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男人的内心独白(锁定你要找的男人)

在寻找伴侣的时候,或许能很幸运地一次就选中了符合自己择偶标准的人,但在相处过程中,也总有人会避免不了陷入爱情的盲区,导致感情无疾而终。

眼看别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就会焦虑迷茫:为何我不比她差,还是找不到真爱?

成年人,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不同的选择,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

从我们会走路的时候开始,其实就已经潜意识地选择了我们所要走的路。

爱情同样也有选择,选择错了,就会与幸福擦肩而过;选择对了,爱情才能开花结果。

所以,在择偶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件事:

找男人的内心独白(锁定你要找的男人)(1)

01

特质

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决定了关系可以抵达的距离和高度。

而能拥有怎样的关系,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其实是有标准可依的。

1)情绪稳定。

如果一个男人脾气特别差、情绪波动特别大,不断地跟随着情绪做事,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关系当中就会特别没有安全感。

因为对方喜怒无常,我们也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这是很可怕的。

注意,我说的情绪稳定,不是说一个人没有情绪、像个木头一样,而是说一个人不会随着自己的情绪和兴致去做一些事情。

2)冲突调解的能力。

不是说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也不是说所有的冲突最后都能化解;而是解决能解决的问题,但可以搁置、协调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冲突化解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生活当中每一天都会有磕磕绊绊。

两个人在一起不可能天衣无缝,最重要的在于双方怎么化解、怎么搁置、怎么协调。

3)三观一致。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她男友是个吃苦耐劳踏实的人,但她觉得俩人谈话内容限定在吃饭、玩之类上,没有心动的感觉。

因为男友的人生观是想踏踏实实找个女人,一起生个孩子就完事了,但她有对于关系、对于浪漫、对于爱的需要。

这两种人生观之间有不可弥补的鸿沟,即便在一起以后也会出现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

因为日后也会抱怨:“过年过节一个礼物也没有,你就从来没有在乎过我的感受,我在你心目当中就是一个不怎么样的人了?”

从这一层面上看,大家一定得去选择三观吻合的,因为三观是两个人关系的土壤。

找男人的内心独白(锁定你要找的男人)(2)

02

需求

很多人在遇到看上去对的人时,会在恋爱中不由自主地渴望完整。

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会面临着一种困境:对方总有一部分让自己迷恋,而另一部分让自己抓狂。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她在离婚后相亲过很多,但没遇到合适的,最重要的可能是她自己的防御心比较强。

她学过九型人格,觉得自己属于焦虑疑惑型人格,和对方见过两三次后,就会发现这个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在众多男生中,没有一个让她心动过,除了她的初恋,他是一个比较温暖的人,会在她比较迷茫或者是比较焦虑的时候给她一些温暖和支持。

俩人选择分开,是因为他当时买不起房,而她那个时候又不知道怎么样处理经济问题。

从女主的状态来看,女主还是在做无效努力。相亲这么多次没有遇到一个让自己心动的,一定是出现了方向性问题。

现在很多女生感觉找的男生实在太不堪,想到要和一个如此糟糕的男生在一起过一生,就会想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待着算了。

但一个人一辈子即便不说爱,也不说喜欢,但至少得有一次心动。

对于女主的初恋,我想用一句话概括:“一见暖男误终生”。

为什么女主之后无法心动?因为女主的情绪阈值被初恋抬高了。

但组队就是一个自己有多少积分再去兑换别人积分的过程。

好比拿100块去超市买东西,想要买一块牛肉,就不够钱再买两块猪肉,只能再搭配两个素菜回家;想要买猪肉,就不够钱再买牛肉,两者只能买一样。

所以,在经济能力和温暖之间要懂得分拆。

什么叫分拆?

就是把自己的需求分拆,不让一个男生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比如被理解、被支持的需求可以在我们网络课的场域里被满足,花点钱就可以买到理解和支持。

如果不想花钱,也可以找个同学、闺蜜。

我们现在的人生已经到了一个需求分类的阶段,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需求进行分类,然后找到对应的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自己也要有能力让对方愿意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找男人的内心独白(锁定你要找的男人)(3)

03

俭欲

时常听人说,现代人的不幸福是因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但有时候太贪心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往往也会导致不幸福。

因为爱情源于知足,累起于贪心。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过,她被两个男生同时追求。A是她大学学长,91年,现在在一线城市创业,起步阶段,但较顺利。

A是个很有责任心、很自律、有自己想法的一个人,满眼都是她。

那时的她因为种种原因不想谈恋爱,A对她说“我喜欢你就好了,要是你遇见喜欢的了,你可以和别人在一起”,她就同意了。

工作后,她回了家乡,而A目前在一线城市,俩人一直处于异地。

B是工作后认识的,92年,和她同城稳定单位上班。B家庭感重,重感情,但喜欢抽烟、熬夜,坏毛病不少。

由于和A长期异地,而且他经济条件和家庭条件很一般,一线城市买房无望,所以她也没有和A走下去的念头。

相较于A,B的经济实力好很多,资产大概千万左右,但她很介意对方谈过很多恋爱。

有一次,她在手机上发现B和别的女孩的床上视频,她当时都惊呆了。

虽然现在改了很多,但她觉得骨子里东西变不了。

B由于工作外派一年,她和A也一直保持联系,A的工作状态越来越好,觉得她不应该局限于三线城市。

这让她很纠结,觉得和A或者B都能过,只是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和A兴趣爱好多些,能提供情绪价值;B能在经济上提供安全感,且父母素质高,对她不错。

一个人的三维发展脉络和轨迹归纳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合”,在从无到有的过程,所谓修心的重点主要在于俭欲,修掉贪心。

而“什么都想要”,“找个比自己更好的人”,这些都是贪心的表现。

因为以女主的能力其实无法维系A与B兼得的现状,迟早要么A发现B,要么B发现A;如果和B的关系搞砸了,选择回到A那里,她最后肯定不甘心。

我们可以展现一种图景性的预测,很多大龄单身女青年就是这么酿成的:自身能力只够得上其中一个,但又什么都想要,最后一个也没够着。

所以,在择偶时要注意修贪心、取舍。

这件事挺难的,包括我自己也这样认为。

因为修心需要面对自己的心魔、面对自己的七情六欲,但心魔本身就是我们「小我」的构成部分。

因为不可能把自己杀掉,所以,只能降服自己;就像我们不可能拎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我们只能训练自己跳得更高,这确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关于俭欲,有个过程,是从无知——知道——做到。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进行基本的觉察,比如写情绪日记、内观冥想等,先做到知道。

而不是像上述女主这般,连自己的贪心、心魔都不知道。

我们觉察到自己现在有贪心、有心魔,哪怕还没降服,也可以开始跟它较劲。因为觉察,就是改变的开始。

择偶是一个双向选择、各花入各眼的过程,也是取舍的过程。在选择自己最想要的部分时,就要忽略掉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地方。

要知道,所有适合的人都是磨合出来的,懂得选择,才能让爱情发生。

本文的插画,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