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孩子求学路(孩子求学路上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

文:三昧

前几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偶然看到一则新闻,很震撼,很意外。

一个普通的孩子求学路(孩子求学路上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1)

芜湖脑瘫少年2020年高考,考出623分的好成绩,超出理科一本线108分!

网友们感动不已,纷纷给这位逆风飞翔的19岁少年点赞:

一个普通的孩子求学路(孩子求学路上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2)

一个普通的孩子求学路(孩子求学路上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3)

一个普通的孩子求学路(孩子求学路上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4)

一个普通的孩子求学路(孩子求学路上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5)

一、逆风飞翔的人生,同样能绽放精彩

从记事的那天起,姚俊鹏就知道自己是个特殊的孩子。

他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自由奔跑,他经常会摔跤。

面对残酷无情的命运,姚俊鹏默默的选择了独立自强。

每天中午,当别人休息的时候,操场上就有一个瘦小的身影,那是姚俊鹏在“跑步”训练肌体的灵活性。

他走路不稳,有时也有被同学不小心碰倒的时候,虽然很疼,但他从来不责怪别人。

姚俊鹏是电脑方面的“小专家”,谁有什么不懂的请教他,他都会耐心的帮忙。

尽管在电脑上每输进一个字都很困难,但班级博客都由他设计。

他的自信乐观,感染着周围每一个同学和老师,同学们称他可能成为下一任中国版“霍金”。

由于脑瘫导致的痉挛性抽筋,他的双手不太灵活,导致写起字来特别费劲。

上学之前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足足练习了一年,终于能准确的写出自己的名字。

写不完作文,成了姚俊鹏读中学以来,最难解决的问题。

今年高考,学校和父母为他申请了高考延时,而这次是姚俊鹏唯一一次写完作文的考试。

姚俊鹏没有让他父母失望,以高考总分623分这样瞩目的成绩回报父母,也给了自己满意的交代。

难以想象,这样的身体到底付出了多少泪水与汗水,才能在这犹如千军万马的高考大军洪流中脱颖而出。

姚俊鹏表示想报考上海或南京等地的知名大学,这样父母可以在家跟学校来回距离之间近点,减少父母在路上的奔波劳累,尽自己的一份心意。

一个普通的孩子求学路(孩子求学路上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6)

相比之下,许多身体正常的孩子,高考就考那么低的分,然后抱怨生命的不公平的时候,那只能说,不是命运不公平,而是你的努力真的不够。

马云说:

“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有时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一生去奋斗,去创造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残疾。

高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向高考低头。

需要逆风飞翔的时候,就绝不能随风而去。

二、没有谁生一下来就很优秀,开挂的人生都是逼出来的

2018年6月23日深夜,上海许多高中学生的家长群都因为一张图片上的信息炸开了。

一个普通的孩子求学路(孩子求学路上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7)

上海一盲童高考斩获623分,距最高分626分仅差3分。

视力全盲的王蕴取得如此出色成绩本已令人大吃一惊。

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从小绰号“淡定哥”的王蕴居然“淡定”到听了喜讯毫不在意。

他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大学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只是深造的敲门砖而已。”

新闻一出,家长群里再次炸了:

笨笨妈:这个“别人家的孩子”,非同一般!话说这个“别人家”,肯定也特别不容易啊!

Liuliuqiu:每一个阳光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阳光的家长!至少一个!

翱翔:看到这么淡定的一家,我倒不淡定地哭了!

木琴:父母淡定,孩子才不焦虑!

