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

打油茶、喝油茶是瑶族人民的一种生活和饮食习惯。据史料记载,油茶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与我国北方用面粉炒制的油茶相比,南方少数民族的油茶更具有风情风味。制作油茶不说煮而称“打”,是各地的统一称法。但各地的油茶各有风味。油茶一般味浓苦涩,涩中带辣,辣中蕴香。油茶最初只在瑶族、侗族和苗族聚居的山区流行,少数民族群众几乎天天离不开油茶。现在已成为许多都市里颇具有特色与部分人推崇的饮食。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1)

瑶民对油茶评价甚高,认为,男人喝了油茶,便有了壮实的体魄;女人喝了油茶,就能唱出清亮的山歌;老人喝了油茶,就能延年益寿。可见油茶在瑶民心目中的地位。

油茶最初产生于大山中的过山瑶。长年居住在大山中的过山瑶,因山中空气潮湿易患风湿骨痛等病。为了祛湿祛寒,也为了解除劳作的疲劳,瑶民便在茶里放上姜一起熬煮。久而久之,这种带姜的茶品渐渐演变成一种有茶叶、生姜、食油等主要原料共同烹煮而成的食品,成为山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因茶里有油,因此形象地称为“油茶”。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2)

与恭城等地的小锅油茶打法不同,富川境内的瑶民比较喜欢打大锅“油茶”。打油茶所用的炊具很简单,只需一口炒锅、一把竹篾编成的茶滤、一只汤勺即可。茶叶最好是粗加工的清明茶。其本做法是:打油茶前,先将茶叶放于温水中浸泡5——10分钟,谓之“洗茶”,同时也将茶的苦涩味和烟火味提前稀释。打油茶的时候,先在锅里放油,热锅后,放少量米炒焦,米变成黄黑色后,将浸泡的茶叶放入锅中一起反复翻炒、捶抹数分钟,直至炒出茶汁,再放第一道水熬煮。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3)

第一道水开后,盛出,将茶叶有竹漏斗把茶水分别滤入茶壶中,滤出来的茶叶再翻炒一次,然后放第二道水熬煮一段时间,随后将两道油茶混合在一起,放盐放姜即可食用。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4)

喝油茶的时候,瑶民喜欢在油茶里放入炒米、葱花、油炸花生、粿条等作料,油茶喝起来更美味可口,香味更浓且丰富。一锅油茶饮完后,还可向锅内渗入清水熬煮,如此重复熬煮,可达三四锅。这样一锅一锅煮下来,感觉味道已经没有先前的浓烈,这正应验了油茶的“一锅苦、二锅呷(涩)、三锅四锅是好茶”之说。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5)

凡在喜庆佳节,或亲朋好友贵客进门,瑶民总喜欢用做法讲究、作料精选的油茶款待客人。

富川瑶民和油茶有“隔餐不隔天”的说法,有人一日一到两餐,有人则是一日三餐皆喝油茶,可见瑶民对油茶的喜爱。在瑶乡农村,每当家里来客人时,瑶民常常是用油茶招待客人。民间还流传“一碗疏,两碗亲,三碗心连心”的说法。在瑶乡,人们还视油茶为保健饮料,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喝身体有感冒症状之时,喝一碗姜味浓郁的油茶是驱寒的首选。油茶还被瑶民视为减肥佳品,有降压排脂的作用,因此也备受女士青睐。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6)

由于瑶家油茶本身的确是一种绿色食品,有生津解渴、提神醒脑、健胃消食、解除疲劳、祛除避障等作用,对人的身体健康有许多的帮助,是瑶民餐前饭后、休闲待客不可缺少的一种民间饮料。尤其是它消食健胃、提神醒脑之功能极为明显,因此,喜欢喝瑶家油茶的人越来越多,油茶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广泛。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7)

由于富川人特别爱喝油茶,恭城、钟山等瑶族地区的油茶打法不断地融入富川,在富川境内,也出现了“小锅”油茶的现象。还有瑶民开拓创新,觉得“大锅”“小锅”皆不过瘾,开创了用豆浆机研碎茶叶后再熬煮油茶的打法。这种打法更能将茶味完全地释放出来,较之“大锅”“小锅”油茶,茶味更浓烈,深受一部分“资深”茶民的喜欢。现如今,在富川瑶乡,各种油茶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瑶乡的大街小巷,带动着各色小吃,成为瑶乡民俗民风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8)

富川的油茶,花生是刚炸出的油光光的响脆,油果酥香,爆米花用糯米,再配上葱花、盐,冲入滚烫烫的油茶,哗,香极了!夜晚带上你的孩子父母亲朋好友来品味富川的油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哦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9)

喝油茶地图攻略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10)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11)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风雨桥宵夜街片区、富川老车站片区、老电影院门口街道......等。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12)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13)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14)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15)

广西炒米油茶(富川印象之炒米香葱打油茶)(16)

作者:罗晓玲

图片来源“魔力娱乐工作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