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杂志(深读深圳还56本书送三本译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明达

深读杂志(深读深圳还56本书送三本译作)(1)

深圳图书馆里市民正在阅览图书 深圳图书馆供图

“我爱这座城市,爱这个城市的图书馆。而我也高兴地发现,这座城市也爱我,图书馆也很爱我。”最近,一位叫任梦的读者来到深圳图书馆,连拖带扛地带着一个大行李箱、两个大袋子和一个书包,里面是她要归还的56本图书。在深圳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将书依次放入还书口。随后,她又将自己的三部译作交到工作人员手中,作为一个十余年老读者给深圳图书馆的离别礼物。在即将离开深圳前,她用这种方式守护着自己与一座城的纽带,也完成了与“爱阅之城”的一次温暖告别。

A 一场特殊的“还书仪式”

9月14日,深圳图书馆接到一位叫任梦的读者打来的电话:“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我要暂别这座城市了。很想在回老家之前,再来一次深圳图书馆。”

因之前经常参加深圳图书馆“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的活动,她联系上了深圳图书馆参考部肖老师。另外,她心中有个迫切的愿望:很想再来一次深圳图书馆,以这种特殊方式与这座她舍不得离开的城市说“再见”。

9月15日上午,深圳图书馆工作人员专门接待了这位读者,完成这场特殊的“还书仪式”。在参考部和读者服务部工作人员的引导协助下,任梦将满满的一箱共56本图书(其中部分图书是借用亲友的读者证借出的)全部归还。

出生于江西九江的任梦,在2004年第一次来到深圳,便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当时她在红荔路深圳图书馆老馆办下了第一张读者证,任梦说这是她的“习惯”,每到一座新的城市,她都会办理一张当地图书馆的读者证。任梦对书籍的热爱源于母亲。由于母亲在家乡的新华书店工作,任梦自小就经常出入书店,阅读成了她的成长印记。于她而言,书籍里有童年的记忆,踏入图书馆,就如同回到了家。

深读杂志(深读深圳还56本书送三本译作)(2)

深圳图书馆 深圳图书馆供图

记者了解到,任梦2007年开始在深圳一家龙头企业工作,彼时深圳图书馆新馆已开业一年。2009年,因工作短暂回到家乡的任梦再次选择来到深圳,这一次,她一待便是十余年。深圳,已然成了她的第二个家,而深圳图书馆,便是这家中永远亮着的一盏温暖灯火。

2007年以来,任梦在深圳各个图书馆共借阅图书近2000册,从翻译教程、语言文字类的图书期刊,到文学理论研究、中外文学作品等都有涉猎。“我看着深圳图书馆的藏书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每个人只能借2本,到现在每个人可以借20本,我们在阅读中共同成长。”任梦说。

B 线上平台提供诸多便利

深读杂志(深读深圳还56本书送三本译作)(3)

工作人员为读者办理借书服务 深圳图书馆供图

深圳图书馆、罗湖图书馆是任梦最常去的图书馆,自助图书馆、预借服务、福田图书馆“选书帮”和“罗图悦借”等各类方便快捷的图书馆服务,她都十分熟悉。

在深圳的这十几年,任梦频频踏入深圳图书馆,不断从阅读中汲取着人生成长的养分。从电子产业到教辅行业,任梦在不同领域的工作经历中寻找自我,最后毅然选择转行当一名自由翻译人。她先后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合作,已经完成了十余本译著,包括《月亮和六便士》《伦敦塔集雨人》等经典作品。

翻译工作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和丰富的资料参考,深圳“图书馆之城”的建设和“十分钟文化圈”的打造,为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创造力。街道图书馆、社区图书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多样化智慧型阅读空间,更让她感受到了深圳以全民阅读涵养城市文化的坚持。

“没有图书馆大量文献资源和安静舒适的环境,我很难想象如何完成我的译著工作。”任梦表示很舍不得,深圳图书馆的“新书直通车”、龙岗区图书馆的“书易借·新书直借”、罗湖区图书馆的“悦借”、福田区图书馆的“选书帮”、南山区图书馆的“南图E借”和宝安区图书馆的“书视借”等相继推出的线上平台及特色服务为任梦的工作和阅读提供了诸多便利。

此外,任梦还是深圳图书馆“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的忠实粉丝,也由此结识了深圳图书馆的工作人员。2018-2019年“深圳学人·南书房夜话”发起“诗词鉴赏与写作研修班”,她连续报名并入选,坚持读完两季,受益匪浅。

C 把自己的译作送给图书馆

让任梦惊喜的是,当她提出要将部分译著捐赠给深圳图书馆的时候,才发现深圳图书馆已经收录了她的大部分作品。

深读杂志(深读深圳还56本书送三本译作)(4)

任梦 深圳图书馆供图

此前,任梦就从诗词鉴赏与写作研修班的朋友口中得知,自己的一本译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月亮与六便士》也在深圳图书馆的藏书之中,这让她万分惊喜。在还书的当天,任梦选取了自己的译作——《伦敦塔集雨人》《吉他羊奶天堂》和《荒野男孩》(4册套装),送给深圳图书馆。她在扉页上写下了赠言和签名,还盖了一个手刻的小印章,作为离别礼物交到了工作人员手中。

“这些书是我在深圳工作的成绩,也是有图书馆的资源支撑才有这些成绩,是要感谢图书馆的。”任梦再次感受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情感纽带。在深圳,像任梦一样的背负着“奋斗者”“创业者”标签的人们还有很多。深圳图书馆是他们最温暖的落脚点,他们默默耕耘,辛勤付出……各种原因让他们选择留下或离开,但永远不变的是在深圳图书馆奋斗的记忆。

一直以来,“以读者为中心”是深圳图书馆人保持的初衷。读者成长进步并回馈城市与社会,正是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体现。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双向奔赴静水流深,少被觉察。

历经近二十年的锐意创新和建设,深圳建成“图书馆之城”,千余个公共图书馆网点星罗棋布,资源共享、互通互联,让市民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方便快捷的图书馆服务,“一证走遍全城、一体共享资源、一站获取信息”。自助图书馆24小时不打烊,移动图书馆让读者悦享“指尖服务”, 鹏城励读证“免证免押”,预借服务、快递到家,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多样,多个新型阅读空间主题鲜明……去图书馆已成为很多深圳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

当被问及回到家乡后的计划,任梦表示,她将继续从事文化和翻译的工作,把深圳的美好带往她去的每个地方。“深圳是我的第二故乡,有机会,我一定回来。”任梦说。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