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水故乡的河(刘仁义故乡的河)

故乡的河,故乡的路

文|刘仁义

我的故乡,是甘肃省武山县一个偏僻的乡村——高楼镇刘川村。

高楼镇,地处武山县西部,东与鸳鸯镇接壤,南与马力镇相邻,北与桦林镇相望,西与定西市漳县武阳镇、武当镇毗邻,辖21个村,面积121.8平方千米,人口2万余人。镇政府驻地刘川村。

漳河和丁漳公路,从西到东,横贯高楼镇中部。河谷两岸重峦叠嶂,沟壑纵横。铁笼山横亘南部,桦林山峙立北端。依山就势,村庄散落,山路弯弯,纵横交错,形成了高楼镇两山对峙、漳水中流、山川辉映、人杰地灵的一块宝地。

乡村的水故乡的河(刘仁义故乡的河)(1)

故乡一角 (张耀德2006年摄)

漳河:一条欢乐又忧愁的河

漳河发源于漳县木寨岭,自西南向东,流经漳县大草滩、殪虎桥、三岔、盐井、武阳5个乡镇,穿越漳县东大门孙家峡,流入武山县高楼镇。在高楼镇自西向东,流经高尧、高楼、八院、纸碾、刘川、陈门等6个村,至鸳鸯镇丁家门注入榜沙河,至鸳鸯镇汇入渭河。

漳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哺育着两岸儿女,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漳河文化,也造就了高楼魁星阁、纸碾龙头观、斗底铁笼山等奇异瑰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她虽然水量不是很大,但却从未断流。在一定意义上讲,家乡的历史,就是家乡人与河共生,利用和治理漳河水的历史。

漳河曾是一条黄金水道。据《漳县志》记载:“明至清代、民国期间,漳县所产木材,顺漳河、龙川河、榜沙河而下,在武山县鸳鸯镇入渭河,运抵武山、甘谷、天水、宝鸡、咸阳等地。1954年以前水运通畅,每年夏秋水旺季节,水运木筏每日30至50排,多者达100排。”其中漳河水运,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初。

漳河是一条丰饶之河。高粱红,玉米黄,麦子稻谷翻波浪;牛羊肥,瓜果香,辣子茄子名远扬。漳河水浇灌了两岸肥沃的土地,为沿岸村民带来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特别是盛产于刘川、高楼等地的辣椒、茄子等各种蔬菜,不仅满足了当地人的生活需求,更是漳县百姓及周边村民的最爱。

1949年修成的刘川渠(当地人称为官渠),是漳河武山境内流经距离最长、灌溉面积最大的一条灌渠。该渠从刘川村西头的古儿崖下引漳河水,自西向东从刘川村正中穿过至陈门村,灌溉刘川、陈门两个村的数千亩良田。那清澈透亮的漳河水,一年四季都从我们家门前流过。

记得小时候,沿漳河而居的各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渠道星罗棋布,跨渠而建的水磨房灯火通明。在我们村沿河南北两岸,就有4条水渠、12盘水磨、1座油坊。它们是家乡人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川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特别是,从西到东跨渠而建的那12盘水磨,一年四季,人来人往,昼夜忙碌。它不仅为本村,也为邻近山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上世纪70年代,漳河刘川段,还曾建成两项水利工程。一是在刘川村和纸碾村之间的燕儿屲,建成扬程205米的四级提灌工程,计划灌溉山梁上和玉林沟3000余亩山地;二是在刘川村北面山底自西向东新修成一条水轮泵提灌灌渠。在村西的古儿崖下,修建一引水渠,渠端安装水轮泵,提水到山底下的灌渠,自流灌溉山底下数百亩旱地。不知何故,这两项工程建成后不久即弃用。

漳河是一条欢乐之河。从小到大,漳河水滋润了我们的肌肤,强健了我们的体魄,承载了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那河滩上、水渠边、南北两山的山坡沟壑都留下了我和同伴拔蒿柴、拾牛粪、打猪草、放牧驴马羊的足迹,也留下了我们嬉戏玩耍的快乐时光和辛苦劳作的难忘记忆。

