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精怎么知道孙悟空来历(犀牛精为何假扮如来佛祖)

文:白玉基(作者原创授权)

探秘《西游记》已近尾声了,再剩几个章回唐僧师徒也就要取得真经了!笔者也陪着唐僧师徒历时八年时间,其初衷也是想对“取经故事”一探究竟。形成这样的愿望、并一鼓作气钻透“牛角尖”的勇气从何而来呢?说出来很简单,笔者对《西游记》故事的情感和其他人并无两样,探究《西游记》的机缘却产生于四十八岁那年生平第一次翻开了《西游记》原著,其中的一句话犹如一闷棍打在了头上一般!这句话是:“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数字“三百四十二”,这不是吐谷浑王国的岁数吗?难道孙悟空的原型是……?

也许理科生天生对数字敏感吧,阅读《西游记》原著时都要对其中的看似赞大话的数字一个也不想放过。诸如“魂字1350号”、“300年前的猴子成精”、“五行山下压着一只猴子500多年”、“一个老头270岁”、“一个道童1200岁”等等……!

经过对这些数字的不断破译,逐渐改变了之前对《西游记》的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突然也发现文学中的唐僧,他根本没有离开中国半步,他从长安出发几天时间后进入今天的青海省境内,然后呆在西宁市周边,直到《西游记》第九十一回,当地人都不清楚与天竺国的远近。但没过几天唐僧师徒便也就见到了如来,按常理也只能在梦中见到了真佛。其实唐僧一直在询问何时能到达灵山,孙悟空也一再解释:“灵山在自己的心里!”由文学中反映出来的这种悖论,最好的破解方法也就是找到创作文学作品的作者本人,看他本人都去过哪里?看他本人是不是真心想去天竺国再取一回真经?下面笔者将要证明《西游记》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中,唐僧师徒被“绑架”到了青海省互助县五十镇佑宁寺中在吃酥油炒面呢!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开端讲到:“修禅何处用工夫?马劣猿颠速剪除。牢捉牢拴生五彩,暂停暂住堕三途。若教自在神丹漏,才放从容玉性枯。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这里是在讲禅心修炼,意思也就是在说:“一心想去取真经,一心想去拜真佛,结果必是一场空!”唐僧师徒来到一座城池旁边,悟空道:此间“是座城池,但城上有杆无旗,不知地方,俟近前再问。”遂进入一座寺庙,众僧告知:“我这里乃天竺国外郡,金平府是也。”唐僧道:“贵府至灵山还有许多远近?”众僧道:“此间到都下有二千里,这是我等走过的。西去到灵山,我们未走,不知还有多少路,不敢妄对。”

“此间”到“都下”有二千里,这里的人走过的。如果《西游记》作者在这里留下了伏笔、且这里的“二千里”是真的,那么唐僧的中华的“都下”便是陕西长安,从长安往西二千里,不是青海省的平安驿就是西宁市。灵山就在西边,但当地人却说“西去到灵山,我们未走”,这里的“都下”不是天竺都下便是长安都下。《西游记》中的叙事往往是以颠倒的、暗示性叙事为主的!在本章回紧要处留下了该悬念,到了下一个章回明确了“都下”是“天竺都下”。所以笔者要认定这里的“都下”暗示的是长安都下。

黑熊精怎么知道孙悟空来历(犀牛精为何假扮如来佛祖)(1)

