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诗句描写庐山瀑布(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李白的诗句描写庐山瀑布(李白的望庐山瀑布)(1)

图片

“诗仙”李白,一生创作了许许多多诗词佳作。《静夜思》、《将进酒》、《行路难》、《月下独酌》、《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已经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名作。时至今日,李白的作品仍然广为流传、魅力不减。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游览庐山之后,有感而发完成的一首诗作。虽隔千百年,我们仍能从诗句中领会作者的所思所感。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站在庐山瀑布之前,远眺庐山美景。在太阳照耀之下,香炉升起了袅袅白烟。借着日光一看,白雾已经变成了紫色。远远看去,瀑布如同巨大的珠帘垂挂山前,仿佛几千尺的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间?

瀑布之气势磅礴、气象万千,在《望庐山瀑布》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日光万丈、紫烟缭绕、飞流直下、水势浩大,让人对庐山美景心生向往、赞叹不已。瀑布如同银河从九天跌落的场景刻画,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李白想象之丰富、思绪之灵动、视野之悠远。只有具备诗人之心,才能写出如此诗人之景。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由此可见,他对于谪仙人李白的推崇与挂前川瀑布的喜爱。站在瀑布面前,人是渺小的、苍白的、软弱的。瀑布是直立的、纯净的、阔大的。这种强烈的对比,怎能不让人对大自然心生敬畏之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李白游览庐山创作《望庐山瀑布》之后,李白威名远扬、庐山声名大振。后来再到庐山的游人,很难不想起《望庐山瀑布这首诗》,黄发垂髫之人都能对此诗津津乐道。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山是雄伟、坚韧、挺拔的,水是柔软、平顺、妩媚。在不同人心中,对于山水也有着不同的感悟。正所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与水,正是两种力量的交汇、冲击、融合。所谓刚柔相济、高下相形、音声相和、强弱相协,便是这样的道理,万事万物无不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正面与反面的存在共同推动了世界的进步。

时光飞逝,人赤条条来到世间,最终也将孤零零离开世界。除了关于这个世界的印象,我们并不能带走什么。想来在唐朝时,诗人们游山玩水、吟诗作赋,是多么的志满意得、欢欣雀跃。那时的山水,相必是十分原始且古朴的,未经过多人力开发的名山大川,以天然辽远的面貌示人。隐居山中,也成为了许多侠客逸士的追求。

不管你爬还是不爬,山就在那里。不管你观还是不观,水就在那里。借欧阳修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欲之酒也。”游览山川盛景所能得到的快乐,是无与伦比、难以尽述的。而那些崇尚田园自然之乐的人,一定能够回归宁静、快然自足。

人之一生,如同爬山过关,一路行来坎坷异常、苦乐相随。只有拥有明确的目标、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十足的耐力、不屈的韧劲,才能越过激流、登上高峰,看到五彩斑斓、月朗风清的景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