漳河也是一条忧愁之河。它给村民的生产生活也造成了很多的不便甚至危险。我们村在河的北面,而我们生产队的耕地大部分在河的南面。大多时候,无论酷暑寒冬,无论水大水小,一年四季只要出工,我们就得趟水过河。

乡村的水故乡的河(刘仁义故乡的河)(2)

漳河上曾经的简易桥

那些缠着小脚的和不敢趟水过河的妇女,就只得骑驴骑马,或由那些身强力壮的男人背着过河。年龄小的孩子就得由大人拉着手在大人的保护下过河。慢慢地小孩们就熟悉了水性,锻炼了趟水过河的能力。学会了看水深水浅,知道了选择从河面较宽阔、河流较平坦的地方入水,顺着河流的方向斜穿而过。

秋冬季节,河水冰冷刺骨,因趟水受寒,腿部皮肤常常皲裂,晚上睡觉遇热时,如同火烧针刺般疼痛。有时,村民也会伐几棵柳树,在河上搭建一座十分简易的小木桥。背着沉重的东西,摇摇晃晃地从桥上走过,真需要超强胆量和童子功夫。

夏季来临,经常会有暴雨袭来,山洪暴发,河水暴涨,漳河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怒吼着咆哮着,冲毁河堤淹没农田,危及村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记得,有一年夏天,河水暴涨,洪水泛滥,村民们眼巴巴地看着即将收割的庄稼大片大片地被洪水冲走,就在河边给龙王爷宰羊许愿,祈求保佑。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漳河高楼境内才先后修建了可供行人和小型车辆通行的大大沟吊桥和小庄村桥等大小5座桥,极大地方便了部分区域村民的出行。丁漳公路打通后,漳河高楼境内还将增加3座大桥,这将进一步改善沿河两岸人居环境和周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也将为古老的河流增添新的景色。

2020年,在国家中小河流综合治理项目的支持下,高楼境内漳河河堤全线建成。坚固的河堤锁住了狂龙,古老的河谷焕发了生机。如今,漳河两岸农田阡陌纵横,村庄绿树环抱,两山草木葱茏,构成一幅壮美的山水田园画卷。

丁漳公路:地位独特的黄金通道

高楼镇和漳县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产业互补。两地百姓沾亲带故,交流交往密切。历史上,以漳县盐井为起点,沿漳河川,经孙家峡、高楼、丁家门向东的通道,是一条重要的商道,也叫“脚户路”。它是通往武山、甘谷、秦安、秦州、长安方向的一条“盐马古道”(孙家峡古道),也是东西方向进出漳县最便捷的一条通道。

数千年漳盐的开发生产,不仅使漳县盐井镇成为陇上古镇、重镇、名镇,而且为方圆数百里的人民带来了幸福安康。古人踏出了从盐井镇蜿蜒伸展五州十县、辐射四面八方的九条“盐马古道”,孙家峡古道即是一条极其重要的东西古道。

四方的背客、骡马帮、驴驴队、货郎担,从漳河南面盐井镇出发,穿过孙家峡,沿着这条崎岖险要的羊肠小道,爬山涉水,翻山越岭,经高家窑、高楼子、刘家川等,一步步到达丁家门、鸳鸯镇,继续东行,形成一道“山间铃响马帮来”的亮丽风景线。

乡村的水故乡的河(刘仁义故乡的河)(3)

漳河北山(高家崖)上的羊肠小道(张耀德 摄)

河上,从西到东运送木材的筏子穿梭而过;路上,人背马驮贩盐卖货的客商络驿不绝。每逢集日,四面八方来赶集的群众纷至沓来,市场上来自漳县、陇西、甘谷等地的各类商品琳琅满目。高楼村曾是漳、武、陇三县交界处,一座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市场繁荣的重要集镇,也是这条古道上,椽客、盐客和过往客商、行人的必经驿站。