未到城池便有一所寺院?这个城池如果是西平府,那么这所寺院就是平安白马寺。本回开端的开场白中就提到了一个“马”字。“金平府”完全可以是“金城郡管辖的西平府”的简称。古代的西宁一直属于金城兰州的管辖范围。唐僧师徒四众刚刚出离了“玉华城,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如果金平府是西宁市,这里的“极乐之乡”必然是海东市的——鄯洲(乐都)城!当然,《西游记》很神魔,不按常规出牌,本回中提起的“玉华城”不一定是前一回中的“玉华城”,《西游记》作者早有说明:“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遂作佛和仙!”通常的逻辑在《西游记》中用不上。《西游记》根本不想讲历史和地理角度的逻辑,而只讲像猴子一样顽皮的“性灵”。但笔者深信《西游记》有它的逻辑,比如:西平府“有杆无旗”,这又是什么逻辑呢?还有“但见那里边:珍楼壮丽,宝座峥嵘。佛阁高云外,僧房静月中。丹霞缥缈浮屠挺,碧树阴森轮藏清。真净土,假龙宫,大雄殿上紫云笼。两廊不绝闲人戏,一塔常开有客登。炉中香火时时爇,台上灯花夜夜荧。忽闻方丈金钟韵,应佛僧人朗诵经。”此情此景,被命名为“慈云寺”的寺院像不像今天的白马寺?笔者觉得“丹霞缥缈”还真是的!“山水内,有三四处炼魔室,静几明窗。真个是天然堪隐逸,又何须他处觅蓬瀛。”这也很符合白马寺特色。

唐僧师徒住在寺内,唐僧例行扫塔拜佛,这里恰逢正月十五金灯节,一阵油香扑鼻而来。唐僧回问众僧道:“此灯是甚油?怎么这等异香扑鼻?”众僧道:“老师不知,我这府后有一县,名唤旻天县,县有二百四十里。每年审造差徭,共有二百四十家灯油大户。府县的各项差徭犹可,惟有此大户甚是吃累,每家当一年,要使二百多两银子。此油不是寻常之油,乃是酥合香油。

见到“昊”字,笔者想到一个人——西夏国王李元昊。“昊天县”?古代的这一带曾被西夏统治过一段时间,并与甘肃天柱县毗邻。“昊天县”并不存在,但能产生这样的联想也顺理成章。

该县有二百四十里,有二百四十家大户要为金灯供应“酥合香油”。这里的数字“二百四十”重复两遍,算是强调。后边出现四个人,赶着三只羊,从西坡下,齐吆喝“开泰”。大圣闪火眼金睛,仔细观看,认得是年、月、日、时四值功曹使者,隐像化形而来。四位使者给孙悟空指了路。笔者理解:用年、月、日、时进行指路,这数字“二百四十”必然要影射一桩历史事件的日期了。用该数字的大小进行合理推算确定它的时间节点,算出的结果能与当地历史能挂上钩的,笔者确定其起点应该是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西吴王的诞辰年——公元1364年。如此说来,《西游记》作者想要影射的历史事件的时间点是1364 240=1604(年)。朱元璋在历史上先后有两次称王的经历,第三次便登上皇帝位。《西游记》作者为了重申这一时间起点,免得引起争议和误会,紧接着对“酥合香油”的价格进行了规定:“这油每一两值价银二两,每一斤值三十二两银子。三盏灯,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共该银四万八千两。还有杂项缴缠使用,将有五万余两,只点得三夜。”在这里对“酥合香油”的价格进行了精确“核算”,这种态度与神魔故事不太搭边。按今天的物价计算,一两油值二千元。“酥合香油”是个什么油,如此精贵?这种油既能点灯又能食用,笔者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种油就是——酥油!

黑熊精怎么知道孙悟空来历(犀牛精为何假扮如来佛祖)(2)

古代十六两为一斤,一斤酥油值三十二两银子。这里的数字“三十二”依然是代表历史时刻的,在这里代表——万历三十二年!因为公元1604年就是万历三十二年。

《西游记》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这个数字呢?因为佑宁寺就是在公元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建立的!假扮佛像掳走唐僧的三个妖怪正是白马寺附近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佑宁寺的三位大护法——白帐王、黑帐王和黄帐王!(这些王也就是史书中的吐谷浑诸王)

