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杜集镇蟋蟀(宁津蟋蟀结情缘)

我出生在宁津县孟集乡的一个小村子,初识蟋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我十几岁的样子,暑假期间,看到村里的两个老人在捉蟋蟀(我们当地叫蛐蛐),一个叫闫宝山,另一个叫段明伦,记得当时,他们有六十左右的年纪,他两个都是高个子,两鬓斑白,有点罗锅腰,只是一个轻,一个重而已。段明伦还有点耳背,小孩们都背地里叫他外号。

宁津杜集镇蟋蟀(宁津蟋蟀结情缘)(1)

他们两个可是村里的名人,每年秋天,他们都捉好多蛐蛐,放到大大小小的罐子里,亲自到天津卫去卖,据村里的老人说,他们能卖很多钱,至于多少没人清楚。从他们回村时满脸笑容中,人们猜到了答案,大包袱小行李,都是稀奇古怪的小食品,以及日常用品,让村里人看花了眼,人人都羡慕不已。

宁津杜集镇蟋蟀(宁津蟋蟀结情缘)(2)

捉蛐蛐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要有专门的工具,他们用旧收音机里面拆下的铜线,编成上面呈圆柱形,下面成喇叭口的蛐蛐罩,用粗铁丝做成手柄。从集市上买来粗细均匀的竹竿,锯成小段,中间是竹节,两头是空的。因为天气炎热,他们都戴着草帽,把蛐蛐罩的手柄插入颈后的衣领中,肩上挎着破布包,里面装着十几根竹筒,到村里场院的麦秸垛上,用脚使劲的踩,大大小小的一下出来好多虫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他们眼里分的很清,那个是油葫芦,这个是道士帽,还有猴子,他们要的是蛐蛐,只要看一眼,他们就知道蛐蛐的大小优劣。

宁津杜集镇蟋蟀(宁津蟋蟀结情缘)(3)

我们一群孩子,跟在他们屁股后面看热闹,只见他踩了好几脚后,突然面露喜色,用蛐蛐罩一下罩住一个蛐蛐,等蛐蛐爬到罩子的顶端,他就用手掌堵住下面,然后迅速拿出竹筒,小心翼翼的把蛐蛐装进竹筒,再用青草把竹筒堵住,竹筒放在破布包里。一连串动作操作下来,十分熟练,完全没有六十岁的样子。

宁津杜集镇蟋蟀(宁津蟋蟀结情缘)(4)

后来村里的人,经不住诱惑,纷纷加入捉蛐蛐的行列,我也不甘落后,让三爷爷帮忙,没有铜线就用铁丝编了个蛐蛐罩,让爸爸从集市上买来竹杆做成竹筒,母亲用旧化肥袋缝成包,自己再带个爸爸破草帽,一切准备就绪,我就跟到他们后面,模仿他们的样子,罩住一个就去问,他们都会一一讲解,这个是油葫芦,那个是道士帽,什么样的才是蛐蛐,蛐蛐一生要脱七次壳,脱完才是成虫,成虫之前不会叫,因此,我们也称成虫为“叫”。

宁津杜集镇蟋蟀(宁津蟋蟀结情缘)(5)

有经验的人,能凭蛐蛐的叫声,知道蛐蛐的大小,优劣甚至是什么品种。蛐蛐的品种众多,从颜色来分,就有黑、白、青、紫、黄、红等品种,如果加上异虫,应该有上百种之多,蛐蛐的学问很深,用一生的时间都学不完。

宁津杜集镇蟋蟀(宁津蟋蟀结情缘)(6)

虽然第一次捉蛐蛐,但也收获不小,当时捉了几十只蛐蛐,天津的客商来到我们村收购,我卖了二三百元,家里人都乐开了花,当时的二三百元相当于家里一年的收入。对我家来说,这也是巨款了。

宁津杜集镇蟋蟀(宁津蟋蟀结情缘)(7)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宁津蟋蟀历史悠久,据说明朝时期就是贡品,当时朝廷派人来到宁津,住在尤集乡赵铁锅村,把尤集乡陈庄村附近的地,划为进贡蟋蟀产地。据说宋徽宗路过宁津时,人困马乏行李掉落车下,摔坏了他的蟋蟀罐,导致他喜欢的蟋蟀逃入此地,宋徽宗感叹道,八百年后必出虫王。果真如此,八百年后的1991年宁津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蟋蟀文化节。

宁津杜集镇蟋蟀(宁津蟋蟀结情缘)(8)

宁津人杰地灵,蟋蟀骁勇善战,誉满九州,每年的蟋蟀客商,天南地北,云集于此,蟋蟀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宝贝。当地流传着“二月富万户,一厘值千金”的佳话。

宁津杜集镇蟋蟀(宁津蟋蟀结情缘)(9)

如今的宁津,不但出产蟋蟀,并且大力发展蟋蟀文化产业,筹建了蟋蟀文化欢乐谷,宁津人们正以全新的姿态,喜迎八方来客,爱好蟋蟀的朋友,不妨来此一游,开怀畅饮之余,一起畅谈宁津蟋蟀的不解之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