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查验员的日常(客运机车质检员王江)

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 实习生 刘星宇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10月10日,成都站暂时关站改造前的最后一天,不少人专程赶去打卡留念。

距离站台1.2公里外的客机所整备车间,承担着成都站客运机车的整备作业。随着成都站的关站改造,相较于往日的繁忙,显得更加冷清起来。

从2002年客机所整备组成立以来,王江就在此工作,20年来,他记不清经手了多少台机车,查出了多少隐患问题,保证了多少趟列车准点出库安全运行。他对这些客运机车进行“特别关注”,避免机车“带病”出库。

机动车查验员的日常(客运机车质检员王江)(1)

成都整备车间质检工长王江

专门给“火车头”找茬

10月10日22点50分,成都至东莞东T126次列车从站台缓缓驶出,消失在夜色中。这是成都站改造前最后一列始发的列车,之后,运行了70年的成都站将正式停运,进行改造升级。

当天,许多人专程去拍照留念。离成都站站台1.2公里外的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机务段成都整备车间,56岁的质检工长王江站在整备场,心情有些恍惚。

此前,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机务段成都整备车间是承担铁路运输任务的重点部门,负责宝成铁路、成渝铁路、达成铁路、成昆铁路4条干线,以及成都枢纽地区的调机机车24小时整备作业。国庆调图后,成都客机所客运量降至历史最低,随着成都站关站改造,整备车间将会更加冷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列车安全运行的背后,离不开机车王江这样的质检员日复一日“找茬”。作为机车整备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王江深知肩上责任重大。

以前这里机车不间断驶来,整备场内大家爬上爬下,忙前忙后,忙习惯了,现在的整备场安静得让人有些不适应。“曾经一天最多会有七十多对车头来到车间检修,而如今每天只有二十多对。”王江感叹。

机动车查验员的日常(客运机车质检员王江)(2)

成都整备车间质检工长王江

“质检工作是良心活”

王江的妈妈也是一名铁路职工,作为一名“铁二代”,他从小就梦想着当一名火车司机。

1986年,王江退伍后进入铁路行业,参与内燃机车检修工作。每天与内燃机打交道,人在机车上爬上爬下,钻进钻出,经常都是一身油污,工作又脏又累,让刚进职场的王江十分不适应。

“当时很想甩手不干了。”调整心态后,经过一番苦干和沉淀,能更加精准找到机车问题所在,他逐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

20年间,他从普通工人成长为工长,从“趟检组”到“质检组”,在整备车间的各个部门连轴轮岗,让王江在机车检修上积累了深厚经验。

普速客运机车驶入到站停靠后,机车头会开到整备场,接受“把脉问诊”。趟检组负责分级准备工作,王江所在的质检组负责机车生产质量卡控、整修以及技术改造升级。可以说,质检组是客机整备中的最后一个关卡,机车安全行驶的“把关人”。

王江介绍:“质检工作需要给趟检补漏,找到遗漏的问题,起到卡控作用,确保机车安全运行。”

机动车查验员的日常(客运机车质检员王江)(3)

成都整备车间质检工长王江

“越脏越隐蔽的地方越不能放过”

质检工作枯燥而复杂,责任心、细心、耐心、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一不可。

机车部件上万个,密密麻麻,有些部件位置隐蔽。“越是脏越是隐蔽的地方,就越容易成为检修盲区,我们就越不能放过。”王江说。

跟随王江的脚步走到整备场,他手持录像电筒复验机车,哪里容易出问题,经验丰富的他早已了然于胸,重点部位他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

机车的检修必须在户外作业。炎炎夏日毒辣的太阳是质检员的噩梦。列车机械室的温度最高可达70摄氏度,质检人员需身着劳保服在这种高温密闭的空间进行作业。“在检修中不可能等到温度低一点才开始作业,车等人的情况是万万不能的。”王江介绍。

王江看来,质检工作是技术活也是“良心活”,事关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守好职业底线。

入路以来,王江修过内燃车“东风号”,韶山型和谐型电力机车,现在还负责动力集中型“复兴号”的质量卡控验收。多年来,他一直保持对机车构造的熟悉掌握和新机型、新技术的不断学习探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