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河环境治理(幸福河昔日排污渠)

幸福河环境治理(幸福河昔日排污渠)(1)

改造后的幸福河水清河畅 记者 王旭东 摄

幸福河原名叫幸福渠,全长9.06公里。从上世纪50年代起,幸福河作为西安市五大排水系统之一,一直是西安城北一条重要的排洪河道和排污渠道,承担着徐家湾、未央湖、北客站地区等35平方公里的城市雨洪排放任务。2005年,幸福河整治总体规划出炉,中游段2.097公里因周围厂矿多、居民多、动迁难度大等众多问题一直未开工建设,致使该段河道污水直排、严重淤积、水流不畅、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河道水环境恶劣。这些景象,成为城北市民对昔日幸福河的集体记忆。

去年3月,我市启动幸福河综合治理及生态景观提升工程,该工程是西安市河长制启动以来,在19条市级重要河流里首个开工建设的工程治理项目,今年,伴随着工程的全部完工,幸福河彻底告别了黑臭,沿线也建成了一座占地400多亩的生态公园,真正成为百姓受益、名副其实的“幸福河”。

污水排入 幸福河成“臭水河”

在城北市民的记忆中,幸福河多年来一直是条人见人怨的臭水沟。

过去,由于西安地势南高北低,城市污水、雨洪等,都是通过幸福河等几条河流直排渭河。幸福河全长9.06公里,其中:下游段4.08公里明渠、上游段1.97公里箱涵分别于2008年年底和2010年8月建成并通水运行。中游段919米箱涵在建设秦汉大道时已一并建设。剩余2.097公里因拆迁等问题,其治理工程搁置7年之久。存在未治理段防洪标准低,河道淤积、污水直排、垃圾乱倒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沿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引入生态水 彻底告别黑臭

去年3月,我市启动幸福河综合治理及生态景观提升工程,总投资3.3亿元。用一条河道景观长廊,将整条河道景观串成一个整体。同时,通过区域截污、清水引流、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建成一个有功能湿地、有绿化景观、有亲水平台、有休闲广场的占地400多亩的生态公园。

一期工程和市政区域截污工程于去年11月20日按期完工,解决了1958年以来城北草滩区域污水直排问题,跑出了“幸福河速度”。为实现对幸福河稳定高效持续供应清水,我市制定了幸福河应急补给再生水工程实施方案,从手续办理到工程建设并顺利通水,仅用了20天时间,保证了幸福河引入的生态水水质合格,使幸福河彻底告别黑臭,真正成为百姓受益、名副其实的“幸福河”。

打造亲水平台 建成生态公园

为尽早贯通上下游河道,作为整个工程的最大亮点之一——幸福河生态公园,也于2018年9月完工。幸福河生态公园是西安市实施河长制后启动的一项重大工程,它的全面建成,有效改善了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打造了一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示范区。

幸福河生态公园位于秦汉大道以北,西铜公路西侧,紧邻柳林村旁,面积约490亩,建成生态河道1.403公里,排水箱涵0.694公里,并通过3.245公里管道引漕运河生态水、水务集团再生水入园。

已经完工的幸福河生态公园,卧波桥和飞虹桥端然而立,两桥一拱如虹,一平卧波,水色潋滟。园区道路三条,分别为景福路(环湖园路)、览福路(观光车道)、逸福路(自行车道),天赐福缘,呼应公园核心价值之 “幸福”。景观广场10座,取名幸福广场、观澜广场、草滩广场、柳林广场、兴隆广场、景佳广场、古渡广场、渭津广场、爱莲广场、芝兰广场,以突出公园主题,体现景观碧水,铭记历史经典,纪念家乡故园,尤其是百米长廊、园中园,建有景观喷泉、城市家具、十二生肖、幸福人家雕塑,讲述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水车景石,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流连忘返。

记者 朱雪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