计算酥油用量和价格的多数数字都与历史或土族和佑宁寺等相关,比如:“四万八千两”中包含明朝万历年间历史时期的数字48年;“三盏灯”包含三位护法的“三”;“五百斤”包含护法有五个化身的“五”;“一千五百斤”包含护法已有一千年历史的“一千”;“这缸内每缸有四十九个大灯马”中包含土族丧礼期限“四十九”日等。

观灯开始,三位妖怪驾临,唐僧被掳。

好大圣,急纵筋斗云,起在半空,闻着那腥风之气,往东北上径赶。赶至天晓,倐尔风息,见有一座大山,十分险峻,着实嵯峨。好山:重重丘壑,曲曲源泉。藤萝悬削壁,松柏挺虚岩。

佑宁寺正好在白马寺的东北方向!且在一座十分险峻、嵯峨的大山下。重重丘壑,曲曲源泉更是其地理特征。再进行描写便是:

鹤鸣晨雾里,雁唳晓云间。峨峨矗矗峰排戟,突突磷磷石砌磐。顶巅高万仞,峻岭迭千湾。野花佳木知春发,杜宇黄莺应景妍。能巍奕,实巉岩,古怪崎岖险又艰。停玩多时人不语,只听虎豹有声鼾。香獐白鹿随来往,玉兔青狼去复还。深涧水流千万里,回湍激石响潺潺。

妖怪的特征——“正是,正是。此山名青龙山,内有洞名玄英洞,洞中有三个妖精:大的个名辟寒大王,第二个号辟暑大王,第三个号辟尘大王,这妖精在此有千年了。他自幼儿爱食酥合香油。当年成精,到此假装佛像,哄了金平府官员人等,设立金灯,灯油用酥合香油。他年年到正月半,变佛像收油;今年见你师父,他认得是圣僧之身,连你师父都摄在洞内,不日要割剐你师之肉,使酥合香油煎吃哩。你快用工夫,救援去也。”行者闻言,喝退四功曹,转过山崖,找寻洞府。行未数里,只见那涧边有一石崖,崖下是座石屋,屋有两扇石门,半开半掩。门旁立有石碣,上有六字,却是青龙山玄英洞。行者不敢擅入,立定步,叫声:“妖怪!”

今天的佑宁寺正是在一高大的石崖下面,该寺是土族寺院,周边群众自古也是爱吃酥油的,因酥油的产地在牧区,市场价比牛肉还要贵许多。本章回中渲染“酥合香油”的精贵很符合当地的实情。笔者回忆小时候的经历,购买酥油就两种用途:一种是在“婚丧嫁娶”中招待客人;另一种是送到寺院点灯;普通人家一般情况下买不起、更是吃不起。

黑熊精怎么知道孙悟空来历(犀牛精为何假扮如来佛祖)(3)

三个妖精的名称——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也非常符合吐谷浑的历史文化。史书载:吐谷浑政权于公元663年瓦解,其余部依附祁连山之险而自保。直到元朝在官文中方显示“西宁州土人”等字样,也就是说吐谷浑余部整整在祁连山南北隐藏了500年之久。也有资料显示,“吐谷浑”三个字,自公元663年起从史书上消失。也就到了今天通过各界学者们的研究终于认定土族群体是吐谷浑政权后裔。

笔者在之前的论文中多次强调,主角孙悟空的社会原型就是——吐谷浑。在本章节中的三个妖精的原型也是吐谷浑。这里是否出现逻辑悖论?对此还需做一下说明:

自《西游记》的开端处,文学角色——孙悟空已经成功设定了。他协助文学角色唐僧构建了取经团队。很多时候孙悟空是一个角色,但作者赋予他能变化的特征,也有很多时候孙悟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政体形象。比如他和二郎真君交战,影射的便是两个王国在交战。到了本章回、还有到了《西游记》中的五庄观时,五庄观主、现在的三个妖精都属于吐谷浑王国的先烈们的代表,孙悟空也是!所以在“五庄观”孙悟空和观主会结为兄弟关系;在本章回中,孙悟空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打杀了三个妖怪,他要的是活人。但有一个被打死了,这也符合佑宁寺护法体制的实情。

