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大墓志铭(最早的墓志铭)

我国现存最早的墓志铭,是为一个年仅五岁而夭折的幼童雕刻的。

历史上最大墓志铭(最早的墓志铭)(1)

这个幼童叫许阿瞿,生活在东汉建宁年间。作为一个富家孩子,许阿瞿过着快乐的生活,有仆人在他身后挥动扇子,有小伙伴在他面前手托木鸟或牵引木鸠车玩耍。有时候,他能够跑出去观看舞乐百戏,那些飞剑弹丸、舒袖长舞、抚琴吹箫的场面很能够引发他的好奇。然而,这样的快乐生活并不长久,建宁三年三月十八日,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

无比悲伤的许阿瞿父母在墓志铭中写道:阿瞿所在的幽冥世界,长夜漫漫,既没有灿烂的阳光,也没有满天的星星。阿瞿第一次下葬时,很多亲人都去吊唁,阿瞿不认识吊唁的亲戚,老是哭泣,还追随行人,惊动了行人,只好给他择地再次迁葬。

这块墓志画像石高70厘米,宽112厘米,石面左方为志文,隶书,竖刻6行,满行23字,共136字,末行有16字漫漶,右边刻有画像,分上下两格,上格左边一幼童跽坐于榻上,旁边有铭文“许阿瞿”三字。许阿瞿面前刻有三个于耍的幼童,下格为舞乐百戏场面。

这块1973年出土于南阳市东郊曹魏墓中的带画像的墓志铭,属于利用汉代画像石做筑墓建材的再葬墓墓顶石。墓志拓片当年曾经郭沫若断句标识,其文曰::“惟汉建宁,号政三年,三月戊午,甲寅中旬,痛哉可哀,许阿瞿身,年甫五岁,去离世荣。遂就长夜,不见日星,神灵独处,下归窈冥,永与家绝,岂复望颜。谒见先祖,念子营营,三增仗火,皆往吊亲,瞿不识之,啼泣东西,久乃随逐(逝),当时复迁。父之与母,感□□□,□壬五月,不□晚甘。羸劣瘦□,投财连(联)篇(翩),冀子长哉,□□□□,□□□此,□□土尘,立起□埽,以快往人。”

许阿瞿墓志铭,韵文语句流畅生动,书法方正整齐自然,因锲刻有墓主人的名字和确切的纪年文字,雕刻有精美的图案,被文物专家定为“国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