进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由于武漳公路经丁家门绕马力、新寺而通,漳河河水变小,水运中断等原因。昔日的黄金通道,逐渐失去了曾经的繁华,慢慢地淡忘在人们的记忆中。高楼镇,也因其中部河谷狭窄,两岸山峦对峙,特别是镇西有漳武锁钥孙家峡,中有峭壁悬崖高家崖、古儿崖,镇东有崇山险隘红堡子等高山峡谷的阻碍,成为一个现代交通的死角。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左右,才修通了丁家门村到刘川村的一条沙土公路。

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村里的男女老少兴奋地围观,那走进村子的第一辆马车、第一辆手扶拖拉机、第一辆北京吉普车和第一辆解放牌大卡车的热闹场面。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漳两地百姓就期盼着沿漳河河谷修建武山高楼到漳县的公路,以方便群众出行,改善当地住民生存发展环境,再现昔日“盐马古道”繁荣景象。丁漳公路,就是从原武漳公路丁家门村起始,沿漳河溯流而上,到达漳县县城的一条公路,全长约28公里。它不仅比现有武漳公路缩短20余公里,且道路平直,风景独特。

经过30余年的不懈奋斗,至2002年时,其位于东西两头的25公里道路已经打通。但由于高山峡谷的阻挡,在两县交界处,武山县高楼镇高尧村和漳县武阳镇孙家峡村之间,形成一段约3公里的断头路。其中漳县境内约1公里(0.789km),武山境内约2公里(1.96km)。

这段横亘在武漳两地之间的漳河“天堑”,世代阻碍着两地村民的交流交往,成为制约当地发展最大的瓶颈,致使高楼一带百姓去往漳县的车辆,必须经丁家门沿武漳公路绕行,绕行距离达60余公里。

打通丁漳公路,就打通了漳县的东大门,打通了漳县东出连接武山和连霍高速的一条快捷通道。从高楼镇和路域内乡村的发展来讲,打通丁漳公路,高楼镇与漳县之间的行车距离将由原来的60余公里缩短至20余公里,高楼镇将从“交通死角”,成为黄金通道、武漳门户,有效融入漳县县城半小时经济圈。

为此,当地政府接续奋斗,两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直呼吁,很多有识之士倾注了满腔心血。特别是曾任武山县副县长、天水市行政执法局局长的王腊喜,以家国情怀、赤子之心,坚持数十年呼吁和推动这一工程,可谓想尽了千方百计。

曾任漳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漳县人大常委、教科文委工委主任的陈友庆同志,近10余年来,持续关心、关注和呼吁建设孙家峡到高楼的公路。他先后多次赴孙家峡和武山县高楼镇漳河沿线、南北两山实地考察调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热情执着地呼吁“打通漳县东大门,修建孙家峡到高楼的公路,促进漳河流域文化旅游商贸一体化发展”。

他先后在“百度贴吧漳县吧”中以“金线吊葫芦888”笔名,发表数万字的丁漳公路实地考察调研报告,并附有91张实景照片。特别是他于2016年5月3日和2017年6月5日发表的《关于打造漳河风情旅游线路的倡议》和《武阳镇孙家峡村漳河大桥建设势在必行》两篇贴文,以及其在2019年年底提出的“打通孙家峡与高楼这段道路,促进漳河流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意见建议等,立足大局,站位高远,了解实情,反映民愿,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和好评。

然而,因资金困难,特别是因这3公里的断头路不仅跨漳县、武山两个县,还跨天水、定西两个市等等原因,这条地位独特、效益明显的黄金通道,这一当地百姓魂牵梦绕的希望工程,“喊了几十年,钉过几回桩,就是动不了工”。

时间进入到2020年,在前期协商对接和实地踏勘论证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时任定西市市长戴超同志的支持下,9月9日,时任武山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勤学一行赴漳县,就丁漳公路建设有关具体事宜与漳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静等进行对接。

两县领导一致认为,丁漳公路的建设,对促进武漳两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两地百姓期盼已久的一项民心工程和圆梦工程。会议在高度共识的基础上,一致表示,两县将全力以赴协同推进工程项目落地实施,力争早日建成这一漳武两县的产业路、小康路。