佑宁寺护法系统比较复杂,民间传言护法神的身份是“白账王、黑账王和黄账王”,笔者也曾撰文称:“不排除还有其他颜色的王。”一个延续了三百多年的王国,肯定会产生很多杰出的领军人物,他们的灵魂也就会成为后期民众心中的“神”,但在与本国有过敌对关系的其他王国后裔群众心中便是“魔和妖”。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角色。当小说作者要叙述该角色的原型所处的国度或老家时,角色和角色的原型相遇时在文学文本中完全可以保持彼此独立的身份。在《西游记》中对这种现象处理得滴水不漏。

如在孙悟空与妖精交锋的过程中——众僧胆怯道:“爷爷又能上天?”行者笑道:“天宫原是我的旧家。当年我做齐天大圣,因为乱了蟠桃会,被我佛收降,如今没奈何,保唐僧取经,将功折罪。一路上辅正除邪,我师父该有此难,汝等却不知也。”众僧听此言,又磕头礼拜。

《西游记》中人神的环境有三个层次:天宫、人间和阴司。神话中“天宫”也是王廷的象征。孙悟空说“天宫也是我的旧家”,但读者们都知道孙悟空的旧家是“花果山”,被请到天宫也是好景不长。但就“天宫”的概念而言,中原中央王朝的宫廷是“天宫”,古代中国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的王廷同样是“天宫”。佑宁寺是吐谷浑东胡王的王家寺院,孙悟空所说的旧家天宫,也完全可以是佑宁寺前身——郭隆寺。小说《西游记》中有众多数不清的对话,但笔者深信在作家的笔下没有一段对话会是“废话”,只有看不懂小说寓意的读者会认为小说中会充斥讲不完、道不尽的淡话和废话。

黑熊精怎么知道孙悟空来历(犀牛精为何假扮如来佛祖)(4)

笔者在本回中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上的变化,每次的妖精要吃唐僧,为的是“吃了唐僧肉能够长生不老!”但在本回,抓走唐僧吃肉是目的仅仅是吃肉,而不是抱着“长生”的目的,抓住唐僧也是意外的收获,是妖精盗取灯油的过程中顺走的。

《西游记》作者做这样的安排,其寓意也彻底曝出了隐藏在《西游记》中的一桩天大的秘密:是谁造的谣言,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

不要以为这是《西游记》作者杜撰出来为情节所需要的谣言!笔者认为造这样谣言的人恰好就是本章回中三个妖精所代表的宗教团体。孙悟空的原型也属于这个团体。在高原大地上,唐代是佛教盛行的时代,也是本土苯教和萨满教联合排斥印度佛教的时代。吃“唐僧肉”的谣言正是地方宗教对外来佛教进行“捧杀”的手段。明白了“捧杀”的概念,也就理解了“吃了唐僧肉能长生不老”谣言的寓意。

本章回的三个妖精后来也明白了孙悟空协助唐僧取经的事,但只字未提“吃唐僧肉能长生不老的”谎言,难道他们不想长生吗?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很清楚能长生的食物只有“酥油”和肉,谁的肉都行!

这三个妖怪积年在此偷油,假变佛像,哄了金平府官员人等。今年遇见我们,他不知好歹,反连师父都摄去。老孙审得此情,吩咐功曹等众暗中保护师父,我寻近门前叫骂。那三怪齐出,都象牛头鬼形。大的个使钺斧,第二个使大刀,第三个使藤棍,后引一窝子牛头鬼怪,摇旗擂鼓,与老孙斗了一日,杀个手平。

佑宁寺前身在唐代以前是萨满教和苯教寺院,明代(公元1604年)之后随大趋势变成了格鲁派寺院。但在明代文人视角中,与中原地区的佛教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表现在《西游记》中则是“假变佛像,哄了金平府官员人等”!