其实,孩子的淡定,都是来自于态度更为淡定的父母。

王蕴因早产后吸氧过多损伤视网膜,视力逐渐下降,4岁完全失明,在东华大学教师的父母从来不把他当做特殊孩子对待。

父母也从不因为觉得孩子特殊而包办代替,而是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个普通的孩子求学路(孩子求学路上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8)

3岁上幼儿园后,王蕴就开始自己吃饭、穿衣,洗袜子和短裤。

8岁开始,王蕴开始学习游泳,后来,又在爸爸的铃铛声音提示下,学会了骑自行车。

小学六年级开始,他主动提出独立上下学,拿着盲杖,独自往返于位于松江区的家和长宁区的盲校之间。

小学考出了竹笛10级,钢琴也达到8级,参加过松江区、长宁区和盲校的残疾人乐团。

2016年,在爸爸的陪伴下,他挑战了“半马”,今年还打算报名“全马”……

他从小接触的都是盲文,父母并不能带他四处补课刷题,主要靠校内学习,课外则更多注重的是性格的培养。

无论是绰号“淡定哥”的王蕴还是父母,他们从不考虑排名,从不问分数,只想着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进步一点。

一个普通的孩子求学路(孩子求学路上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9)

高考结束以后,王蕴一度担心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母亲安慰儿子:没关系,实在没大学上,可以在家上学。

高考结束后,王蕴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规划,正常自学英语、历史。

他还想重拾因高考暂时搁置的钢琴和竹笛乐器,还加强了每天几公里的跑步训练,准备下半年参加马拉松。

王蕴母亲说: “缺陷人人都有,只不过在我的孩子身上放大而已,天赋也人人都有,只不过因为缺陷的存在也放大了而已!”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谁的人生不是逼出来的,高考就是一场炼狱,只有经过千辛万苦,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三、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淳朴的大学梦奔涌着动人的浪花,无数学子向往着象牙塔的那一片净土。

“高考改变命运”,40年来这句话一直不断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考生们勇往直前。

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更具悲剧性的是,马云考过三次大学,两次落榜。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铁卢,尽管他的英语在同龄人中出奇的好,但他的数学实在太差,只得了1分。

马云坦诚地对老师说:“我实在是笨得很,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

第三次高考前,一直失望于马云数学成绩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

“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马云不服气,愣是把每种题型都背了一遍,结果那次数学考了79分。

马云也是一个艰难的创业者,他至少两次求职因外貌被拒,创业四次失败,但他从不认输,才缔造了今天的商业帝国。

马云在写给高考落榜生的信中,这样安慰落榜生:

“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考试只是一次小考验,只能反映一些问题,不能决定什么。人有失足,马有失蹄,不必太在意的。”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为了能走出农村,也参加过三次高考。

时至今日,他时常想起举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背单词的美好时光。

一个普通的孩子求学路(孩子求学路上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10)

1980年的高考开始了,英语考试的时间是两个小时,俞敏洪仅仅用40分钟就交了试卷。

俞敏洪的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个耳光,说:“今年就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被你自己给毁了。”

经过了一个月漫长的等待,俞敏洪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的英语成绩是95分。

三次高考的经历,俞敏洪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让他总结出一个人生信条。

如果一件事,你努力了,但没有成功,人生不会因此变得更糟糕;如果有成功的可能,就一定要努力争取。

1978年,当了三年农民,又干了七年搬运工的张艺谋揣着一包煮熟的鸡蛋去参加了高考。

当年高考张艺谋非常努力,他坚信“考上北电就可以改变我的命运!”

张艺谋深有感触的说:“如果没有高考,还在做搬运工,我还在捡破烂。”

2019年6月,华师一名师写给高考生的一封信火遍校园:

高一,我们激情澎湃,考北大浙大,内心洋溢着幸福的憧憬。

高二转瞬来到,开始不轻易谈梦想,开始少年老成,三缄其口。

高三来临,离实现梦想的路更近了,却越是不敢去想这些梦想。

可是,我想告诉大家,只有内心拥有梦想,才能拥有奋斗的力量,才能看到希望。

高考对每个中国学子来说都是一道绕不开的坎,甚至是一场躲不过的“炼狱”。

有人说,高考的炼狱三层,梦想就在前方:

高一,困厄中积攒腾飞的力量。

高二,在人生转折处悄然蜕变。

高三,宠辱不惊上战场。

富兰克林说过:“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

鲁迅也曾经说过: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相信每一个经历过或正在经历高考的人,回过头来平静地看待这一切,感觉就像经过了凤凰涅槃一般。

一个人能够经受得了高考的苦,今后什么样的苦都会不在话下,正所谓: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