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尊号和徽号)

尊号,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对君主表示尊崇的称号,亦称徽号,其在唐代以前和唐代以后有着不同的含义,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尊号和徽号)

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

尊号,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对君主表示尊崇的称号,亦称徽号,其在唐代以前和唐代以后有着不同的含义。

远古时代,有三皇五帝之称,这里面的皇和帝一般解释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这样的称号,无论是当时已有还是后世所加,其中的尊崇之意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理解为最早的尊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王绾、李斯)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 ,有泰皇 。 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李斯等人说“泰皇”最贵,那按照这一说法,天皇、地皇和泰皇也应该被理解为尊号。

其后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到周武王时,他认为自己“德薄不及五帝”,于是“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亦称天王)。”

一般认为春秋诸侯之中最早称王的是楚国,然后是吴、越两国。但在史书上,在楚国之前,徐偃王在西周穆王时期已经僭越称王。而不同意见者认为,徐偃王根本不是周穆王时代的人(韩愈《衢州徐偃王庙碑》),而是和楚文王同时代。不管谁对谁错,这几个国家在中原诸国眼里,都是些不守规矩的蛮夷,称王只是僭称,并不被大家承认,所以没有引起连锁反应。直到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和魏惠王在徐州会盟,相互承认对方为王(徐州相王),在此之后,各国纷纷效尤,周天子的脸被打了一次又一次,彻底没有了尊严。

在此之后大家都是王,也就很难再有尊崇之意了。秦国和齐国做为西方和东方的大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彰显自己大国地位的尊崇,于公元前288年相约共同称帝,秦昭王称西帝,齐湣王称东帝。齐湣王实际上是在秦昭王的怂恿下才称东帝的。秦昭王此举,实际上是为了破坏山东六国的合纵之策。齐湣王后来不久在苏秦的游说之下放弃帝号,秦昭王一看傻了眼,为了避免自己成为过街的老鼠,也为了连横大策,于是也放弃西帝的称号。

秦王嬴政一扫六合,统一天下,以前所有的王、皇、帝等尊号都已经看不到眼里,也没有采用李斯提出来的泰皇尊号,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自号为“始皇帝”。自此,皇帝作为中国古代君主的尊号,第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佯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自称西楚霸王,分封天下18诸侯为王。他架空义帝,俨然以天子自居,而后派人于郴县袭杀义帝。项羽称霸王只有短短的4年,随着他的失败,刘邦在众诸侯的拥戴下即皇帝位,继承了秦朝的典章制度,皇帝作为君主的尊号基本上被固定下来。如果当初失败的是刘邦,秦朝的皇帝尊号很有可能就此终结,而以霸王或其它的尊号代之。

自汉代以后,基本上君主的尊号都称为皇帝,但是中间也有其他的尊号。

十六国时期,前赵的刘聪死后,靳准屠杀匈奴刘氏自称汉天王,他是十六国时期第一个称天王的人。其后天王这一尊号频繁出现,有人先称天王后改皇帝,也有人先称皇帝后改天王,还有人一直都自称天王。这一时期之所以频繁出现天王这一尊号,应该是因为南方的汉族正统政权仍在,与其自卑心理有关。

西魏宇文泰死后,其子宇文觉建立北周,他的尊号就是天王。宇文觉被宇文护废黜后,宇文毓继位,他认为称天王不足以威天下,故改称皇帝。在这一时期,无论其尊号是皇帝还是天王,其死后的谥号都是“xx皇帝”。

北周以后,再有称天王尊号者基本上都是一些农民起义的首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父子。

除了汉语的皇帝和天王之外,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单于、大单于、可汗等也可以理解为尊号,例如隋文帝曾被尊为圣人可汗,唐太宗曾被尊为天可汗,以及后来的成吉思汗(拥有四海之汗)等等,实际上都是尊号。

进入唐代之后,尊号的意义发生了变化。自从唐高宗将皇帝改称天皇,皇后改称天后之后,唐中宗为自己加上了“应天神龙皇帝”的尊号,到唐玄宗时,皇帝在生前加尊号已经成为了一种制度。“尊号之兴,盖本于开元之际。主骄臣谀,遂以为故事。”(宋范祖禹《唐鉴》)

唐玄宗在位时,一共五次为自己加尊号,从最开始的“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每次加两字到最后的“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在他死后,肃宗又为他上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也是他又被称为唐明皇的原因。这个死后上的谥号,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尊号。

除了皇帝,皇后、太后也有尊号。如慈禧太后,生前得尊号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圣母皇太后,死后又谥为孝钦显皇后。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尊号和谥号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一定的区别。谥号只能死后上(极个别的奇葩除外),而尊号生前死后都可以上。死后上的,即可以说是谥号,也可以说是尊号。但也有将生前尊号即作为死后谥号的情况。

徽号之名,也产生很早,从字面上来理解,徽就是善良、美好;尊就是尊贵、尊崇。后世所上的尊号似乎很难区别是尊崇还是美好的意思,故而理解为尊号即徽号。但在我看来,皇帝之号,只能理解为尊号,类似的皇后、太上皇、圣母皇太后等都是尊号,而前面所加的一长串彰显美好品德的词语应该被理解为徽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