孙悟空与其打斗一日难分胜负,这里也是一种暗示。从神魔观点,自己跟自己人打!写书的作者可以这样设置,但要是决出胜负?就会闹笑话。

从猪八戒口中倒也说出了一番看似笑话的大实话——“原来那妖王摇动旗,小妖都来,我见天晚,恐不能取胜,所以驾筋斗回来也。”八戒道:“那里想是酆都城鬼王弄喧。”沙僧道:“你怎么就猜道是酆都城鬼王弄喧?”八戒笑道:“哥哥说是牛头鬼怪,故知之耳。”行者道:“不是!不是!若论老孙看那怪,是三只犀牛成的精。”八戒道:“若是犀牛,且拿住他,锯下角来,倒值好几两银子哩!”正说处,众僧道:“孙老爷可吃晚斋?”行者道:“方便吃些儿,不吃也罢。”众僧道:“老爷征战这一日,岂不饥了?”行者笑道:“这日把儿那里便得饥!老孙曾五百年不吃饮食哩!”众僧不知是实,只以为说笑。须臾拿来,行者也吃了。

这里的“行者”实际上也就是鬼怪,500年不吃饮食,就是证据。但他今日是吃了的,因为这里的神也好、鬼也好都要吃酥油的。人喝酥油茶或酥油炒面,鬼神受用的是酥油灯的烛光。

黑熊精怎么知道孙悟空来历(犀牛精为何假扮如来佛祖)(5)

却说行者驾筋斗云复至慈云寺,寺僧接着,来问:“唐老爷救得否?”行者道:“难救!难救!那妖精神通广大,我弟兄三个,与他三个斗了多时,被他呼小妖先捉了八戒,后捉了沙僧,老孙幸走脱了。”众僧害怕道:“爷爷这般会腾云驾雾,还捉获不得,想老师父被倾害也。”行者道:“不妨!不妨!我师父自有伽蓝、揭谛、丁甲等神暗中护佑,却也曾吃过草还丹,料不伤命,只是那妖精有本事。汝等可好看马匹行李,等老孙上天去求救兵来。”

行者无意中又说出了一句话——师父却也曾吃过草还丹!

“草还丹”是五庄观的特产,也就是“人参果”。人参果是“山羊肉”(也可以是石羊),用“金击子”可以敲下来。笔者曾进行过破译,是用老火枪猎获的山羊肉。在这里提起“草还丹”也是为了暗示此刻叙述的故事环境仍旧是“五庄观”中故事的环境。其实在《西游记》中多次提起了现在的互助县所在地。孙悟空诞生前的那个石包,就是在佑宁寺背后的奎浪山顶,也就是阿弥多藏山上的山神敖包。该神的名字叫——旦建。用汉语理解这个名字,也就知道当初起这个名字的含义了。

孙悟空来到天上搬救兵,“好大圣,早至西天门外,忽见太白金星与增长天王,殷、朱、陶、许四大灵官讲话。”

好久没见到“太白金星”了,“金星”的原型是诗人李白,《西游记》中他也是唐代所有文官的代表。当初来招安美猴王时,就是他老人家。也在暗示历史上唐朝与吐谷浑的战争中的文官使者。在本章回中三个妖精就是当年美猴王的老乡,降伏他们,《西游记》作者自然会委派太白金星前来。“殷”灵官的原型是明代青海的汉族“殷”(冶)土司;“许”灵官的原型是土族地区的(汉族)“许”土官,其后裔已经变成了土族人,许土官祖籍山西。“朱”灵官原型即朱家王朝。“陶”灵官是陶渊明。在《西游记》作者的心目中,青海省西宁市所在地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源”、西王母的蟠桃园、也是当地佛教界的极乐世界——香格里拉。

太白金星呵呵冷笑道:“大圣既与妖怪相持,岂看不出他的出处?”

