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裴秀古代地图学家)

裴秀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于东汉末至西晋初年的战乱时期。从多年的戎马生涯中,获得了广泛的地理的感性了解。晋武帝三年(公元267年),当了“司空”

并兼任“地官”一职,统管全国户籍、土地、天亩、赋税和地图。为了满足西晋王朝需要精詳地图的迫切要求,裴秀在其文武、天文、地理兼修的智囊京相璠等协助下,总结、梳理了前人关于地理及地图学的大量资料,参考了几经战乱残存的部分地图,经过反复甄作、修订,并以《禹贡》为依据,对山岳、湖泊、河道、高原、平原、坡地、沼泽、古代九州范围以及西晋十六州,逐一做了查对核实,绘制成《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同时,把一幅由八十匹编缣绘成的《天下大图》缩制成,一百八十万分之一的《地形方丈图》。在编制过程中,裴秀总结出的制图六体原理,具有划时代意义。现代制图理论、实践,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裴秀古代地图学家)(1)

除了经纬线、投影仪外,制图六体原来都涉及到了,我国现代绘图仍然遵从了六体原理。裴秀是我国悠久历史造就的地理专业方面的最著名的科技英豪,古代地理专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