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童车起火(共享童车进小区)

共享经济这些年一直很流行,从最早的共享单车开始,陆续出现了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按摩椅等等,在前些年,这些共享经济形式也凭借其模式拿到了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但最后一地鸡毛,当下还健在的几个共享模式都开始涨价

三个月前,小区里游乐场附近突然出现了共享童车,第一次见这种共享童车还是在商场的超市出口。当时就感觉选址不对,都从超市出来了,都着急回家了,家长肯定没有兴趣让孩子玩这个,何况收费还很贵,前5分钟9.9钱,每超出一分钟一块钱。算下来,64.9元,实属不便宜。中秋期间发现娱乐场的共享童车已经被拆除了,仅存活了三个来月,就灰溜溜地撤走了。

共享童车起火(共享童车进小区)(1)

小孩子,尤其是大部分小男孩,天生就对小汽车有兴趣,拥有一辆小汽车,也是很多孩子的梦想,但价格不算便宜,更重要的是,还挺占地方。

小区里有几家买了,大多数的命运是玩几次以后开始吃灰,像我家的挖掘机就充过一次电,充电器也没有了。

小区里出现的这个共享童车,从加盟方角度来看,是很美好,很有市场的:

1、感觉小区里孩子多,且现在家长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

2、具有传播性或者传染性,一个小孩玩,可能会引诱其他小朋友玩;

3、选择小区这个场地好,便于宣传,后续也可在机柜上放置广告等来获利;

4、汽车具有多种模型,后续可以轮换,可以吸引更多小朋友玩耍。

但现实也往往会打脸,共享童车进商场、进景区这两个场景不置评论,

但就进社区来说,虽然看到了当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对孩子的大方,不过还是没有深入地了解目标客群的付款对象及当下小区业主的素质。

1、从业主来说:在网上搜共享童车,除了加盟的广告,就是很多人咨询共享童车进了小区,如何处理,或者是很多业务投诉物业,或者投诉到媒体,此类新闻非常的多;这里也就反映出一个问题,业主对共享童车进小区是很抵制的,随着新的民法典的颁布,现在业主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其次从很多业主的反馈来说,并不认为是一个便民的设施,而是一个给大家带来不便并占用了公共空间的设施,远没饮用水、酸奶饮品贩卖机、蔬菜贩卖机实用;

2、从付款人来说:工作日小区里看孩子的老人居多,很多老人并不会扫码操作。除看似优惠吸引人的大字价格,很多额外收费方式都是小字标识,老人看不清就上当,老人“上当”后,肯定会对子女说,子女会投诉,增加了品牌方和加盟方售后的压力(除非不要脸,尽管大概率也是不要脸);就我们小区来说3.3元5分钟,一个小时也得39.8元,不算是便宜;从家长角度来看,就我而言,我觉得这就是坑钱的,一般会告诉孩子,这是看的,拿不出来。很多家长在此类消费上是更加理性的;

3、从体验来说,小区里有个妈妈耐不住孩子的要求,取出一个来给孩子玩,孩子还没学会玩,5分钟就过去了;这样在小区里也形成了一个负面的传播;

4、从安全和卫生角度来说,这个出了安全问题找谁呢?所谓的紫外线杀毒,是真的吗?对于安全和卫生,没有可视性;

5、从物业角度来说,压力肯定是有的,只是扛住和扛不住的问题,现在很多小区成立了业务委员会,所以物业也不至于为了这仨瓜俩枣的得罪业主。

综上,对于共享童车进小区,还是不看好的,除非是在一个不算是正规的小区或者很强(流)势(氓)的物业纵容下,但这种引诱经济会持久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