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

潮来的时候,华谊兄弟追风逐浪、名利双收。

掌舵华谊的王中军和王中磊兄弟二人,颇有些挥金如土、睥睨群雄的姿势。

他们拿着功名利禄的处世哲学,笼络人心,筑起商业帝国。

谁也想不到,退潮的时候,“影视巨头”的华谊兄弟却被市场褫夺封号,沦为生意场上的败者。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1)

战略失误、影视寒冬、“摇钱树”冯小刚老矣……路过的蚂蚁都忍不住要感叹一句世态炎凉。

四面八方长鸣的警钟,扰乱了华谊兄弟的阵脚,让大家见证了一场“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奇观。

诚如巴菲特所言: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玉在石中,钗待时飞

从白手起家,到由盛转衰,再到死中求生,“求变”始终是王氏兄弟和华谊的话题。

80年代末,王中军乘着当年的风潮,去美国留学。

这已经是他第四次“撂挑子”了。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2)

头一回,他从部队退伍,做了出版社的摄影师。

第二回,他辞去了出版社的铁饭碗,跑去一家文化公司当广告部经理。

临出国之前,他又当起了个体户,做些书画设计类的小单子。

在异国他乡,他一面学习,一面打工。

在送了5年披萨外卖后,王中军带着攒下的10万美金,和一张纽约州立大学传媒学硕士毕业证书回了国。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3)

回来后,王中军当即开始谋划创业。

他把想法告诉了家中另外三个兄弟。

其中,最小的弟弟王中磊拿出了自己的10万积蓄,以表支持。

有了启动资金,王中军拍板买下了当时已是北京三大广告公司之一的华谊。

因为是兄弟一起创业,更改商标的时候就改叫了“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4)

创业初期,王中军把“学以致用”四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一,是照着在外国送外卖时学到的做法,印制一本叫《吃在北京》的画册,里面汇聚了大小餐馆的广告。

书页一角,可以撕下,当优惠券使用。

画册专向外企和高档公寓投递,有一定的受众。

在与餐厅互惠互利的情况下,生意越做越大,让兄弟俩赚足了100万。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5)

其二,是为银行的15000家营业点完成企业识别的标准化设计。

简而言之,是为其定制logo,从设计到安装都由华谊全权负责。

时至今日,这家银行仍旧沿用着华谊设计的这款商标。

经此一战,华谊兄弟在业内打响了名声,陆续又接到了更多来自电力、石油、银行等领域的大单。

这一赚,就赚足了一个亿。

王中军最初能抓住这个商机,是因为他观察到外国的麦当劳标识都是统一的。

而彼时国内在这一块还有空缺,王中军算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功名利禄的原始积累,此时已经达成。

接下来,兄弟二人开始拿着“名和利”的富贵经,轰轰烈烈大干一场。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6)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正是意气风发时,王中军的野心蠢蠢欲动,摩拳擦掌,等待做更大的事业。

1998年,王中军从老同事口中听闻影视行业赚钱,便一不做二不休,请来英达导演,投拍了电视剧《心理诊所》。

华谊兄弟用电视剧版权置换电视台的广告时长,再反哺于自己的广告客户,最终的投资回报率高达90%。

这一次经历点燃了王中军对影视行业的热情。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7)

他前后把期望寄托于三位导演身上。

一是姜文,二是陈凯歌,三是冯小刚。

最终,姜文的影片被毙,展映无望。

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票房扑街。

唯有冯小刚,让华谊兄弟看见了希望的曙光。

1998年,冯小刚导演的《没完没了》大卖。

华谊跟投了几百万元,却意外获得了几千万的回报。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8)

尝到了甜头的王中军,向冯小刚抛出了橄榄枝,把他从紫禁城影业挖了过来。

他们开出的条件是:400万年薪。

对于当时凭喜剧名噪一时,却拿着死工资的冯小刚来说,这诱惑实在太大。

冯小刚向来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名和利,是他这一生的孜孜以求。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9)

他加入华谊,自然是水到渠成。

2000年,华谊兄弟成立影视公司,暂且搁置了广告业务,迈向新天地。

作为重金挖来的金字招牌,冯小刚的表现没有让华谊失望。

《一声叹息》《大腕》《手机》。

几部电影,接连大卖。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10)

2004年,正在风头上时,冯小刚给了华谊当头一棒。

名和利,华谊兄弟能给,别人也能给得起,而且承诺的更多。

外边,有人开出了更高的价格要挖走冯小刚,此时的他去意已决。

起火的还有经纪业务。

2005年,由华谊创办之初,就坐镇艺人经纪业务的王京花,合约期满,跳槽橙天嘉禾。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11)

不仅如此,还带走了陈道明、胡军、刘嘉玲等一大批当家艺人,相当于挖走了华谊的半壁江山。

好在,王京花出走之际,冯小刚回来了,并送上了《天下无贼》。

经历这次人事大震荡之后,如何留住人才,留住明星,成了华谊必须思索的问题。

他们得出路径,给他们名和利,给得足够多,多到他们无法拒绝。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12)

让明星持股,从打工人到合伙人。

有利可图,又与公司发展深度捆绑,何愁再遇作鸟兽散的情景。

除冯小刚获得3%的股份外,张纪中、黄晓明、李冰冰、张涵予等人也得以低价购入股份。

这套富贵经,对上升期的华谊兄弟而言,确实是筑起大厦的有效砝码。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13)

