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

“捌、幺、捌”,这一串顺口的数字,因为哲里木赛马节的出现,组成了8月18日这一特别的日子。

每到这一天,各路人马云集通辽,赛马、搏克、布鲁、射箭、蒙古象棋、押加等各类赛事接连上演,各路高手尽展风采——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1)

赛马场上,骏马风驰电掣,一人一骑配合得天衣无缝,如流星般飞驰而过……“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赛马,让这一阙本显悠然的唱词,增加了几分热血与激昂。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2)

掐指一算,自 1995年8月18日 ,哲里木盟(现通辽市)盟委、盟行署在珠日河赛马会的基础上成功举办了第一届“8·18哲里木赛马节”,这一品牌赛事已 举办二十二届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3)

如今,“8·18哲里木赛马节”囊括了更多更精彩的赛事内容,承载了更丰富的精神内涵,“助攻”通辽马产业发展。这样的一场年度盛事,成为通辽向世界弘扬草原文化、展现“蒙古马”精神、释放经济活力的一张名片

初心定义未来——“马道”上的文化传承

一声号令,策马扬鞭——这是科尔沁人展现给世人的万丈豪情。

通辽,作为全国蒙古族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久负盛名的“中国马王之乡”。扎那、那达木德、额日很白乙、莫日根苏道等名扬国内外的“马王”驰骋赛场,一年一度的赛马节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有力载体。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4)

多年来,通辽市凭借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扎实的马业发展基础、深厚的马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使马背文化演变为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蒙古马精神为主题的赛马节成为马文化旅游的最大亮点。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5)

从蒙古族“男儿三艺”的赛事比拼,到体现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品牌打造,内容与形式的推陈出新,让“8·18哲里木赛马节”的“吸睛指数”一路飙升。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6)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7)

在赛事活动安排上,已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赛事活动,赛区在保留 马术表演 马速 马技 走马 等马术比赛和 布鲁 博克 摔跤 射箭 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基础上,还充分融入了能够体现民族文化元素的 篝火晚会 民族歌舞表演 非遗及文创产品展 等系列民俗文化特色活动。体育、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马术竞技、民族文化风情和休闲旅游的相得益彰,为广大群众和游客奉上一道丰富多彩的饕餮大餐。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8)

“你知道通辽有个赛马节吗?”

“知道啊,8·18赛马节嘛,珠日河草原那儿有个场地。”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9)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地各部门的倾力打造下,“8·18哲里木赛马节”早已在人们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它让本地人感到骄傲,让慕名而来的八方来客大饱眼福、流连忘返。“8·18哲里木赛马节”集通辽独特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文化品牌于一身,此刻,文化更“鲜活”了。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10)

产业引领发展——做大做强“马背”经济

蒙古族素来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马背给我草原的胸怀,马背给我无名的勇敢,马背给我跳动的欢心,马背给我清醇的心灵”,经典草原金曲《雕花的马鞍》这样唱道。

今天,骑在马背上的科尔沁人民,也搭上了产业的“快车”,奔跑在更高质量的发展跑道上。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11)

自1975年以来, 通辽的马匹数量就居于全区首位,保持在25万匹左右,到如今,马早就不是农牧民出行的交通工具,而是养马好手们致富的新希望。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12)

马带来的财源不止一种。如果你和科左后旗朝鲁吐镇阿木塔嘎嘎查的青龙一样,是一位驯马和赛马好手,可以通过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获得丰厚的奖金,为科尔沁骑手扬名; 如果你和科左后旗巴嘎塔拉苏木边界嘎查的满都胡一样,梦想着把“马文章”做得更大,则可以成立养马专业合作社, 无论是养马卖马,还是发展旅游项目,都是相当不错的致富门路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13)

科左后旗的骑手和“战马”名扬四海,全旗现有成名骑手50多名,每年参加各项马术赛事活动1000多人次,组建的科尔沁马术协会,入会会员达200多人,科左后旗马匹饲养量为 1.39万匹,其中赛马2000匹左右,一匹好马的售价在6万元以上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14)

把握大势,才能赢得先机,抢抓机遇,才能掌控未来。据此,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投资1亿元,引进生物制药方面专家人才,加强科研开发能力,对接生产、销售企业,实现马产品生物制药科研、制造、营销一体化良性发展,进一步延伸育马、驯马、赛马、旅游体验、产品开发、文化展示于一体的马文化产业链。借助“8·18哲里木赛马节”搭建的平台,蒙古马产业发展论坛聚集马术协会代表、高校专家、马术俱乐部及相关产业企业家代表,围绕中国蒙古马产业发展现状、通辽市蒙古马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品牌打造、如何延伸链条等主题各抒己见、群策群力,通辽市蒙古马产业产业化发展趋势将在专家的“把脉”中更加清晰。

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以梦为马砥砺前行

走得再远,也不要忘了来时路。千百年来,蒙古马驰骋于风霜雨雪,不仅成为马背民族的交通工具和心爱伙伴,也积淀下民族文化的精神特征。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15)

“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用“蒙古马精神”勉励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这是对草原人民的精神肯定,也汇聚成了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赛马节终于打开了(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16)

从某种意义上讲,“8·18哲里木赛马节”绝不仅仅是一场赛事,而是“蒙古马精神”的缩影,赛场上拼搏的健儿、血性犹存的战马、精心制作的马产品,都体现了 “马背民族”坚韧不拔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折射出的是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砺奋进的伟大历程

“这是英雄上马的地方,古老的牧歌在风雨中传唱,骑手的等待不再是梦想……”

马背回望,仿若历史在心灵深处回响,马蹄踏过,是草原之子成长的足迹。以梦为马,砥砺前行,将“8·18哲里木赛马节”办成更具影响力的盛会,把马产业打造成更有力量的富民产业,让“蒙古马精神”成为鼓舞通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乘着赛马节的“东风”,通辽已快马加鞭再出发,万马奔腾向未来。

来源:通辽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