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三分钟读懂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三分钟读懂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疗)(1)

6月24日,来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江红群教授在医生站为大家带来了《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的讲座,在此次讲座中,江教授都为大家带来了哪些精彩内容?——以下内容是此次讲座的整理,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

整理:bala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的发病率很高,7岁以下的儿童中有65%—95%都有过分泌性中耳炎,30%—40%的儿童有过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5%—10%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持续一年以上。虽儿童OME的发病率很高,但它是自限性疾病,不过是否自愈要取决于病因和积液时间的长短,婴儿的自愈率会很高。

儿童OME诊断三部曲

1、临床症状

儿童OME的临床症状表现在3个方面,分别为听力减退、耳鸣、耳痛(轻微)和耳闷。

2、体格检查

鼓膜表面出现血管扩张,内陷(光锥、锤骨柄和锤骨短突),积液体征变化(色泽、液平、气泡)、鼓膜活动受限。

但是需要警惕,中耳积液并不等于分泌性中耳夜,中耳积液可以是一个症状,如鼻咽癌或乘飞机所致。

3、辅助检查

1、听力检查:较小的儿童比较难配合纯音测听。

2、鼓室图:

常见的是B型鼓室图,B型鼓室图的意义是:鼓膜以及中耳系统不活动,鼓室内基本无气腔或气腔极小,见于鼓室积液、鼓膜极度内陷等。不适合于7月以下的小儿,因其耳道有很大的顺应性。一岁以上患儿使用226Hz的探测音,不到一岁的患儿使用678Hz或1000Hz高频率的探测音。据文献报道符合率为82.7%—89.4%。

C型鼓室图:负压200时表示积液存在的可能性为60%—80%,负压150—200时表示积液存在的可能性为50%。

3、鼓膜穿刺或切开是OME的金标准之一,但是有创,家长不一定会接受。

4、鼓气耳镜是诊断OME的金标准之一,敏感度达到93.8%,但是小儿并不易配合,检查时间过短,小儿骨性外耳道比较容易塌陷,鼓膜倾斜度大,比成年人厚,影响观察。

5、颞骨薄层CT扫描:有较高的准确性:92%,但有假阳性存在,但其费用较高,有一定的辐射;小儿中耳腔狭小,周围骨质导致伪影;并且无法区别粘液与黏膜水肿。

6、超声诊断能够区别中耳积液的性质,但其技术要求高,探头要接触鼓膜,临床应用不广泛。

OME治疗三步走

临床观察

因为儿童性OME是自限性疾病,有一定的自愈率;约75%——90%的患儿在3个月时痊愈;过早的药物和手术不能使病程缩短和减少听力损失;观察期一般为3个月,没2——4周复查一次;评估听力和言语能力的变化,如果有感音神经性聋,认知障碍等应该及时干预。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种类有抗生素、减充血剂、激素和促粘液纤毛排送药。

在抗生素的使用方面目前仍存在争议,欧洲是不主张使用抗生素的,但是美国和中国仍然主张使用抗生素,一线抗生素有阿莫西林,45 mg/Kg/d,无效,可增至90 mg/Kg/d,或者改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二线抗生素有头孢克洛和二代头孢。

抗生素的疗程一般为10——14天,但有文献报道5——7天足够杀灭中耳腔细菌,对于小儿2岁的儿童,抗生素的使用要大于10天。

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的方法有鼓膜置管、鼓膜穿刺或切开、鼓膜激光打孔和鼓膜成形术。

鼓膜置管

OME插管时间选择:

插管之前药物治疗多长时间?一般认为要观察3个月:Paradise等调查6350例(2——61天)婴儿研究发现,应该选择等待或保守性治疗一段时间(数月)再进行插管。国内汪吉宝教授认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在8周以上,才可以进行鼓膜置管术。

鼓膜置管的适应症

  • OME持续3M以上,或复发性OME;

