事教科书,各种意义上都是,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战魂,都值得被今天的人记得。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2)

唐代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逃窜到四川,黄河流域生灵涂炭。

南阳人张巡,虽为一介书生,但胸怀韬略智机,心怀报国之情。率领义军收复雍丘。

雍丘之战显锋芒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3)

叛军令狐潮以优势兵力反复进攻雍丘,被张巡一次次击退。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4)

张巡见箭已用尽,心生一计。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5)

半夜,叛军望见城上黑衣敢死队攀绳而下,慌忙召集射手万箭齐发。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6)

原来这些黑衣兵是由草人扎成,夜里敌人看不清楚,白送了几十万支箭给张巡。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7)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8)

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子虚乌有,而张巡的“草人借箭”却有史书记载。

中城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以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藁人;得矢数十万。——《资治通鉴》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9)

过了几天,令狐潮军见城上又出现了黑色战士,哨兵已经见怪不怪:“嘿,又想骗我们的箭,当我们傻吗?”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10)

可这次的黑衣士兵是真人!这五百人如虎入羊群,大肆砍杀,头领令狐潮拼死逃生。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11)

睢阳坚守战

睢阳是当时的江淮咽喉,如果睢阳城保不住,江南的财税就会暴露在叛军魔爪之下。

睢阳太守许远知道张巡有才干,就请求他来协助城防。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12)

张巡很有大局观,他知道睢阳的重要性远胜雍丘,他当机立断放弃雍丘,去守睢阳。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13)

路上,张巡遇到了义军头目南霁云。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14)

两人一见如故,倾心交谈后,南霁云主动要求加入张巡队伍。原来南霁云本是一名船夫,排行第八,所以又叫南八。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15)

南霁云与张巡部将雷万春分兵两路夹攻,歼敌上万,睢阳之围暂解。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16)

太守许远迎接张巡入城,他建议张巡负责守城,自己负责后勤保障。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17)

张巡相信敌人不久还会回来,必须预先做好防备。他不辞辛劳在一线指点士兵挖壕沟,补城墙。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18)

果然,不久叛军尹子琦率13万大军,来攻睢阳。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19)

城上张巡擂鼓,城下南霁云、雷万春逞勇,首战气势如虹,歼敌数千。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20)

尹子琦仗着兵力优势,下令猛攻,准备一口气吞下睢阳。张巡与众将精神抖擞,严阵以待,一次次将攀上城头的敌军击落。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21)

张巡知道敌众我寡,不如先发制人,擒贼先擒王。

只是他不认识战阵上哪个是尹子琦,他就心生一计,让弓箭手削尖蒿草一端,充当箭支攻敌。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22)

不出所料,敌军兵士将蒿草箭递给一个黑马红袍的大将。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23)

“明白了,那就是贼军头目,南八,这下看你了!”张巡拍了拍南霁云的肩膀。

南霁云应声搭弓,拿眼瞄准那人,然后轻舒猿臂,箭如流星赶月而去!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24)

那一支箭正射中尹子琦左眼,可惜距离太远,没能致命。(我初读这段故事时,总纳闷南霁云为啥不用毒箭?)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25)

尹子琦回去养伤,等到秋高马肥,又卷土重来复仇。

这次叛军攻势更猛,还是屡屡受挫,尹子琦以大军围困睢阳,打起了长期消耗战。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26)

兵士感叹睢阳守军插翅难飞了,张巡听到后鼓励他们:“反过来看,叛军同样是寸步难行,难以染指江淮了。”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27)

10月,随着粮食耗尽,守城变得日益困难,城里闹起了饥荒,不论草根树皮,还是麻雀老鼠这类小动物都抓来吃了,张巡和许远吃的与将士们并没什么分别。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28)

随着战事每况愈下,虽然无数次击退敌人,但对方的补给源源不断,己方却坐守孤城。张巡与许远商量去周边唐军势力搬救兵。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29)

南霁云自告奋勇,带30个骑兵突围,传说他会使七十二路枪法,能左右开弓。他一马当先冲破敌人的栅栏,长枪如龙,敌军畏之如虎。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30)

敌军潮水一样涌来,南霁云时而摆动长枪,时而挽起宝弓连射,无人能挡。突围后清点随从,只损了2骑。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31)

南霁云见到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诚意求援。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32)

贺兰进明看完求救信,并不说话,只是用直勾勾的眼神打量南霁云。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33)

南霁云再三催促贺兰太守出兵,贺兰进明却说:“也许此刻睢阳已入敌手,何必再去送死呢?我知道你又饿又累,不如先好好吃一顿,休息一下吧”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34)

南霁云落泪道:“睢阳城朝不保夕,大家都还饿着肚子,我独自一人怎么吃得下呢?”