武漳两县县长的这次重要对接会,打开了丁漳公路建设的新局面。经过两县近一年的紧张准备,漳县自筹资金1276万元,武山县筹集资金2689万元,至2021年6月,一期工程(按三级公路标准打通3公里断头路)全面开工,二期工程(全线三级化)压茬推进。

2022年7月9日,我收到陈友庆同志的微信,并附有12张照片。他说:“前天下午,天很热,我又去孙家峡了。从漳县沟门下与新寺公路断开,顺漳河而下,就见原硬化路边在加宽,约十米左右,很宽的。有大车拉土垫坑的,有用混凝土做路边的,还有挖石崖的,各忙各的。孙家峡村边,有大车拉土垫地基。庄头桥已建成,柏油也铺上了。前行转弯就看见高尧村那边两座桥也成形了,桥面上也有人顶着炎热天气在干活。施工盛况,振奋人心。有希望了!确确实实有希望了!”

欣闻此讯,如临其境。路在延伸,梦将成真!

河清路美,田园锦绣

一河一路相辉映,两岸青山放眼明。“盐马古道”焕生机,美丽田园伴我行。2022年8月29日,我和王腊喜、陈友庆以及几个长期关心关注丁漳公路建设的乡亲相约在孙家峡大桥,与武山县政协主席庞明全、高楼镇党委书记汪耀林一起,考察了这条刚刚打通的,家乡人民苦盼几十年的梦中之路。

61岁的陈有庆同志是骑着电动摩托车,冒着大雨从漳县县城赶来的。千年古道的沧桑历史,如画如梦般的时代巨变,每个人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与感动。正如那首歌唱的,“这就是我的路,虽然充满了坎坷与迷雾,咬紧牙一步一步,相信光明就在不远处”。昔日,漳县人常说,“漳河滚滚向东流,不知哪里是尽头”。如今,乘车从漳县县城出发不到半小时即到漳河尽头——漳河入榜沙河处(丁家门村);不足40分钟,即到漳河榜沙河入渭河处——武山鸳鸯镇。

我们相信,丁漳公路的开通,必将成为改变家乡面貌的一个里程碑事件。特别是,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对河道治理、水利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的不断重视和加大投入,家乡百姓期待着,进一步将丁漳公路“丁高段”(丁家门到高楼村)改造提升,建设成为一条“堤路合一”的漳河河堤公路,打造成集“防洪、交通、农田保护、乡村旅游”等为一体的美丽廊道。

同时,也期待着规划和建设一条彰显区位优势、统筹一川两山的高楼镇30里漳河特色产业经济带(走廊),推动高楼经济社会高起点高质量发展。有关专家学者建议,规划和建设“一中两环” “大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圈”。即打造贯通漳河全域的“漳河百里旅游风情线”(中线)以及沿漳河、榜沙河、龙川河(南线:漳县—高楼—丁家门—马力—新寺—武当—漳县)和沿漳河、渭河(北线:漳县—高楼—丁家门—鸳鸯镇—陇西—渭源—漳县)两条旅游环线,并将其建设成带动漳县、岷县、武山、渭源、陇西等渭河上游区域生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2021年5月——2022年1月,我有幸参与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工作,联系和指导定西市等11个地区单位部门的党史学习教育。8月20日,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这一话题,我以切身感受,与戴超书记交流了修建漳县孙家峡到武山公路的重要意义。没想到,戴书记对有关情况十分熟悉。这一工程正是在他任市长期间,大力支持武漳两县领导,一起共同推动的。

乡村的水故乡的河(刘仁义故乡的河)(4)

2021年9月15日,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成员在丁漳公路孙家峡漳河大桥调研,与当地领导和村民合影(左三漳县县委书记张岸林、右三时任定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全有。张艳君 摄)

乡村的水故乡的河(刘仁义故乡的河)(5)

热情好客的孙家峡村村民陈守仁老人(张艳君 摄)

