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中学校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939年-2019年,乐清中学已经走过了80年的办学经历。回望壮阔80年,见证乐中之辉煌,乐清中学迎来她的80岁诞辰之际,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尤其是在12月9日-12月15日的校庆周里,更是举办了多项活动,欢迎广大校友回学校走走、看看、聊聊。

浙江省乐清中学校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

回看历史,乐中无上荣光

浙江省乐清中学的前身有两所学校,都创办于抗战时期。

一所是私立乐成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1939年秋创办于乐成民众教育馆。1940年3月,该校迁至金溪白鹤寺。1941年,更名为私立乐成初级中学。1944年,为避战乱,迁至芙蓉南塍村和雁荡山灵岩村。抗战胜利后,迁回白鹤寺。

另一所是乐清县立初级中学。1944年秋创办,校址在虹桥沙河。不久,因战乱迁至南阳龙泽村和南阳文昌阁上课,抗战结束,迁回虹桥沙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次年3月,乐清县立初级中学奉命全面接收私立乐成初级中学。自此,两校合并,校址在原私立乐成初级中学办学旧址白鹤寺。

1955年秋,学校更名为浙江省乐清初级中学。次年秋,增招高中新生,遂更名为浙江省乐清中学,学校成为完全中学。

文革开始,学校停课。1970年5月,在乐清中学原址创办乐清县工农兵五七学校。1972年1月,工农兵五七学校奉命与城关二中合并,校名乐清县第一中学(乐清县工农兵五七学校的校名保留至当年12月原该校工农兵学员毕业),地点仍在原乐清中学旧址。1978年5月,校名恢复为浙江省乐清中学。

1986年秋,学校初中部停止招生,1988年秋,初中部学生全部毕业,自此,学校成为高级中学。

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在2004年建校65周年之际,乐清中学从白鹤寺整体搬迁到乐清市东面教育园区新校园,由此开始全新的发展历程。

乐清中学还曾短暂地存在一所“校中校”,乐清市鹤阳中学,这是一所国有民办普通高中,在乐清中学的校内办学,乐清中学与其共享部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原名乐清中学分校,初创时曾借其他学校教室上课。学校于2003年7月经乐清市人民政府批准创办,2008年6月报温州市教育局批准更名为乐清市鹤阳中学。截至2008年7月已有3届学生顺利毕业,并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2012年停止招生,2014年最后一届高三学生毕业,该校历史随之结束。

展望未来,乐中生机盎然

整体搬迁至新校区的乐清中学,坐落于乐清城东凤凰山下,面临乐清湾,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校园占地面积320余亩,现有241名教师,其中特级教师3人,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名教师、温州市骨干教师75人,教授级及高级教师125人。现有60个班级,近2400名学生。

乐中坚持“为学生幸福人生做准备”的办学理念,以“勤奋、求实、开拓、创新”为校训,秉承“人文和科学并举,人格和体格并重”的育人目标,80年来,培养了4万余名学生,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同时,乐清中学也不断获得荣誉。1981年,确定为浙江省重点中学。1996年,认定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1996年以来连续9次被评为省文明单位。

2004年,乐中由丹霞山下白鹤寺整体迁址至城东凤凰山下。学校积极深化课程改革,重视选修课程的开发,创建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随着时代发展,乐中更加重视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三位一体”的共同作用,乐中教育模式逐步实现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转变。2015年8月,乐中被评为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

乐中坚持立德树人,贯彻全面育人的特色化办学方针。乐中辩论社曾获浙江省中学生电视辩论赛亚军、亚太地区华语辩论赛亚军,丹霞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和优秀示范社团,被北京大学、人民日报授予“中华少年写作园”。乐中还曾获得第二十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创客竞赛高中组“创意智造”一等奖,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高中组室内乐合唱比赛金奖,第32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肯德基”三人篮球赛浙江赛区总决赛季军,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健身操大赛温州赛区一等奖等。

乐中倡导“用心育人,用心教书”的教风和“有信心、有恒心、能专心、能细心”的学风,践行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终身幸福的核心价值观。获得全国重点大学暨“211工程”大学生源基地学校、浙江大学新时代人才培养战略伙伴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浙江省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浙江省首批普通高中历史学科基地校、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校、浙江省首批中小学德育基地学校、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中小学示范实验室、浙江省绿色学校、温州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温州市“小文学家”培养计划基地学校等荣誉。

今日乐中,生机盎然,新一代乐中人将弘扬学校优良传统,兢兢业业,奋发有为,朝着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全国一流高中而奋进。

薪火相传,乐中精神恒在

乐中取得的这么多的成就,固然离不开代代乐中人的开拓进取,但是回到内在,从根源上找,这是乐中精神的魅力所在。而什么是乐中精神?那就是“个人命运系于民族兴衰、生命价值融于社会担当的家国情怀”。

而乐中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脉传承的源远流长。乐清中学在战火纷飞民族危亡之时诞生。其诞生伊始,就凝聚着办学先贤浓烈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是乐清中学的先天禀赋,同步学校创办而产生、伴随学校发展而发育。抗战时期,先贤前驱,办学兴教,唤醒蒙昧,教育救国;建国以后,志士接力,遵循方针,全面发展,培养新人;改革开放以来,后继传人,勇立潮头,锐意进取,科教兴国。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而其精神内核始终未变——个人命运系于民族兴衰,生命价值融于社会担当,坚守家国情怀之初心。这就是由一代代乐中人一脉相承传承至今的乐中精神。战火熔铸前辈血染的乐中精神是乐清中学特有的宝贵财富。

而继承和发扬乐中精神的,正是凭借优良的校风实现的,而乐中的校风,正被乐中校训浓缩地概括了出来,展开来说,那就是“进取开拓,探索创新;勤奋求实,践履躬行;胸怀责任,情系担当”。人文和科学并举,人格和体格并重,践行校训,成就大我,努力去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乐中精神就体现其中了。

乐中注重学生品德、学业、体魄、心理、审美与社交等各方面综合发展,重视学生能力培养,通过丰富的课程和多彩的学校文化,致力于培养具有丰富生命力的未来社会的创新性人才。乐中现有学生社团23个,“蓝丝带”爱心社走出校园播洒爱心,丹霞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论辩社曾获2006年亚太地区华语辩论赛亚军;在第十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中,乐中5人获奖,创造了浙江省单所学校在同一届新概念决赛中获奖人数的最高纪录。

此外,乐清中学的社团,从天文地理到信息科技,从传统文化到创新思维。“社”彩缤纷的社团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强健的体魄。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乐中大家庭”以丰富的课程与多彩的学校文化,培养着一批又一批具有丰富生命力的创新性人才。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叶圣陶杯”作文比赛等重大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乐中每年定期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成人仪式、步行者行动、校庆日等活动,创设平台鼓励学生志愿者参与学校管理。乐中每年接待新加坡、欧美、澳大利亚等地结对学校师生来访,并安排学生结成国际伙伴,同时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到结对学校游学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