贺兰进明无意救援,摆下豪华宴席,他很欣赏南霁云,有意笼络。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35)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36)

南霁云明白了他的企图,倒退几步,拔出宝剑砍下手指,喊道:“您只求自保,我今天求不到救兵,只能把手指留下做个凭证,再回去报告吧!”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37)

南霁云大踏步离开,在场的人都被他感动,贺兰进明只得任他回去。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38)

回来路上,南霁云在宁陵借到3000兵力,趁夜冲破敌人包围,一边还留心抢夺军粮。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39)

张巡发现南霁云的部队,安排接应。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40)

南霁云赶着一些牛进了城,只是那3000士兵已伤亡过半。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41)

那些牛也很快吃完,张巡他们知道外援是无望了,其他唐军势力都是打自己的算盘,现在只能靠自己,撤退就等于把江淮送给敌人,他们不愿放弃睢阳,决定死守。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42)

到后来,战马也都吃掉了。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43)

饥饿,疫病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到了冬天,城里只有几百人,饿得没有力气战斗。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44)

张巡站在城头,他知道睢阳保不住了,眼看敌人会侵吞江淮,涂炭生灵,张巡的心在滴血。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45)

就在那一天,睢阳城到底是被尹子琦攻破了,没有人投降,守城的好汉们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46)

张巡,许远等核心将领都力尽被俘。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47)

尹子琦劝他们投降,张巡破口大骂,誓死不降。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48)

尹子琦拿刀撬开他的嘴,里面只剩几颗牙齿,他把满口鲜血喷出,吓得尹子琦连连倒退。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49)

尹子琦见南霁云面熟,问明是射伤自己的勇士,也有心招揽。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50)

张巡见南霁云沉默不语,大声提醒他,有气节的人即使是诈降也没有必要。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51)

南霁云也清醒过来,他挺起胸膛:“我本想寻找时机报仇,现在您的话提醒了我,我也誓死不降!”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52)

张巡,南霁云和雷万春等三十六名将领,被叛军残忍地杀害。许远被押送洛阳,在路上也没能保住性命。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53)

睢阳陷落三天后,一支唐朝军队收复了这座城池,不久尹子琦也被击杀。

江淮一带能够免遭战火,胡骑不能踏入江南,是张巡等英雄血染睢阳换来的。

(完)

写在最后

这个故事是我小时候读的,只记得赵三岛大师画的守城将士人人身穿厚厚的板甲,腰围粗壮。故事中张巡绝不退后的气节,贺兰进明的冷酷无情,南八的豪侠义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候我好恨贺兰进明,明明坐拥大军却不发一兵。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54)

现在再读这段故事,我能理解,贺兰进明只是坐看张巡失败的一个例子,周围的唐军部队普遍是打着这个主意。唐军其实有力量抵抗叛乱,也知道睢阳意义重大,他们不出兵只是嫉妒张巡威名与功劳,就盼着张巡能死在睢阳。

所以城破不出三天,睢阳又被唐军收复。

血染的睢阳,其实只是微妙政局下的一个牺牲品。

政治无情,而爱国义士有情。

张巡等将领以6800兵力对抗了18万大军两年,累计歼敌12万,到后来粮尽援绝,死战不退,拼尽了最后一分力。

他们背后是家国兴亡,是百姓安危,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们无愧于自己的意志,他们是真的英雄。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55)

唐肃宗没有忘记张巡的功劳,张巡的画像被挂上了凌烟阁。

百姓也没有忘记他,为他立祠建庙,并被尊为旻天大帝。

去年夏天,我旅行路过河南商丘,专程去张巡祠参拜。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56)

时值盛夏,祠堂里空空荡荡

整个张巡祠纵深非常大,但冷冷清清,一个游客也没有,景区也疏于管理。

漫步在睢阳古城,街景一片脏乱差。

唐朝最惨烈的守卫战(唐代一书生守城)(57)

破败的商丘古城(从前的睢阳所在地)

睢阳的故事与城市一样已随风而逝,埋没在历史尘埃里,淡出世人的视线。

希望以后大家谈到忠义,除了关羽、岳飞、文天祥之外,

也能想起张巡,想起南霁云,想起他们守护过的睢阳。

那里有可歌可泣的过去。

我是江户小歪,如您喜欢本文,请不吝点赞与转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