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的耻辱(勿忘国耻甲午战争始末)

甲午中日战争(又称第一次中日战争、清日战争;日称日清战争),是日本在19世纪末为了和清政府争夺朝鲜半岛的宗主权所发动的一场有预谋的战争。由于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中国史称“甲午战争”。

一、开始

甲午战争一共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事件,朝鲜向清政府乞援,为麻痹清政府,日本代表向清廷表示“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诱使清朝出兵朝鲜。另一方面,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正面临弹劾,在得知此消息以后为了转移日本国内政治压力,以此为借口派兵进入朝鲜半岛,并向清政府进行挑衅。

中日甲午战争的耻辱(勿忘国耻甲午战争始末)(1)

二、过程

1894年7月23日,日军突然进攻汉城王宫。两天以后丰岛海战爆发,清政府准备不足仓皇应战。由于李鸿章的“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作战方针以及将领叶志超的胆小懦弱,左宝贵等人对于日军的进攻计划不断遭到叶志超的阻挠,并且没有充分利用朝鲜大院君李昰应暗中给清军传递的情报,日军遂完成对于平壤的合围,平壤之战最后以清政府的大败而告终。

中日甲午战争的耻辱(勿忘国耻甲午战争始末)(2)

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后,同年9月17日,日本舰队在鸭绿江口附近的黄海海面进行挑衅,黄海海战爆发。交战双方均投入了主力舰队,清政府方面有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日军则投入了12艘精锐舰艇。在此次战役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邓世昌,他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撞去,最后被敌舰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由于李鸿章的避战保船策略,使得北洋舰队在仍有实力的情况下将制海权拱手相让。

中日甲午战争的耻辱(勿忘国耻甲午战争始末)(3)

在黄海海战以后,日军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并于1894年11月22日攻陷旅顺以后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1895年1月20日,中日双方在威海进行最后一战,由于清军“分兵把口”策略,导致兵力分散,日军得以集中优势兵力对南帮炮台进攻。炮台失守以后,威海随即被日军占领,北洋舰队在失去海军基地以后全军覆没。

三、结果

在战争期间,清政府中以李鸿章和慈禧为首的主和派委托主张对外屈服的恭亲王奕訢向各国疏通,请求调停。在威海之战以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于战后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日本因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军力迅速强盛,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之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