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观音和东海观音有什么区别(六观音和七观音有什么区别吗)

在佛教中素有“六道轮回”的说法,说的是:一切有生命的“众生”,包括人在内,统统被安置在六种不同的情况下,这六种情况叫“六道”,也叫“六趣”,由低到高排列为: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阿修罗道、天道、人道。

据说,观音为化度六道众生,要为他们破“三障”,即:烦恼障,由贪、瞋、痴等心理产生的烦恼;业障,由本身身(行为)、口(言谈)、意(思想)造成的不善的思想与行为;报障,即落入地狱、饿鬼、畜生等道的恶报。

观音度六道众生破三障,要随缘应化,以各种化身出现。化身共六种,称为“六观音”。天台宗与密宗定名不同,大致是依作用或按形象而定。

此外,还有用“不空消索观音”来取代“准胝(准提)观音”的。有的就索性只加而不取代,合成“七观音”。圣观音是观音的总体代表,其形象可视为观音的标准像,故又称“正观音”。

这尊标准像戴天冠,天冠中有阿弥陀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右手持半开莲花一枝,左手结大悲施无畏印。

千手千眼观音。在寺院中亦常见。其典型塑法、画法有二,一种是实有千手,法身8手最大,其中2手合掌;报身40手细小些,其中2手合掌。其余44手持各种法器,手中各有1眼。化身952手,手中各有1眼,分5层或10层如孔雀开屏般后插。此种像常成为精美艺术品。

另一种是简化了的造型,一般寺院中均取该式,两眼两手之下,左右各具20手,手中各有1眼,共40手40眼。又各配上“二十五有”,而成千手千眼。

“二十五有”指三界中25种有情存在环境,即欲界十四有: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四禅天和初禅天中分出的大梵天,四禅中分出的净居天与无想天;无色界四有:四空处。这些都越说越玄,一般不必详究。

马头观音。顾名思义,头是马头,坐莲花座的观音标准像则另成一小像安坐于马头之上,但实际上近代常为一愤怒粗野的中年男子面庞,恐是因为汉族太敬爱观音,不忍见他化成动物身之故。

此尊身是菩萨身,一般右手捻莲花,左手持武器(常为长柄大斧),或坐或立。此像形貌愤怒威猛,象征摧伏妖魔时之状,又称“马头明王”。

十一面观音。有11个颜面,象征菩萨修完“十地”,最后功行圆满,到达第十一地,即佛地。

描述这尊观音的佛经有三种,因说法不一,故各寺所见形象略有不同。一般中间前三面作菩萨善面慈悲相,左厢三面作瞋怒相,右厢三面似菩萨面而作白牙上出相,中间后一面作暴怒大笑相,顶上一面作佛面。各戴宝冠,宝冠中有阿弥陀佛像,有二臂四臂两种造型。

二臂者常为左手执莲花,右手作施无畏印臂挂数珠一串。四臂者常为右一手把念珠,右二手作施无畏印,左一手持莲花,左二手持净瓶。

不空索观音有三种造型:十面十臂、三面四臂、三头六臂。一般寺院所见多为三头六臂之像,三面各具三眼。中为慈悲相,左为愤怒相(常鬓发耸立),右为白牙上出相。

此尊六只手除手作大悲施无畏印外,五只手持菊索、莲花、戰、钺或斧、如意宝杖。

准胝观音。准服音译常作“准提”,意为“心性洁净”。准胝观音常为女性形象,有三目十八臂。三只眼分别代表救惑、业、苦的三慈眼。

如意轮观音。常为六臂金身像,右第一手支颐,是为“思惟相”。左第手按在一座山形物上。另外四只手分持如意宝珠、轮宝,念珠、莲花。如意宝珠、轮宝为“如意轮”法号之源。以上“六观音”、“七观音”像在近现代寺院中常见。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55-155221的大威德金刚唐卡:

南海观音和东海观音有什么区别(六观音和七观音有什么区别吗)(1)

南海观音和东海观音有什么区别(六观音和七观音有什么区别吗)(2)

南海观音和东海观音有什么区别(六观音和七观音有什么区别吗)(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