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读书笔记之四(中庸读书笔记之四)

今天学习《中庸》第十三和十四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意思是孔子说“道是不能离开人的。如果有人实行道却离开人,那就不可能实行道了”。道不可须臾离的基本条件是“道不远人”。因为人人按照自己本性行事,人人皆能知能行,就好比一条大道,所有人都可以行走。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意思是说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意思是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羡慕这以外的事情。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意思是说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意思是说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靶子,要回过头来寻找自身技艺的问题”。

中庸读书笔记之四(中庸读书笔记之四)(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