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时间的划分(古人对一年是怎么划定的)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三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古人时间的划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古人时间的划分(古人对一年是怎么划定的)

古人时间的划分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三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行有分紀,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積氣余而盈閏矣。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余於終,而天度畢矣。”——《黃帝內經•六節藏象論》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我们先看原文∶“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这段原文确实有很多地方需要详细讲解,我先带大家捋一遍。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这好理解,那就是天地日月阴阳的运行之道。“行有分纪,周有道理”,行有分纪指的是日月之行,日月之行是按照天体中所划分的方位度数来进行运行的。周有道理,周指的是环周,周而复始的意思。道指的是轨道,理指的是轨道的规律,讲的就是日月环周一周有一定的轨道。“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日行一度也就是太阳行一度,这时候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月亮就行十三度,然后多出一个零头,奇就是有余的意思。“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也就是大月小月合在一起正好是三百六十五天,成一岁就是一年。为什么叫积气余而盈闰呢?

我们看一下解释,阴历的月份用朔日和望日来计算,每个月平均是二十九点五日,有的是三十日,有的是二十八日,有的是二十九日。节气以地球绕日十五度来计算,十五度是一个节,十五乘以二十四正好是三百六十,一年正好是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平均就是十五天,每个月相当于两个节气,所以月份常常不足,节气常常有余,你会发现咱们如果用阳历记节气记的比较准一些。要是用阴历来记的话,节气经常就偏差非常大。节气大多数都是用阳历来记,但是每年也有细微的差别。(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阳历我们知道是按照太阳历来算,非常精确,阴历就按照月亮的规律来计算,就会有闰月的问题,所以每个月余一日,如果按照节气来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以十二,一个月就是三十日还要多一点,正常的来讲,按照节气来算,节气应该是大概十五日左右,但是也要多一点。所以每个月余上一日还要多一些,累计三年就是余一个月还要多一些,一个月余一日,一年就是十二日多,累积三年正好是三十六日左右,三十六日比一个月要多,如果是三年来算,必有一个月是闰月。十九年有七个闰月,十九年的时间正好闰七个月。七个闰月之后节气与月份又复归一致。

我们知道节气的计算时间是严格按照太阳来算的,就是太阳行一度,也就是太阳绕日十五度来计算,太阳是非常准的。就是我们计算时间的相对空间位置的话,以太阳作为参照物,太阳非常准。太阳准的话时间就算的非常准,所以节气就按照太阳历来算。我们看二十四节气跟西方的十二星座是非常吻合的。我们看到十二星座的出生年月日,几月几日到几月几日是什么巨蟹座、金牛座、水瓶座、天蝎座等等,那个时间节点正好跟二十四节气是非常一致的,这都是按照太阳历来算,太阳历就非常准,就是我们所说的阳历。如果按照月亮来算,每个月正好是二十九点五天。按照太阳历来算,它比三十还要多一些。多出来的这些,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积气余而盈闰矣”,就是气多的话就再闰一个月,这就是我们看到农历定期就会闰月,比如有的年份是闰五月,有年份是闰六月,你会发现有的小朋友,比如出生日期是闰六月几号出生,那么他再过十九年,再一个闰六月的时候才能再过一次农历的生日。一般阴历的生日和阳历生日重合是十九年完全重合一次,也就是出生那一年重合一次,十九岁重合一次,三十八岁再重合,再往后就是五十七岁再重合,以此类推,这就是刚才讲的意思。

再往后看“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立就是确立的意思,端指的是岁首,就是开端的时间,岁首指的是什么?很多人说岁首是不是立春呢?其实不是,我们以前讲过冬至一阳生,岁首就是冬至那一天,阴气到了极点,阳气开始生发,那个点就是冬至。冬至就是真正的一年的开始,阳气的开始,所以岁首指的是冬至节。立端是确定岁首的时间。表正于中是什么意思呢?表指的是圭表,是古代天文的一种仪器,正是指的校正,也就是确实、确证的意思。表正于中指的是圭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变化,计算日月的运行,来校正时令节气。说白了就是把时令节气和时间月份校准好。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天度指的是三百六十五天就完全运行一周,运行一周的话,古人认为这就结束了,叫天度毕。第二年又重新开始循环,一年一循环,六十年又一循环,所以说一甲子,二甲子。五运六气很有意思,五运六气有一个大司天的说法,就是六十年一个循环周期,按照每一年它又是一年一个循环,大司天是六十年循环。六十年一循环有的时间段,比如一九八四年到二零二四年,这六十年恰恰就是厥阴风木司天。这就是《黄帝内经》,还有古人的纪年纪岁的方法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三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