戴书记给时任武山县长马勤学同志(已转任天水市政协副主席)打电话,询问工程进展情况。同时,要求漳县新任党政领导,尽快了解支持这一民心工程,希望在场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月芳,把这一工程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

他还几次讲到,修建丁漳公路,符合定西市“谋实抓好川河经济”的发展思路,是促进漳县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要求漳县走在前,在完成一期工程后,加快推进达标改造工程。戴超书记对这一民生工程的认识、关心和高度重视,令我十分感动。

8月23日,陈月芳部长来到丁漳公路漳县孙家峡大桥建设工地,调研督导公路建设。在市县主要领导的直接关心重视下,漳县县委县政府将漳县孙家峡至武山公路建设列入22项重点为民办实事清单,定期督办项目建设进展情况。11月4日,丁漳公路漳县境内全线打通,达到通车条件,一期工程顺利竣工,二期工程作为漳县2022年重大项目同时启动。

2022年1月11日,我和新任定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文玫同志在定西邀请原漳县县长刘静同志(已转任定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起座谈交流,聆听了刘静同志关于漳武两县县长,在时任定西市长戴超同志的大力支持下,齐心协力共同推进丁漳公路建设的美丽故事。

乡村的水故乡的河(刘仁义故乡的河)(6)

我们走在大路上。2022年8月29日我们一行现场考察丁漳公路(左一武山县政协主席庞明全、左三陈友庆、左五王腊喜、右二高楼镇党委书记汪耀林)

他们抓住即将转岗前的有限时机,以倒计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满怀深情推动落实,决计破解这一事关民生福祉和区域发展的历史难题,誓圆两县百姓的这一世纪之梦。

最难忘,2021年9月15日,在时任定西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全有以及漳县县委书记张岸林等的陪同下,我们指导组4人在丁漳公路孙家峡大桥工地学习调研时的情景。两山陡合,漳水激流,高山峡谷中,正在建设中的一座宽8米、长120米的漳河大桥,飞架南北,横跨两县。居住在大桥附近的漳县孙家峡村75岁的陈守仁老人见到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他一边为我们敬烟,一边激动地说,“去年河北面孙家半山两个男孩在过河时就被河水冲走淹死了。这辈子,我终于能看到这条路通了”。在场的漳县交通局局长骆宏明介绍说,实际就是这一座120米长的大桥,就把两个县连通了起来。

乡村的水故乡的河(刘仁义故乡的河)(7)

说历史、谈今天、话未来,感慨的话儿说不完(左一陈友庆、左二王腊喜、左三庞明全、左四刘仁义、左五汪耀林)

第一次,我驻足在母亲河的上游,凝望着崇山峻岭间,蜿蜒曲折的漳河水,穿越群山环抱的孙家峡峡谷,朝着家乡的方向欢快地奔去。不禁想起辛弃疾的著名词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沉思良久,感慨万端。

一个游子对家乡发展的深切牵挂和对这条平凡道路不凡意义的切身理解,定西市和漳武两县领导对这一民生工程的重视,以及洋溢在现场老百姓脸上的灿烂笑容和由衷赞许,使我非常激动。于是写下了如下一段感言:

漳河出木寨,东流到武山。

武漳山水共,命脉本相连。

一条断头路,百姓望眼穿。

人物难交通,何以拓福源!

学史促力行,民心作指南。

两县同携手,为民解愁烦。

劈山开大道,架桥越险关。

圆梦新时代,百姓喜开颜。

大河奔流,田园锦绣。天路已通,梦想成真。祝愿家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乡村的水故乡的河(刘仁义故乡的河)(8)

作者简介:

刘仁义,男,汉族,1960年6月生于武山县高楼乡刘川村。1976年毕业于刘川学校,1978年7月毕业于武山县马力中学,应届考入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1982年7月毕业。

先后任庆阳师专副校长、陇东学院副院长、河西学院院长、兰州文理学院院长等职。2011年9月——2012年1月挂任复旦大学校长助理。现任甘肃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正厅长级)。

著有《回到最基本》、《感悟大学》、《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三本教育专著。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期刊发表数学和高等教育研究学术论文30余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