  • 听力大于30分贝,伴有小儿言语发育障碍。

  • 慢性严重鼓膜内陷;

  • 咽鼓管功能不良,短期不能恢复正常者,如腭裂、鼻咽癌等头颈放射治疗及鼻咽手术损伤等;

  • 可能颅内并发症。

置管放置时间:

一般放置6个月至12个月。根据患儿的年龄酌情考虑放置的时间长短,年龄小,放置的时间长,年龄大,放置的时间可以缩短。但时间放置太长,超过24月,穿孔的几率会增高。

鼓膜置管并发症

  • SNHL(感应神经性耳聋):后下方置管时可能发生,所以主张切口在鼓膜前下方。

  • 残留穿孔:长期置管16.6%;短期置管2.2%。主要是由于术后感染所致。

  • 股室硬化:发生率在25%——50%。与术中中耳黏膜出血或粘液渗出以及置管时间有关。

  • 中耳感染:发生率9%——34%,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或外耳道污染。发生在2周以内的耳漏除急性感染之外,多是外耳道进水,2周以上的耳漏多由于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并发邻近组织器官的感染。腺样体未切除者耳漏发生几率高。

  • 鼓式肉芽形成

  • 通风管阻塞:早期的阻塞物往往是术中出血形成的血凝块,晚期阻塞常常是黏稠的分泌物和上皮管型。防止方法:置管后1周,复诊,取管口的液体胶状物。Westine分析了管腔阻塞物成分,类似粘膜渗出液。最有效的溶解剂是稀释醋和hyaluronidase,且前者更安全。也可用双氧水或抗生素滴耳剂滴耳,数天后吸引,大多可恢复通畅。

  • 通风管过早脱出或进入中耳腔:大多数通风管在鼓膜上维持6个月左右。过早脱出主要是由于鼓膜切口变窄,也可能与感染、留置管的安放位置、切口部位、通气管形状以及自行挖耳有关。

  • 胆脂瘤形成:发生率0.5%——0.7%,可能与中耳上皮细胞的脱落和植入,或穿孔边缘的上皮细胞增生有关。

鼓膜穿刺或切开:

适合成人以及较大儿童;

鼓膜激光打孔:

Koopman JP比较208例双侧OME儿童,一耳行激光鼓膜打孔术,另一耳行鼓膜置管术,发现,激光耳膜穿孔闭合时间为2.4w。而鼓膜置管中耳通气时间为4月。疗效,激光组:40%;置管组:78%。鼓膜前下方:光斑直径2mm。

腺样体的处理

目前对腺样体的处理一直存在争议,Coyte等比较37316(19岁以下)插管病例,认为:在2岁及以上儿童,插管同时行腺样体切除或/和扁桃体切除术,与单纯插管相比,再次插管发生率和因插管而再次入院发生率要少,而且腺样体 扁桃体切除好于腺样体切除。因此单独插管并不能治愈疾病。

腺样体切除术适应症:

  • 中耳炎反复发作的患者(大于3次/6M,或4次/1Y);

  • 中耳炎反复置管的患者;

  • 急性中耳炎要置管的病人,同时伴有腺样体肥大症状的患者;

  • 腺样体可能堵塞咽喉管(腺样体占鼻咽气道的2/3以上);

  • 腺样体可能是感染细菌的隐藏地。

篮鼓膜的处理:采取完璧式 后股室入路 置管治疗。

经验分享:

诊断:综合病史,电耳镜,纯音测听,股室图,颞骨CT检查结果。

观察时间:2—3个月,从诊断/症状出现之日计算。期间根据情况选用药物。

手术适应症:观察三月后,股室有积夜,或听力下降大于20分贝,或鼓膜内陷明星。

首选手术:鼓膜置管 腺样体切除术。

如何观看该讲座?

在医生站App中,搜索该讲座标题,或在“讲座”-“视频”中,选择相应频道,找到该讲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