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usb快充版18w评测(安卓阵型迎来狂欢)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无线充电曾是安卓旗舰标配的功能,苹果自iPhone8后全系手机标配无线充,并在iPhone12开始开辟新玩法,全系升级至MagSafe磁吸无线充,一改无线充电多次放置对位不准的糟糕体验。现在压力来到了安卓阵型这边,一开始安卓厂商都在持续提升无线充电功率,但体验上难以与苹果阵型的磁吸无线充抗衡。

近年来,安卓阵型也尝试性地向磁吸无线充阵地发起冲锋,如realme 50W MagDart磁吸无线闪充、魅族40W妙磁冰能超充、努比亚Z40 Pro引力版等,2022年2月27日,小米发布“小感量 磁吸”无线充电预研技术,磁吸无线充电功率最高可达50W,并推出了50W、30W两款磁吸充电器。

小米发布50W磁吸无线充电技术

小米usb快充版18w评测(安卓阵型迎来狂欢)(1)

此次技术展示使用的是一台小米11Pro魔改版,从拆解图中可以看到,电池上新增了一个无线充电模块,模块四周带有一整圈强磁体,中间是无线充电线圈。

近几年,虽然无线充电功能在旗舰手机上作为不可缺少的功能作为标配,但常见的传统无线充电功率只有5W-10W,形同鸡肋。传统无线充电手机端接收线圈一般采用大感量线圈,阻抗值高能量传输损耗大,导致线圈模组产生大量温升,无线充电对温度十分敏感,这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无线充电功率难以向上突破。

为了让无线充电功率攀升扫清障碍,小米采用了感值仅有传统方案1/3的小感值线圈,大幅度降低能量传输损耗,温升也顺应地降低,小米磁吸无线充电技术最大支持50W充电功率,在体验上堪比有线快充。

小米30W超薄磁吸无线充

小米usb快充版18w评测(安卓阵型迎来狂欢)(2)

小米30W超薄磁吸无线充采用扁平的外形设计,但它却可以提供高达30W的无线充电输出。如果按照以往“经验”去看,这种超薄无线充电器功率一般比较低,难以跟30W的性能联想到一起。

小米usb快充版18w评测(安卓阵型迎来狂欢)(3)

小米30W超薄磁吸无线充外沿设置了17颗聚磁芯呈环形排列,与手机背部的磁力部件相互对准并吸引,支持360度旋转磁吸,随意调整角度。表面覆盖钢化玻璃避免热量传递至手机,壳体部分是铝合金材质高效导热,带有异物保护、过温保护、过流保护、电磁场保护等安全防护措施。

小米官方宣称,30W超薄磁吸无线充,仅需86分钟即可充满5000mAh电池,而同样是轻薄设计的苹果原厂MagSafe充电器,对搭载2815mAh电池的iPhone 12充电,充满耗时长达3小时21分(201分钟)。

小米50W主动制冷磁吸无线充

小米usb快充版18w评测(安卓阵型迎来狂欢)(4)

小米50W主动制冷磁吸无线充将高效散热与大功率无线充合二为一,内部利用半导体制冷技术搭配风扇进行主动制冷, 结合磁吸便捷优势,将无线充电功率提升至50W,49分钟即可充满5000mAh电池,这速度已经追上部分手机有线充电速度。

小米usb快充版18w评测(安卓阵型迎来狂欢)(5)

内部搭载17颗环形阵列聚磁芯与手机背部的磁力部件相互对准并吸引,支持360度旋转磁吸,在线圈背部是半导体制冷片,施加电流后半导体制冷片会出现一面温度下降、一面温度上升的热转移现象,冷端用于压制无线充电线圈热量,热端则通过覆盖散热片 风扇进行主动式散热带走热量。

充电头网总结

小米小感量充电方案解决了传统无线充低效高发热的问题,配合环形阵列聚磁芯打造出50W大功率磁吸无线充电解决方案。配件方面,推出30W超薄磁吸无线充、50W主动散热磁吸无线充,照顾轻巧便携、极致性能两个用户群的需求。从速度来说,小米磁吸无线充已大幅度超越苹果,且热量控制得当。

小米发布50W磁吸无线充将带动其它厂商加入磁吸无线充阵型,磁吸背夹电池、磁吸保护套、磁吸车载设备、磁吸支架等相关生态配件选择也会更加丰富,共同为用户开发出更好用、更多玩法的充电续航体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