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

李景隆,小字九江,他的祖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亲姐姐、曹国长公主朱佛女,祖父是驸马都尉、恩亲侯、曹国公、追赠陇西恭献王李贞,父亲是曹国公、追赠岐阳武靖王李文忠。这样的家世背景,在明初除了老朱家姓朱的之外,几乎无人能及!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1)

明·曹国长公主朱佛女画像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2)

明·恩亲侯、曹国公、追赠陇西恭献王李贞画像

因为朱元璋的嫡亲兄弟姐妹中,只有长兄南昌王朱兴隆留下了一儿(朱文正)一女(庆阳公主)、二姐曹国长公主朱佛女留下了一个儿子(李文忠)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人了。所以,朱元璋对这三个仅存的侄子、侄女和外甥还是相当照顾的。朱文正虽然因为私通张士诚被幽禁至死,但朱元璋最后还是将他的儿子朱守谦封为了靖江王,靖江王也因此成为了明王朝唯一一支非朱元璋直系后代的藩王。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3)

明·靖江王府(今广西师范大学)

外甥李文忠曾经一度随母姓、取名朱文忠,直到明王朝开元建国前夕才因为制度等问题才重新认祖归宗、改为李姓。洪武初年,朱元璋大封功臣,首封的六位公爵中就有外甥李文忠,封曹国公。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故,追赠岐阳王、谥“武靖”,其子李景隆袭封曹国公。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4)

明·曹国公、追赠岐阳武靖王李文忠画像

因为是朱元璋胞姐朱佛女的亲孙子,而且这位姐姐在世时还曾经非常照顾朱元璋这个弟弟,所以朱元璋对她的孙子李景隆也是相当关照,给足了他历练的机会,后来还让他执掌了左军都督府,成为了独当一面的角色。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5)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建文元年,明惠帝朱允炆因暴力削藩引发了“靖难之役”,时为燕王的明成祖(太宗)朱棣在北平举起了“靖难清君侧”的大旗。在明兴宗、懿文太子朱标的亲家长兴侯耿炳文落败之后,朱允炆将表大爷、名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选为了主帅,让他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燕藩。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6)

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李景隆率领的数十万大军居然被时为燕世子的“大胖”明仁宗朱高炽带着万把老弱病残、硬生生给挡在了北平城外!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就在都督瞿能即将攻破北平张掖门之时,李文忠居然莫名其妙地鸣金收兵了……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7)

明仁宗朱高炽画像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8)

明王朝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李景隆嫉妒瞿能,怕他抢了首功。可细想想,总觉得哪里不对。瞿能作为李文忠的下属,即便他攻破张掖门、拿了首功,可作为上司的李景隆难道不是“领导有方”吗?不也是首功?谁说主帅一定要到一线冲锋陷阵才能算立功?这个理由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更何况,彼时的李景隆已经是曹国公了,封无可封!首功不首功的对他意义不大,难不成想要朱允炆给他活着封王不成?他老子李文忠当年都没有这个待遇,不是吗?赶紧拿下北平城才是李景隆最应该做的,可是他偏偏没有,而且还紧急叫停了瞿能对张掖门的进攻,这就颇为耐人寻味了。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9)

明·曹国公李景隆画像

这也是很多人怀疑李景隆是“卧底”的原因所在。不过,个人认为,李景隆是朱棣卧底的可能性不大。毕竟,以他的身份,根本不需要、也不太可能去做朱棣的卧底。但与朱棣私下里达成某些默契却是非常有可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虽然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却只比他舅舅朱元璋小十一岁,换句话说,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跟朱棣才是同龄人,年龄相差不大。虽然名为叔侄,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私人感情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10)

朱棣跟朱允炆干上了,胜负未卜,人家那是亲叔侄干架,李文忠一个表亲,忙着站队并不是首选。万一“投资”失败,岂不是全完犊子了?所以,个人认为,彼时的李景隆很可能是首鼠两端,想要脚踩两只船!一边接受了朱允炆的任命、担任主帅进攻燕藩,一边又利用早年间积攒的“叔侄感情”、私下里与朱棣达成了默契,兵连不决。因为只有这样,李景隆对于朱棣、朱允炆双方而言,才最有利用价值。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11)

明惠帝朱允炆画像

然而,后来的一切超出了李景隆的预想。朱棣并没有信守承诺,在喘过气儿之后便大举进攻李景隆所部,致其大败,最终李景隆被朱允炆召回了南京。之后短短一两年的工夫,燕军便一路势如破竹,兵临南京城下了。就在这个时候,何去何从成了李景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跟着朱允炆陪葬,还是改换门庭、投靠朱棣?不言而喻……作为朱棣姑姑的亲孙子、表哥的亲儿子,早年间还跟表叔朱棣私下里达成了默契,只要投降,李景隆依旧不失荣华富贵,不是吗?所以,在权衡利弊之后,李景隆跟另一位表叔、谷王朱橞一起打开了驻守的金川门,将燕军和朱棣迎进了南京城。接下来的事情众所周知,朱允炆在一场大火中离奇失踪,明王朝“城头变幻大王旗”、建文朝变成了永乐朝。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12)

对于朱棣而言,李景隆虽然曾经首鼠两端,但最起码他处于上风是没有赶尽杀绝、处于下风时没有负隅顽抗,关键时刻所做出的抉择都是对朱棣有利而无害的。因此,在进入南京城之后,朱棣还是将李景隆视为了“功臣”,不仅保留了他的曹国公爵位,而且还给他增加了岁禄并给足了政治待遇。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13)

明成祖(太宗)朱棣画像

这个时候的李景隆如果激流勇退,回家安安分分当自己的曹国公,从此闭门谢客、不问世事,或许他还是可以得以善终的。可这位大少爷偏偏不,他不仅心安理得地当起了“靖难功臣”、接受了朱棣的一切赏赐和待遇,而且还真的把自己给当成靖难功臣了,不仅损害到了很多人的利益,而且把真正的靖难功臣朱能等人几乎给得罪了一个遍!再加上早年间奉朱允炆之名查抄周王府时,把自己的表叔、朱棣的胞弟周定王朱橚也给得罪了!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14)

没多久,朱橚、朱能、蹇义等一大批宗室、重臣纷纷上书弹劾李景隆,而这些人中,不是朱棣的胞弟、就朱棣的嫡系,还有进入南京后刚刚收编的朝中重臣!其他人的意见可以不管不顾,但朱能这些嫡系是朱棣不能不考虑的。朱棣该何去何从?总不能为了一个李景隆而把自己的胞弟、嫡系都逼向对立面吧?最终,朱棣也只能是牺牲李景隆了。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15)

不过,朱棣也仅仅是在政治上牺牲李景隆而已,毕竟叔侄二人是“发小”,情分多少还是有一些的。以朱棣诛灭方孝孺“十族”的风格,真要是铁了心灭掉李景隆,恐怕他早就小命不保了!但朱棣并没有,只是将其革爵幽禁在自己的府中而已,李景隆一直活到了永乐末年才去世。可见,朱棣对这个表侄儿在“靖难”期间的“功劳”还是认账的。当然,也有人说朱棣不杀李景隆是因为李文忠,个人认为,这方面因素可能存在,但应该不是主要因素。毕竟,亲哥哥朱标的儿子朱棣都没放过,表哥的儿子在他眼里又能算什么?

李景隆曹国公(靖难期间曹国公李景隆到底是不是卧底)(16)

明兴宗、懿文太子朱标画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