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什么刮骨疗伤(大家被忽悠几百年)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写的一本非常精彩 脍炙人口的一本小说,但是里面的故事情节很多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比如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关羽为什么刮骨疗伤(大家被忽悠几百年)(1)

关羽刮骨疗伤

原文

却说曹仁见关公落马,即引兵冲出城来;被关平一阵杀回,救关公归寨,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关平慌与众将商议曰:"父亲若损此臂,安能出敌?不如暂回荆州调理。"于是与众将入帐见关公。公问曰:"汝等来有何事?"众对曰:"某等因见君侯右臂损伤,恐临敌致怒,冲突不便。众议可暂班师回荆州调理。"公怒曰:"吾取樊城,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大进,径到许都,剿灭曹贼,以安汉室。岂可因小疮而误大事?汝等敢慢吾军心耶!"平等默然而退。众将见公不肯退兵,疮又不痊,只得四方访问名医。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小校引见关平。平视其人:方巾阔服,臂挽青囊;自言姓名,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因闻关将军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来医治。平曰:"莫非昔日医东吴周泰者乎?"佗曰:"然。"平大喜,即与众将同引华佗入帐见关公。时关公本是臂疼,恐慢军心,无可消遣,正与马良弈棋;闻有医者至,即召入。礼毕,赐坐。茶罢,佗请臂视之。公袒下衣袍,伸臂令佗看视。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佗曰:"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

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令设酒席相待。

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后人有诗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关公箭疮既愈,设席款谢华佗。佗曰:"君侯箭疮虽治,然须爱护。切勿怒气伤触。过百日后,平复如旧矣。"关公以金百两酬之。佗曰:"某闻君侯高义,特来医治,岂望报乎!"坚辞不受,留药一帖,以敷疮口,辞别而去。

以上是三国演义里七十五回的故事情节原文,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

刮骨疗伤原文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愈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以上是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 “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 这是小说描写;“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此为【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说明关羽伤的是左臂而不是右臂。

2 我的上一篇 “华佗死得冤不冤” 里讲过华佗是外科专家,发明了麻沸散。《三国志》载:华佗治病“当须刳(即开刀手术)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说明华佗做手术是要用麻药的,而用了麻药"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那还怎么 “适请诸将饮食相对,割炙引酒”。 情节不合。

3 “刮骨去毒”的故事发生在关云长进攻樊城的时候,时间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关云长也就是在那时中箭受伤。而早在11年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华佗因为曹操头风发作屡召不至,曹操“大怒”,拿回许昌处死。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字元化,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由此可知时间节点对不上号。

结论

由三国志关羽传可知:关羽受伤刮骨疗伤确有此事,而医者并非华佗,而是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时经过艺术加工把医者改成了当时名气很大的华佗以增加小说的分量。由此也能证明曹操杀华佗的其中一个传说不靠谱:即曹操杀华佗是因为华佗给关羽治疗箭伤。

元芳 你怎么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