让旗下艺人入股,华谊是业内第一个。

除此之外的新举措还有让资本介入。

早在2007年,华谊便引入了江南春、阿里巴巴等公司的资金。

在资本的助力下,华谊越战越勇。

2009年,华谊成为了国内首家上市的娱乐公司,股价暴增147.76%。

旗下持股的艺人也因此身价暴增。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14)

创业十数年,紧绷了半辈子的王中军也开始当起了富贵闲人。

家中遍布名画,古董。

一棵紫薇树,价值10万,座驾更是全球限量。

马术算不得王中军的爱好,但他可以为此豪掷3000万打造马会,里面的马匹动辄几十万美金。

上班,只上半天班。

一觉睡到11点,醒来听秘书汇报工作,下午三四点时,身影已出现在三里屯的酒吧外头,又或是逛马场、逛画展。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15)

殊不知,危机已悄然潜伏于四野。

危机迭起,败走麦城

盛极,“变”仍旧是华谊的主题。

但这一阶段做出的改变,与其说是良性发展,更像是基于王氏兄弟挥金如土的盲目扩张。

可腾挪的空间大了,他便急欲施展抱负。

早在上市当年,王中军就向高管提及过“去电影化”的念头。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16)

他认为,华谊兄弟未来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影视娱乐,实景娱乐以及互联网娱乐也应该大力发展。

本意是丰富产业结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但到2014年,华谊正式对外宣布“去电影化”时,局面却变成了“舍本逐末”。

影视娱乐上,金字招牌失灵了。

2012年,冯小刚的《1942》上映,成为他第一部没有给华谊创造营收的电影。

而同一时间,徐峥的《泰囧》则成为一匹“黑马”。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17)

对于华谊而言,一时的新人冒头不足为惧。

可怕的是,往后,新锐导演以及新兴影视公司冒头成了常态。

北京文化、光线传媒、博纳更是强有力的竞争者。

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华谊就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2014、2016年这两年,华谊影视板块的收入同比出现了大幅下降。

拉胯的还有新产业。

遍布全国的电影小镇、电影城,投资高,回报慢,甚至需要趴在传统的影视板块上吸血。

花费重金,几年时间方才建成,但来客寥寥。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18)

新产业难以创造营收的同时,影视娱乐板块的利润也连连下滑。

夹击之下,华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人才流失”的问题,也愈发棘手。因为“名和利”的砝码,失灵了。

影视娱乐板块不存在太多固定资产,艺人的去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生死。

股份捆绑这一招,到了这时已不再奏效。

2010年,就有黄晓明、周迅两员大将出走华谊。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19)

为了稳住人才,华谊仍是在“名和利”上做文章,连连祭出险招。

其一,本质上还是疏财笼人心。

2013年,豪掷2.52亿收购张国立的浙江常升。

2015年,溢价收购成立了仅仅一天的东阳浩瀚,李晨、陈赫、郑恺、杨颖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

靠着这招,华谊的商誉暴增,市值临近900亿。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20)

其二,是玩资本游戏。

收购东阳浩瀚的同年,华谊花5亿高价收购了冯小刚的东阳美拉。

除此之外,两者还签下了一份对赌协议他:

华谊为东阳美拉注入10亿资金,但东阳美拉必须在未来5年内,每年保持不低于1亿的税后净利润,并每年增长15%,否则需要补足差额。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21)

账面上看,华谊不赔。

但为业绩奔波,消耗的是创作自由与创作激情。

冯小刚老矣,几年间仅一部《芳华》算得上合格,其余作品反响平平。

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华谊的这块金字招牌失灵,原本便动力不足的影视娱乐板块岌岌可危。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22)

此前溢价收购埋下的隐患也开始显现。

收购明星公司虽让华谊兄弟一时间商誉暴增。

但到了后期,商誉减值不可避免,被并购的公司产出价值无几。

综合来看,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现金流吃紧的当头,更是引火烧身。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23)

2018年,影视行业寒气入局。

冯小刚筹拍《手机》续集,不仅引火烧身,更是成了压垮华谊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这一年开始,华谊净利润为负,连续四年未能止损。

到2021年,华谊已累计亏损63亿。

这一年,华谊不得已放下幻想,抛售手上实景娱乐项目的股权。

二王因未能及时履行义务,被强制执行,金额超3亿。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24)

时至今日,华谊仍未走出困局。名和利,已经救不了华谊兄弟了。

为了弥补亏损,王中军不得已卸下“艺术家”包袱,放下品位,放下质感,忍痛拍卖自己珍藏多年的画作。

华谊兄弟,也变成了难兄难弟,两人忙于质押股权,获取现金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为了缓解财务压力,裁员也被提上了日程。

华谊兄弟还能雄起么:挥金如土的华谊兄弟不再风光(25)

曾经一度被华谊忽略的影视娱乐板块,似乎成了救命稻草。

但如今四面楚歌,又谈何创造力?

华谊参与制作的《月球陨落》于年初上映,票房不到两个亿,既不叫好也不卖座。

刚过去的国庆档,不见华谊的踪迹。

潮水退去,华谊犹在“裸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