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的道理(上等人闻过则喜)

弟子一听到别人指出其过,就像刺猬一样,把自己裹得严实,立马拿出文过饰非的本领,搬出各种理由和借口替自己狡辩,以维护自己的完美人设先生对此直接道:“你这种对待别人指出你过错的态度只比闻过则怒的下等人稍好一点,闻过则怒的人接近一般动物,比如狗,你惹了它它就对你大吼大叫你这种修养水平属于什么层次呢?典型的小人姿态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这个病根不除,培养其他再多的优点都是白费,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闻过则喜的道理?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闻过则喜的道理(上等人闻过则喜)

闻过则喜的道理

弟子一听到别人指出其过,就像刺猬一样,把自己裹得严实,立马拿出文过饰非的本领,搬出各种理由和借口替自己狡辩,以维护自己的完美人设。先生对此直接道:“你这种对待别人指出你过错的态度只比闻过则怒的下等人稍好一点,闻过则怒的人接近一般动物,比如狗,你惹了它它就对你大吼大叫。你这种修养水平属于什么层次呢?典型的小人姿态!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这个病根不除,培养其他再多的优点都是白费。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闻过则喜,这便是人在别人指出其过时最该有的上等态度。《论语·子张》中,子曰:‘小人之过也必文。’你不是小人是什么?

夫子自己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圣贤总是把别人能够指出自己的过看作一件大幸事。像你这样的小人则反之,小人从不习惯敦于反己,总喜欢推责于人,对他人求全责备,对自己则宽容以待。以此孔子感慨道:‘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资治通鉴·晋纪》里说:‘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喜欢闻过,过错就会日渐消除而福分增加;喜欢听赞美之词,声誉就会日渐损伤而祸患降临。喜欢闻过的人,自然也习惯‘三省吾身,谓予无愆’,‘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最高一等的更是能做到颜回的‘不贰过’。

真是自己的过错,藏也是藏不住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错了如何才能弥补?如何挽回声望,最简单的就是勇敢正视,并且及时自我更正,更新,“更也,人皆仰之。”

有人指出你的过错,无非两种情况——

一是你身上确实存在某种不好的地方,有时候别人可能不明指,委婉的表达,那也是证明你有待完善,别人对你的这种看似不怎么令你舒服(修养低才会不舒服,修养高则不会)的反馈,你最该以此为幸,因为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进德之资,——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还有一种情况,你本身在一件事上已经做得如履薄冰,尽心尽力了,别人却恶意给你添加莫须有的过错,或者说他们完全在刻意算计,诽谤你,这个时候,你还是用不着去动气,还是先反思,反思完了明觉这确实不是自己的问题,即以‘不屑之教’处之,蔑视就是对那些如畜生一般的横逆者最好的教育。你的一生核心精力仍然是用在自我的完善,精进,立志成圣上,假如跟路边那些对你狂吠的狗计较,你岂不也成了狗,自降其格了?

正如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