这是作者特意安排的讥讽中带有暗示的语句。用笔者的话便是:“孙悟空,你连自己都不认识啦?”

行者道:“认便认得,是一伙牛精。只是他大有神通,急不能降也。”金星道:“那是三个犀牛之精。他因有天文之象,累年修悟成真,亦能飞云步雾。其怪极爱干净,常嫌自己影身,每欲下水洗浴。他的名色也多:有兕犀,有雄犀,有牯犀,有斑犀,又有胡冒犀、堕罗犀、通天花文犀,都是一孔三毛二角,行于江海之中,能开水道。似那辟寒、辟暑、辟尘都是角有贵气,故以此为名而称大王也。若要拿他,只是四木禽星见面就伏。”行者连忙唱喏问道:“是那四木禽星?烦长庚老一一明示明示。”金星笑道:“此星在斗牛宫外,罗布乾坤。你去奏闻玉帝,便见分晓。”

由此也可以看出当年吐谷浑后裔,牧牛也是重要的生产方式,至今也是!除了不养犀牛、水牛之外什么牛都养。且在土族方言中,对牛的称呼是——阿兕(si);对阉割了的公牛称呼就是——牯;“胡冒”,谐音就是土族妇女(哇冒,是藏族妇女);“一孔三毛二角”中的“孔”之音,指“人”,整体意思说不定是指寺院向众人征收的灯油钱是:“每个人头费:三毛二角”。还有一个词:“堕罗”,音译就是数字“七”,土族人口语中对自己群体的称呼:七部落联盟政权!(叫法:堕罗仑昆)

牛魔王最后变成了一头白色的牛,那实际上就是青海特产——白牦牛。

黑熊精怎么知道孙悟空来历(犀牛精为何假扮如来佛祖)(6)

有了天界的帮助,孙悟空有开打了——那伙精不知死活,一个个各执枪刀,摇旗擂鼓,走出洞来,对行者喝道:“你个不怕打的猢狲儿,你又来了!”行者最恼得是这猢狲二字,咬牙发狠举铁棒就打。

“猢狲”就是“胡孙”,吐谷浑政权也就是从他的孙子辈正式建立,他的孙子名叫“叶延”(九岁称王)。也是孙悟空原型的一个具体代表人物。那伙妖精叫“胡孙”,那就是不认祖宗,孙悟空气恼的是这个!

孙悟空上天请来的神中有“四木禽星”,按土族语言解:“木禽”其谐音就是“猴子”!土族文化中“猴子”能降妖。

后来西海龙王也来助阵,西海龙王敖顺的原型本来也是吐谷浑王——慕容顺。众神在西洋大海中追逐犀牛精,这里的“海”就是青海省的“海”,“西洋”即海西州,盛产牦牛的地方。

被活捉的两头犀牛精,最终还是被性起的猪八戒给杀了,让大伙吃到了“牛肉”。为什么杀牛的人是猪八戒呢?因为明朝时期,真正降伏盘踞在祁连山南北的吐谷浑后裔的人就是猪八戒的原型——朱氏王朝。

本章回的降妖故事最终还是以皆大欢喜的凯歌声中落下帷幕了。笔者判断《西游记》作者的确是非常了解青海土族的,只有他有意地编写这些故事,才能让笔者看出其中端倪。只有他在编写创作的过程中,有意地将文本内容与土族的历史文化进行精心附会,才能在本章回中的各个细节能与佑宁寺及其周边群众的文化进行对接,且严丝合缝!

最后,就词汇“酥合香油”中也似乎埋藏着秘密,酥油就酥油,为什么叫个“酥合香油”呢?因为在《西游记》中曾出现过两个孙悟空,根据土族先民的历史经历,两个孙悟空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是慕容吐谷浑,另一个就是噶尔家族的素和贵。“酥合”和“素和”同音,且素和贵族才是青海西部草原的主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