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

文|蓝橙北调

自2011年赵本山最后一次登台春晚,一眨眼,12年已过。

这十年间,春晚始终是一年一年的办,观众习惯性的一年一年的追。

只不过,当年掐着时间等赵本山出场,笑得脸部僵硬才舍得煮饺子的观众们,怕是很少对着春晚笑了。

不仅笑不出,他们还老想让你大过年的哭。

你说这叫什么事?

1,笑不出来的语言类节目

已经有很多年了吧,你要说你看哪个春晚小品笑得哈哈的,对方恐怕会用降智的眼神看你。

想在春晚逗笑观众,确实很难,就连让观众在德云社笑得前仰后合的郭德纲,也在春晚扑了街。

2013年,郭德纲和于谦首次在春晚搭档说相声,名字叫《败家子》,对于郭德纲的登台,很多粉丝还是充满了期待,可是节目过后,评价却出现了两极分化。

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1)

17分钟的相声,占据了春晚的黄金时间,按以往的惯例来讲,这个时间段大概只属于赵本山。

但前一年赵本山就隐退了,于是粉丝基础很庞大的郭德纲顶了上来。

但是,对比他在春晚外说的相声,《败家子》略有好笑,却也达不到非常好笑。

于是有网友就说,好不容易等来了郭德纲,结果听睡着了。

还有的抓住《败家子》里的包袱,揪出来一个个地批评:真的不好笑!

郭德纲能怎么办呢?他只能说:“你演完了大伙都夸你,那就离死不远了。”

不过,关于那次演出经历,后来郭德纲还是说了句相对真实的回答:我们需要顾及大多数观众。

这句话的意思,咱们也可以换个方式理解,那就是春晚的语言,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说。

在这个束缚之下,更多前赴后继奔赴春晚的红人们,始终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几年,开心麻花成了春晚小品的舞台担当,当然,沈腾的爆火,也是源于春晚的“郝建”,从舞台回到舞台,按理说沈腾应该得心应手。

可是开心麻花连上好几年春晚,却一直没能达到赵本山于春晚的高度。

观众们也并不是“非开心麻花”不可。

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2)

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同样的,开心麻花的春晚作品,好笑,但不多。

2022年开心麻花贡献的作品是《还不还》,老赖欠债还钱的故事。

整体来看,设计也算独特,包袱也不少,但开心麻花太想借助一个小品去讲大道理了。

老赖最后在感召之下变好了,然后结尾告诉你怎么才是正经做人。

一番操作下来,观众只觉得前面所有的包袱,最后都成了如鲠在喉,

“结尾让人觉得有些别扭,有些不爽,甚至有些令人难以置信。”

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3)

搞笑是有的,但强行上价值也是开心麻花在春晚的通病,包括沈腾的成名作“郝建”,其实也是差不多。

这样的结果,会让前面所有的好笑前功尽弃。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春晚小品不好笑,因为你原本笑过的地方,最后总会被莫名其妙的结局所掩盖,于是你只记住了它并不好笑。

回想赵本山曾经爆火的作品,无一例外的,快乐都是唯一的主题。

《卖拐》的主题,算不得“正能量”。

夫妻俩为了骗范伟的自行车,用了各种套路,最后成功把拐给了范伟,把自行车和手表都骗了过来。

到这,小品结束。

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4)

你看,范伟并没有成功把夫妻俩策反,正义也没有必胜,甚至最后连一丝丝反转都没有,范伟拄着拐走下场,临了说了句“谢谢哦”,完活!

可就是这最后一句,如点睛之笔,让观众笑到停不下来。

小品里的台词,也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成为流行语。

它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快乐!从头到尾的,彻底的快乐。

后来,赵本山又和宋丹丹搭档了几年,扮演白云和黑土。

也是一样的,白云虚荣,虚伪,爱显摆,又抠搜,这一人设,自始至终都没变过。

在甩了整场的包袱后,结尾的一句“来时候的火车票谁给报了”,直接把喜剧再次推向了高潮。

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5)

可反观这几年的语言类作品,本身大多数包袱抖得就有点尬,结尾又总想讲点道理,观众能笑得出来吗?

还有很多作品,虽然没有教育人,可是总想煽情让你哭,辛苦了一年,大过年的还得哭,观众能喜欢吗?

更可况,那些让你哭的梗,也并不怎么好哭。

2,哭不出来的梗

当然,大众也不是一点都不愿意哭,否则前年的《你好李焕英》也不会狂卷40亿。

你让我哭的顺其自然,顺理成章,发自肺腑,哭哭也痛快。

可一点都不好哭你还非强行煽情,那就不好玩了。

知乎上有个答主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一针见血:

“过去的小品,只负责提出矛盾,而不解决矛盾,现在的小品,非得把矛盾解决了才行。”

春晚小品经历过三个时代,无一例外,他们都不解决矛盾。

陈佩斯和朱时茂时代。

《主角与配角》,陈佩斯以为自己是主角,其实不过是个配角,演到结尾,陈佩斯依然高喊“演错了,我是主角!”把矛盾推到极致。

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6)

赵丽蓉时代。

《打工奇遇》,赵丽蓉在酒楼弄清了他们以次充好,作假骗人的把戏后,写了“货真价实”四个大字,甩开包袱,高唱“走四方”,留下酒楼老板巩汉林大叫:哎你什么意思?

你看,矛盾再次升华。

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7)

再到赵本山。

《昨天,今天,明天》,在崔永元“每位到场嘉宾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时,并没有出现“我们感谢这感谢那,感谢谁谁谁给我们带来好生活”这种强行煽情的话语。

白云大妈竟然还在犯花痴:“我十分想见赵忠祥”

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8)

众人哈哈大笑!

而后来的小品,都是什么样?

丑恶必须被消灭,正义必须要胜利,做错事必须要改正,得到帮助必须要感谢,最后必须是皆大欢喜。

2021年春晚小品《阳台》,结合了时事热点,主旨意在歌颂,最后大家所有人站在一起,歌颂每个人的不容易。

很显然,这是主旋律下的命题作文,不能指望有多好笑。

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9)

但除此之外,其他非主旋律的,也都在煽情路上一去不复返。

2022年春晚贾玲的《喜上加喜》,最后以支持黄昏恋,全家合家欢的戏码结束,网友评价:尬的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10)

还比如蔡明、潘长江的小品《学车》,前面都在甩包袱,后面突然就告诉观众生命无几,煽情晚年恩爱,这样的表达实在让人莫名其妙。

赵本山为什么淡出舞台(只剩下逗不笑的包袱)(11)

关于强行煽情这一点,就连小沈阳都看不下去了。直言:“以后不会上春晚了,不喜欢喜头悲尾。”

可是,如今的春晚,煽情反而越来越多,春晚也逐渐成为除夕的背景音。

但即便如此,观众依然每年准时打开电视。

说白了,不就是对春晚多少还抱有期待吗?

3、结语

2023年春节马上到来,每当有春晚的消息出来时,就有很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说:今年太难了,不想在过年时候还要接受教育和感恩。

关于春晚,赵本山说的特别对:

“春晚小品最大的宗旨,就是快乐。你先去寻找乐,不要想别的。你那个作品教育不了人,我们365天都在教育当中走过,就这一晚上你还教育他,有用吗?你就让他快乐起来,快乐就完了!”

希望今年的春晚,可以给大众一份满意的答卷,毕竟赵本山离开都12年了,也该有点像样的小品诞生了。

我是蓝橙,关注我,看更多好看的故事

本文系原创请勿以任何形式私自转载,违者必究!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