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整理的办法(拯救你的脑)

  • 收藏夹里的网页,居然失效了!

  • 明明收藏过,却怎么也翻不着!

  • 领导急用一份材料,你却找不到了!

  • 电话里在急着等回复,你的电脑却还在缓慢搜索!

怎么办?

怎么办?

简直急死人!

如果这是你的常态,那看这篇文章就对了!

感觉作者@苏苏 自己的这个开头比我写的好哈,所以小编就隐了...

电脑整理的办法(拯救你的脑)(1)

作为一个十分喜欢留存生活印记、成长印记,并且还“总管”学校电子资料的人,我有一份数以百G的电子资料,简直是太正常不过了!

对!是数以百G!

7月初在别墨迹组织了整理收纳小组后,我告诉自己不能再墨迹了,墨迹只会让资料的混乱程度愈演越烈;即便是我自己不再收藏电子资料,学校的电子资料也不会放过我的!

那么,怎么整理这么多电子资料呢?

网络上整理衣物、整理化妆品、整理房间等整理大法层出不穷,但关于如何整理电子资料的文章并不多。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探索着来。

丢,不是关键!

我读过《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及网上一些关于衣物、物品整理的文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心动是唯一的取舍标准”。也就是说,只要不能让你怦然心动的,都应该丢!

丢,是整理的最终奥义!

但,电子资料的奥义,不是这个。

丢,是必须,但不是关键!

以我为例,工作相关的电子资料,能不能不心动就丢?能不能过3-5年就丢?能不能删除过程资料,只保留最终结果?

答案是不能!

为什么?

第一,工作资料中有一部分是档案资料,你敢丢吗?丢了,领导就要给你点儿颜色看了!无论它让你心动与否,都必须保留。

第二,3-5年之前的档案资料留存的价值低,但有些重要材料也是需要保留的。

想想看,当学校\公司五十周年大庆时,其他人只能拿出近三五年的照片,你甩出几张老照片,别人将会用怎样惊羡的目光看着你?你的领导也会认为你对学校\公司有着不一般的热情,对你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过程资料对学校\公司的意义不大,多数可以删除。但对你来说,却有部分应当留存。

过程材料可以帮助你改进工作、提炼经验。这样当你在跟后辈新人“吹嘘”你的“想当年”时,也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可以用。

过程材料可以让你介绍经验时更真实可靠,更可借鉴。也许有人觉得自己一辈子不会有向别人介绍经验的机会。但,人生那么长,谁知道会发生啥?

我当初在区里做新闻写作经验介绍时,我留存的新闻原稿就派上了用场,听会的同行马上就明白了,什么样的表述是不恰当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过程资料可以让你在向领导作总结汇报时,更能言之有物。修改了8遍的文稿、调整了5次框架的文章,比你空口无凭的说,你辛苦的写稿,更有说服力。而且,如果是洽谈合同,你可以说,与XX公司沟通多少次、修改了几次合同,争取了哪些权益等等。

分类,才是关键!

丢,不是关键,那么什么才是电子材料整理的关键呢?

分类,才是关键!

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找一家符合心意的餐馆,可能是困难的、花费大量时间的。但你去一个陌生的超市购买一袋符合需要的食盐,却可能是简单的、短时间可以完成的。

为什么?

城市规划不会将同类商家放在一起。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找一家符合心意的餐馆,聪明点儿的办法是找朋友推荐、网上搜索,却可能依然不合你的口味;笨拙点儿的办法是一家一家尝试,这样花费的时间会耗费得无法统计。

而超市的规划却大多将同类商品放在一处。即便是在一个陌生的超市里,只要你找到或者询问到调料区,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你想要的那袋食盐。这就是分类带来的便捷!

所以在整理电子材料时,事先想好分类是最重要的。这样你整理好的材料才能轻易地找出来!至于如何给你的电子材料分类,需要根据你的个人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

基本的遵循原则是按项目、类别做大分类,按项目过程或者事件线索做小分类。

大多数人的电子材料都包含三大类,应用软件、工作文档、个人文档。如果仅以这三个分类作电子材料分类,里面的子分类的层次就会过多。每次找材料都跟俄罗斯套娃一样,打开一层又一层,增加了查找的困难,对我这等懒人实在是不太适用。

所以即便是大分类,也需要相对精细化。如,工作文档可以分为001-工作文档-产品介绍;001-工作文档-客户资料...等等。这样大分类下面的子文件夹的层次就会比较少。

子文件夹的层次建议控制在三层以内,最多不超过四层,不然,对查找的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下图是我的电子材料大分类图,供大家借鉴。里面细小的分类,我就不做展示了。

电脑整理的办法(拯救你的脑)(2)

填充,增加成就感!

分类文件夹建立了之后,需要保证每个文件夹是空白的。从0开始的整理会让你再一次有积累资料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而且,在依次填充这些文件夹的过程中,你也会发现自己资料累积的空白区。

比如一次培训的资料:通知、培训内容、签到表、过程照片或者视频、相关报道或总结,是不是都保留了?有没有资料重复存储了?

整理电子材料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资料查缺补漏、整理合并的过程。

因此在整理过程中,将没有整理过的材料与整理过的文件夹分开放也是不错的一种习惯。这样你就可以清晰的知道自己已经整理了多少材料,也避免文件名被改来改去,改晕了的情况。

命名,很重要!

合适的文件命名可以让我们在文件夹中第一时间找到他们,也使文件检索变得十分简单。

“-”、”[]”等符号,及001-100、A-Z的英文字母等,都能让你的文件名更易于分辨。

你可以把他们随机组合,让你的文件夹清晰明了。并尽可能用序号或英文字母将文件夹进行系统排序,这样能按照你的使用习惯,让经常使用的文件夹排在前列。

电脑整理的办法(拯救你的脑)(3)

具体的文件命名也十分重要,好的命名能让你在打开文件夹之后,第一时间发现它!

时间 关键词 文名 作者,是非常好的搭配。可以让你很容易了解文件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20160721-文档整理-拯救你的“脑”-苏苏。

电子材料也要断舍离!

电子材料不占用实际空间,是我们容易忽视的整理内容。大家往往会觉得,这文章也不错,那文件也不错,一股脑儿都存在电脑或各种收藏夹里,每次查找都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甚至因为材料太多,压根提不起精神去翻看,白白攒了一堆资料。

电子材料也要断舍离!

就算不占现实空间,虚拟空间也是很宝贵的好嘛!

而且电子材料过多,就算分类再明晰,也会查找困难。因此删除、整合电子材料也是非常必要的!

类似的,要最全的!

更新的,要最新的!

雷同的,要整合的!

未加工的,要加工后的!

没用的,彻底删除!

……

综上,让我们的电脑轻盈起来,让查找资料轻松起来!拯救你的“脑”,还你百G空间!

相关文章推荐:

如何整理微信收藏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