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知识体系(老庄与孔子其实有很多共同的主张)

老庄为什么写出了自己的哲学著作?因为孔子孔子及其门徒到处宣扬仁义,有人看不惯,就写出了《老子》、《庄子》予以批驳至于两部书的作者是谁,至今是众说纷纭说明写书的人当时基本上是岌岌无名的,个人事迹不见于史书也就是说,这俩个人并不活跃在主流社会,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民间人士,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孔子知识体系?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孔子知识体系(老庄与孔子其实有很多共同的主张)

孔子知识体系

老庄为什么写出了自己的哲学著作?因为孔子。孔子及其门徒到处宣扬仁义,有人看不惯,就写出了《老子》、《庄子》予以批驳。至于两部书的作者是谁,至今是众说纷纭。说明写书的人当时基本上是岌岌无名的,个人事迹不见于史书。也就是说,这俩个人并不活跃在主流社会,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民间人士。

而孔子及其门徒当时虽然不被待见,但是好歹在社会上奔走,游走于诸侯之间,名声还是很大的。民间人士老庄看不惯他们的主张,于是写出了老子庄子。

何以见得?因为老庄庄子是以攻击儒家仁义的主张而建立自己的学说的,老庄还没那么明显,庄子就直接的无数次拿孔子开涮,也非常直接地把仁义作为靶子,予以批驳。

而论语里面则几乎没有靶子,基本上都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他们没有批驳什么哲学观点,大多是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更侧重在立,而老庄是破。

这也是为什么老庄庄子这两本书被认为要晚于论语的主要原因。先有靶子才引出了驳斥之箭。

孔子推崇尧舜,庄子就拼命诋毁尧舜,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孔子推崇圣人,老庄就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孔子推崇仁义,老子就说“大道废有仁义”、“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儒家如果是阳,那老庄就是阴,也颇合阴阳之道。所以,如果要深刻理解孔子的主张,不可不看他的批判者的观点;如果要明白老庄在说什么,那更要看它的靶子儒家学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此,论语要和老庄一起读,才能更全面了解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到底在争论什么。

他们争论的主题其实是一样的,就两个,一是如何做人,二是如何治国。

别看老庄批孔子批得凶,其实二者在这两大问题上,是有很多共同的主张,只不过程度差别不同。

第一,二者都主张人要懂得自律,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认为灾祸多出自于贪欲。这方面两家的论述都非常之多。只不过老庄的主张更极端,要求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西方的哲学没有过多的强调这一点。相反,诞生在西方的资本主义的背后哲学基础反而是主张人要充分去释放满足的自己的欲望。人人都节欲的社会,经济发展不起来。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欲望不断膨胀的过程。

所以从哲学层面看,中国也不大可能诞生出资本主义。因为我们本土的两大哲学儒家和道家都主张清心寡欲。老子更为极端的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更不可能诞生出发达的物质文明。

有人可能说,老子是西方自由主义的源头,而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这不矛盾吗?

其实,我认为老子的无为带有更深刻的人为,或者如司马迁所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太史公自序)。想一想: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没有深刻的人为控制做得到吗?不可能。人是社交的动物,人天生就喜欢在一起。年轻人跑到大城市可不是被驱使而来。

现代人引以为傲的发达繁荣的物质文明,老庄看了会很恐惧,会认为这是逆天而行,会遭天谴的,因为太反自然了。

第三,都主张明哲保身,都没有忠君爱国思想。前面说的自律,本质上都是为了远离祸害,避免伤及自身。孔子的明哲保身哲学,以前的文章我说过多次了,譬如“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老子通篇更是不断强调明哲保身的哲学。教人放低姿态甘居弱者上善若水都是服务于这个大目的。

孟子说出“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这是儒家无忠君爱国思想的典型证明。庄子连尧舜都敢批,怎么可能在乎君王呢?所以,儒家道家都是没有忠君爱国思想的。

第二,都主张无为而治。是的,你没看错,孔子也主张无为而治。孔论语卫灵公一节,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季康子说,把坏人都杀了,只剩下好人,不行吗?孔子说,干嘛要杀坏人呢?只要你自己行得正,坏人也会变成好人的。“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

每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就能影响身边的人,这个社会就会好起来。好的管理者只要“恭己正南面”就行了,因为上行下效。这就是无为而治。

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更极端,他连孔子的“上行下效”、“以身作则”都不强调,他的无为而治是返回极端的自然状态,即前面说的小国寡民状态,老百姓自我管理自己,他认为那种状态是最好的,才是彻底的无为而治。

这是我读孔子老庄的一点体会。以后有机会还会继续聊下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