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李戴现在的情况(一场通俗认知的张冠李戴)

众所周知,单刀赴会是孙刘联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演义中曾有诗赞之曰:

好江风,将这轻舟催送,

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

龙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久鏖兵。

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铭记。

义不负心泰山重,忠不顾死何言轻。

桃园金兰誓,弟兄山海盟。

早把这九尺身躯青龙偃月,付与苍生。

这次“单刀会”,其实是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反面教材。这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并非历史真相。

张冠李戴现在的情况(一场通俗认知的张冠李戴)(1)

关羽

历史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还需要翻回裴注《三国志》来看一看。

关羽

关羽在刘备和孙权势力交界处,和东吴势力大大小小的摩擦不断,面对严峻的局势,鲁肃经常好言劝之。

一切平衡,就在刘备攻取益州后,孙权要求刘备将长沙,零陵和桂阳三地,刘备当然不答应了。于是孙权就派遣吕蒙开始进攻以上三地,刘备得知后急忙来到公安县,并且派遣关羽力保三郡。

当时鲁肃在益阳地区和关羽对峙。在万分危急的时刻,鲁肃主动邀请关羽相见,来一个单刀赴会。什么是单刀赴会,那就是鲁肃拿一把刀,关羽拿一把刀,兵马在各自主公身后百步,当然有可能在两个主人公身后有少部分部将。

在单刀赴会的过程中,鲁肃数次责备关羽:“我们国家本来就是以土地借给刘备接纳你们,你们从他出战败来投,什么资本都没有。现在你们得到了益州,也没有奉还之意,我们提出三郡的需求,你们也不从命。”

在鲁肃言辞呵之的过程中,关羽有个部将大声表示:“夫土地者,唯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这话给鲁肃气的,对关羽身后的部将破口大骂。关羽脸上也挂不住,起身操刀跟自己部将说:“这是国家大事,你怎么懂?”并且用眼神告诉自己的部将让他离开。

根据《吴书》记载,鲁肃想要和关羽会晤之时,鲁肃的手下表示关羽很有可能会发生变乱,鲁肃决不可前去。不过鲁肃表示,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还是应该开诚布公。刘备对不起东吴,很多事情还没有结论,关羽还不敢把我怎么样。于是前往和关羽相见。

到底说了什么?

在单刀赴会的过程中,关羽曾经告诉鲁肃,乌林(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忙前忙后,睡觉都不脱铠甲,一意破魏国(建安十八年建封国)怎么能徒劳?理应有一块地盘,现如今你们还想收回去?

张冠李戴现在的情况(一场通俗认知的张冠李戴)(2)

鲁肃

鲁肃驳斥到:“不对,从一开始对刘备在长板情况的观察,刘备的部众不值一提,而且是计穷虑极,穷途末路,逃窜而来。现在我们主上怜悯刘备居无定所,收留刘备接济他。但是刘备却暗藏私心,表里不一。现如今早还骗得了西州,还想吞掉荆州土地,此事所有人都不能忍,何况孙权呢?”

鲁肃强调:“我听说贪婪弃义,一定会演变成祸乱。现如今刘备自恃弱小却想要贪图那么多的东西,当世人都知道刘备是如此小人,以后谁还能继续帮助你们呢?你们的老百姓还怎么支持你们呢?”

最终,刘备因曹操发动汉中之战等多种因素,以湘水为界限,往东全部割让给了孙权,于是双方罢兵。

从最后的事件结果上面来说,鲁肃的最初诉求达成,而关羽和刘备的最初诉求没有达成。

这才是正史中的单刀赴会,对于现代通俗认知来说,流行的版本难免有张冠李戴的嫌疑。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由全网正账号:“正聊三国”原创。对汉末三国西晋正史感兴趣的朋友请多多关注。欢迎大家多多留言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