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有几种类型(黄疸的分类特点以及处理)

#清风计划#

胆红素和转氨酶是肝功能的两个重要指标,转氨酶对肝细胞损伤非常敏感,少许肝细胞破坏就会明显升高,胆红素检查分为三部分,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红细胞破坏以后生成的是间接胆红素,经肝脏处理以后就是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就是直接 间接的总和;其水平受影响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三大类。病因各不相同,表现也差别很大。

黄疸有几种类型(黄疸的分类特点以及处理)(1)

图1:梗阻性黄疸

黄疸有几种类型(黄疸的分类特点以及处理)(2)

图2:核磁胰胆管成像MRCP箭头所示位置结石

黄疸有几种类型(黄疸的分类特点以及处理)(3)

图3

为了解释不同胆红素升高的特点,我们先上图,图1化验单是个典型的梗阻性黄疸表现,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总胆红素升高,伴有转氨酶异常,实际上这是个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还有明显的发热、右上腹痛症状,合起来就是急性胆管炎的Charcot三联征:黄疸、发热、腹痛;如果再出现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就是急性化脓性胆管炎Reynold五联征,都属于外科急腹症,化验还会有白细胞升高,凝血障碍等,核磁(图2)或者CT会显示胆总管结石。

还会有一部分梗阻性黄疸被称为无痛性黄疸,主要见于胰头癌、胆管癌、十二指肠乳头癌等。一般没有疼痛和发热,因为没有症状,黄疸会非常高才被注意到,如上图3,当然合并感染也会出现发热。

以上是两种最常见的梗阻性黄疸,处理有所不同,对于胆管结石、胆管炎患者,如果症状不是很重,可以选择抗炎的同时,进行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也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摘除胆囊并胆道镜取石(合并胆囊结石首选);但是如果出现Reynold五联征,外科手术风险太高,一般先考虑ERCP ENBD引流(鼻胆管引流)解除梗阻,或者PTCD(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解除梗阻,抗炎好转后再考虑外科手术,这样更安全。对于胰头癌、胆管癌等,如果没有转移,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可以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就是Whipple手术(whipple procedure)又称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手术内容包括整块切除胰头、远端胃、十二指肠、胆囊、远端胆总管、近端空肠和局灶淋巴结,之后进行胰腺空肠吻合、空肠胆总管吻合和胃空肠吻合。这个手术非常大,患者一般情况不好是不能耐受的,如果不能耐受就可以选择姑息治疗,主要是减黄治疗,也是可以选择ERCP ENBD引流、放置胆管支架内引流或者PTCD引流等尽量减轻黄疸延长生存期。

黄疸有几种类型(黄疸的分类特点以及处理)(4)

图4

肝细胞性黄疸主要见于各种急慢性肝炎,比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等,特点是总胆红素升高,其中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的程度差不多,一般也伴有转氨酶升高,图4这个化验单只是为了说明黄疸特点,实际上并不是典型的肝炎引起的(手里目前没有肝炎的患者),而是扩心病引起的肝脏淤血,导致的类似于肝细胞性黄疸,所以转氨酶升高不明显。从这里其实我们看到严重的心衰、肺动脉高压等等也是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的。

肝炎的症状主要是非特异性症状,比如纳差、呕吐、右上腹不适、低热等等,多数时候黄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重要因素。对于肝细胞性黄疸,主要是保肝,祛除病因,比如抗病毒、戒酒、停止使用肝损药物等。经过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但是如果是重症肝炎,或者肝衰竭,需要人工肝治疗,费用比较昂贵,预后也会比较差。

黄疸有几种类型(黄疸的分类特点以及处理)(5)

图5:溶血性黄疸

黄疸有几种类型(黄疸的分类特点以及处理)(6)

图6:巨幼细胞性贫血

黄疸有几种类型(黄疸的分类特点以及处理)(7)

图7:维生素B12缺乏

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如图5所示,还会有比较特征性的乳酸脱氢酶升高(LDH升高),溶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红细胞本身有缺陷(遗传因素居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破坏了自身的红细胞)、药物、中毒、感染等等,上面这个患者是维生素B12缺乏(图7)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图6,血红蛋白只有46g/l,重度贫血,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这是一种特殊的慢性血管外溶血——骨髓原位溶血,其他因素更多见得是在脾脏溶血。慢性溶血的特点主要是贫血、黄疸和脾大(骨髓溶血没有脾大),治疗一是输血缓解症状,二是找到原因,对因治疗,比如这个病例补充了维生素B12,迅速好转。

还有一种血管内溶血,多数是急性溶血,会出现高热、腰痛、酱油尿(就是血红蛋白尿),很容易并发肾功能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其黄疸倒不明显,需要血浆置换术迅速控制病情,其他包括祛除诱因,激素冲击疗法等。

因为在春雨医生上想我咨询的比较多,所以这里在强调两种“特殊的”黄疸。一种就是新生儿黄疸,其特点也是间接胆红素升高,原理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刚出生的时候红细胞破坏过多(就是溶血),但更主要的是因为新生儿肝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不足导致的,一般预后良好,不需要特殊处理,只有一小部分升高非常明显,可能需要蓝光照射治疗(正常的间接胆红素从尿排不出去,照射以后结构改变就可以尿出去了);第二种就是良性吉伯特综合征,也是表现为间接胆红素升高,但没有溶血,有的还会很高,在激动、劳累、受凉、饮酒、并发感染等可使黄疸加重。这个多是和基因有关,可以是遗传或者基因突变,主要是肝脏对胆红素处理有障碍,这是个良性病,一般除了黄疸没有其他症状,我经常给咨询的人解释,你可以认为你的就是胆红素界的“姚明”,不必纠结。之前普通人如果怀疑有吉伯特综合征,很少有机会去确诊,相关的检查机构很少,近年随着基因技术进步,像我们医院肝病科就有一个团队,专门开展了相关的基因检测。

我在之前的科普文章也说过,黄疸是皮肤黄,但皮肤黄不一定是黄疸,这个听起来比较绕口,跟小岳岳说相声似的。实际上就是还有其他因素也可以引起皮肤黄,一是其他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以引起皮肤发黄;二是饮食因素也很常见,主要是进食大量含有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西红柿、柑桔、芒果等食物(甲减导致皮肤黄的机理也是引起了体内胡萝卜素升高),引起的高胡萝卜素血症,常常在手足皮肤最明显,鼻孔、鼻唇沟、前额、耳后等处也比较明显,严重时全身变黄,但特点是白眼球不黄染,小朋友最常见。前段时间有个女孩非常嗜好柑橘,结果后来自己发现手脚发黄吓的不轻来网上咨询,经过仔细询问发现是她的爱好导致的。饮食引起的高胡萝卜素血症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近期不吃相关食物2-6周就排出去了,并不会中毒。

黄疸有几种类型(黄疸的分类特点以及处理)(8)

胡萝卜

黄疸有几种类型(黄疸的分类特点以及处理)(9)

芒果

黄疸的原因很复杂,上面简单描述了黄疸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发现了黄疸如何后续检查和治疗,有助于大家做个初步的自我判断,对黄疸的机制更清楚,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在评论里面提出来讨论。多批评指正。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