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怎么产生的(原创明清时期)

瘦马怎么产生的(原创明清时期)(1)

电视剧《绣春刀》里面,杨幂饰演北斋,有观众认为她在剧中讲述自己作为“瘦马”的悲惨经历时,表情太平淡,可能是由于她不甚了解当年的“瘦马”命运有多么悲惨。

 什么叫瘦马”

“瘦马”不是真的马,而是指明清时期被买卖的妇女。明清之际,商贸发达,出现了许多富商巨贾。尤其是扬州盐商,他们垄断全国的盐运业,腰缠万贯、富甲天下,他们玩弄女人,不以“丰乳肥臀”为美,而是以身材窈窕的瘦弱为美,所以扬州一带出现了“养瘦马”的风气。

由于社会上贫富悬殊,不少贫苦人家靠出卖女儿为生。有一批人专门从事此项低价买入高价出售的暴利投资。她们往往被以十几贯钱被买走,却以上千银两出售。这其实就是被买卖的“二奶”预备队,是一种为了满足富庶人家变态心理而衍生出来的畸形行业。北斋就是由于爹爹被魏忠贤所害,一家老小或死或充军,北斋被流放到南方去做“瘦马”。

为什么取名“瘦马”?据潘洪钢先生的《清代扬州的“养瘦马”风俗》一文所说,可能取自白居易《有感三首》之二,该诗中有“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

“瘦马”是怎样养成的

那时,瘦身窈窕就是美的条件,常常就是饿出来的。挑选瘦马也有面貌姣好等资质等级的区分,培训也友严格的程序。

“瘦马”有资质一等的,教以“弹琴吹箫,吟诗写字,画画围棋,打双陆(古代以掷骰子点数决定棋子移动的一种棋盘游戏),抹骨牌,百般淫巧(指精巧但无用的技艺或制品)”,以及精细的化妆技巧和形体训练;资质二等的,也教以识字、弹曲,但主要则是被培养成财会人才,懂得记账管事,以便成为辅助商人的助理;资质三等的,不教识字,只教以女红裁剪,或是烹饪手艺,以便培养成合格的主妇。

“瘦马”的下场大都十分悲惨,即便嫁给富商做小妾的,也不见得能过上幸福生活。最悲惨的,就是没有人挑走而被卖到青楼成为妓女的这一部分。著名的秦淮河畔,“扬邦”歌女大多是“瘦马”出身,她们完全失去人身自由,命运无比凄惨。

就以缠足一项而论,“瘦马”必须缠足。为追求“三寸金莲”的美,还制定出了“瘦、小、尖、弯、香、软、正”等七条标准来鉴定。缠足多是从年幼开始,以棉麻布帛紧束双足,使足骨变形到极致,脚形尖小成弯弓状。有描写女孩缠足经历的,说是筋折骨断,疼痛难忍,拆下的裹脚布就是血迹斑斑。长成后,便是世人眼中的“三寸金莲”,走起路来恰如弱柳扶风,女子以此为美,男子更爱此道。

 “瘦马”被挑来挑去的情景

张岱《陶庵梦忆》卷五《扬州瘦马》一文中写到在买卖“瘦马”时,她们被像商品一样挑来挑去的情景 。文中说:“至‘瘦马’家,坐定,进茶,牙婆扶‘瘦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转身。’转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借手。’尽褫其袂,手出、臂出、肤亦出。曰:‘姑娘相公。’转眼偷觑,眼出。曰:‘姑娘几岁?’曰‘几岁’,声出。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脚出。然看脚有法,凡出门裙幅先响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脚先出者,必小。曰:‘姑娘请回。’一人进,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咸如之。”

这里说的“瘦马”的几个“出”:面出;手出、臂出、肤亦出;眼出;声出;脚出,样样都被仔细挑选过,这与买牲口一样地挑来挑去有什么两样。

古代不少著述都谈及“养瘦马”

除了潘洪钢先生的《清代扬州的“养瘦马”风俗》一文,指出清代扬州有“养瘦马”风俗,即“收养穷人家女孩,专门卖与大户人家的一种风气”。并引用白居易诗,说明取名“瘦马”的出处。此外,还有不少谈到“瘦马”的。

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一书有《扬州瘦马》:“扬州人日饮食于瘦马之身者数十百人。”

清人吴昌炽《寒窗闲话》卷四“瘦马”条记载:“金陵匪徒,有在四方贩买幼女,选其俊秀者,调理其肌肤,修饰其衣服,延师教之,凡书画琴棋、萧管笛弦之类,无一不能。及瓜(指女子十六岁,已经成年),则重价售与宦商富室为妾,或竟入妓院,名之曰‘养瘦马’。遇有贫家好女子,则百计诱之。”

清代丁耀亢在《续金瓶梅》一书中对“瘦马”也有类似的描述。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