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


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1)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杨 广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不知不觉,新年已经过去了,转眼元宵佳节已至。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灯节,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这个节日,属于身边的家人,爱人,最亲密的朋友,最知心的伙伴。

传统中国年,为了庆祝这一天的到来,男女老少都会出门逛庙会、赏灯花、猜灯谜......

“火树银花灯如昼,宝马雕车香满路”,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2)

人们用满街的灯火通明尽情狂欢,迎接新年的启程,也诚心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希望以后每一天,都如同这个夜晚一样光明幸福。

可是,随着时光的远去,一些元宵节的习俗渐渐地被人们遗忘。现在,当孩子问起的时候,你还能说出来几个呢?快一起来看看——

诗 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01

吃元宵

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3)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

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虽然两种做法和口感都感不同,但皆取团圆美满之寓意,象征全家人团圆幸福,年年欢聚。

上 元 夜

(唐)崔 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02

闹花灯

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4)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习俗活动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元宵节闹花灯之风盛行,一直延传于后世至今。

元宵节又称为“灯节”。到时官府和民间均悬挂各种形状、制作精美的彩灯,尤其是沿街民居和商铺所挂花灯更是争奇斗胜、流光溢彩,引来众多游人驻足观看。

元宵之夜所有花灯一起耀亮,火树银花照亮夜空。古代官府、民间还会集中燃放焰火,组织民间文艺表演。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观看花灯、烟花及各种民间文艺表演,整个城市万人空巷,使得元宵节庆典活动达到高峰。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03

耍龙灯

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5)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传统习俗中许多都与“灯”有关。

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就出现过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 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04

走百病

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6)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

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

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

元 宵

(明)唐 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05

猜灯谜

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7)

猜灯谜又称灯谜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回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06

舞狮子

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8)

舞狮子,又称“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引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

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观灯乐行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07

迎紫姑

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9)

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08

踩高跷

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10)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踩高跷的人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非常具有观赏性。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09

会情人

三首经典元宵节诗词赏析(都藏在这10首绝美诗词里)(11)

元宵节被称作中国的情人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

在封建礼教的传统社会中,年轻女孩是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的。但是在过元宵节时可以破例允许她们结伴出来观灯游玩,这就给未婚青年男女提供了相互接触相识的机会。未婚青年男女可以借着赏花灯的机会为自己物色中意的对象,甚至暗许终身。因此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历史的车轮中的,元宵节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历代诗人们看着这般热闹的光景,总是会提笔而书,记下这精彩而美丽的时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