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课文莫泊桑课件(小说第四课莫泊桑项链)

项链课文莫泊桑课件(小说第四课莫泊桑项链)(1)

窦跃生

 一、作家介绍

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中莫泊桑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普法战争,此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莫泊桑患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莫泊桑被尊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将短篇小说的趣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的笔下,各种社会事件,如战争、政变、普选等,都得到了如实的表现;各个阶层的生活,如上层人士的纸醉金迷,中产阶级的锱必较,乡人村姑的朴素自然,都得到了形象的描绘;各种各样的人物,贵族、官僚、职员、店主、乞丐、妓女,都得到了逼真的刻画;各种各样的场景,如豪华的晚会、精致的沙龙、荒蛮的原野、喧哗的集镇、森严的官府、热门的街道,都得到了生动的写照。可以说,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是一幅栩栩如生的19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风俗长卷。

项链课文莫泊桑课件(小说第四课莫泊桑项链)(2)

 二、 原文(缩写)讲解赏析  世上的漂亮动人的女子,每每像是由于命运的差错似地,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我们现在要说的这一个正是这样。她没有陪嫁的资产,没有希望,没有任何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到末了,她将将就就和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结了婚(漂亮女子的命运,很普通,平凡人生)。     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一个在教会女学里的女同学,可是现在已经不再想去看她,因为看了之后回来,她总会感到痛苦。于是她由于伤心,由于遗憾,由于失望并且由于忧虑,接连她哭了好几天。不料某一天傍晚,她丈夫带着得意扬扬的神气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命运的对比,有钱人,同学)。

  “瞧吧,”他说:“这儿有点儿东西是专门为了你的。”她赶忙拆开了信封,从里面抽了一张印着这样语句的请帖:   “教育部长若尔日•郎波诺暨夫人荣幸地邀请骆塞尔先生和骆塞尔太太参加一月十八日星期一在本部大楼举办的晚会。(满足虚荣心)”   她丈夫希望她一定快活得很,谁知她竟带着伤心而且生气的样子把请帖扔到桌上,冷冰冰地说:   她用一种暴怒的眼光瞧着他,后来她不耐烦地高声说:   “你叫我身上穿着什么到那儿去?”   他发愁了,接着说道:   “这么着吧,玛蒂尔蒂。要花多少钱,一套像样的衣裳,以后遇着机会你还可以再穿的,简单一些的?”   她思索了好几秒钟,确定她的盘算,并且也考虑到这个数目务必可以由她要求,不至于引起这个节俭科员的一种吃惊的叫唤和一个干脆的拒绝。   末了她迟迟疑疑地回答:   “细数呢,我不晓得,不过我估计,有四百金法郎,总可以办得到(铺垫)。”   他的脸色有点儿发青了,然而他却回答道:   “就是这样吧。我给你四百金法郎。不过你要想法子去做一套漂亮的裙袍。”   晚会的日期已经近了,骆塞尔太太好像在发愁,不放心,心里有些焦躁不安。然而她的新裙袍却办好了。她丈夫某一天傍晚问她:   “你有点怎样?想想吧,这三天以来,你是很异样的。”于是她说:   “没有一件首饰,没有一粒宝石,插的和戴的,一点儿也没有,这件事真教我心烦。简直太穷酸了。现在我宁可不去赴这个晚会。”   但是她丈夫高声叫唤起来:   “你真糊涂!去找你的朋友伏来士洁太太,问她借点首饰。你和她的交情,是可以开口的。”   她迸出了一道快活的叫唤:   “这是真的。这一层我当初简直没有想过。”   第二天,她到她这位朋友家里去了,向她谈起了自己的烦闷。   伏来士洁太太向着她那座嵌着镜子的大衣柜跟前走过去,取出一个大的盒子,带过来打开向骆塞尔太太说:   “你自己选吧,亲爱的。”   她忽然在一只黑缎子做的小盒子里,发现了一串用金刚钻镶成的项链,那东西真地压得倒一切;于是她的心房因为一种奢望渐渐跳起来。她双手拿着那东西发抖,她把它压着自己裙袍的领子绕在自己的颈项上面了,对着自己在镜子里的影子出了半天的神(项链出现,故事道具)。   后来,她带着满腔的顾虑迟疑地问道:   “你能够借这东西给我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她跳起来抱着她朋友的颈项,热烈地吻了又吻,末后,她带着这件宝贝溜也似地走了。   晚会的日子到了,骆塞尔太太得到极大的成功,她比一般女宾都要漂亮,时髦,迷人,不断地微笑,并且乐得发狂。一般男宾都望着她出神,探听她的姓名,设法使人把自己引到她跟前作介绍。本部机要处的人员都想和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虚荣心)。

项链课文莫泊桑课件(小说第四课莫泊桑项链)(3)

  她用陶醉的姿态舞着,用兴奋的动作舞着,她沉醉在欢乐里,她满意于自己的容貌的胜利,满意于自己的成绩的光荣;满意于那一切阿谀赞叹和那场使得女性认为异常完备而且甜美的凯歌,一种幸福的祥云包围着她。所以她什么都不思虑了。   她是清晨四点钟光景离开的。  骆塞尔牵住了她:   “等着吧。你到外面会受寒。我去找一辆出租的街车来吧。”   车子把他俩送到殉教街的寓所大门外了,他俩惆怅地上了楼。在她,这算是结束了。而他呢,却想起了自己明天早上十点钟应当到部。   她在镜子跟前脱下了那些围着肩头的大氅之类,想再次端详端详无比荣耀的自己。但是陡然间她发出了一声狂叫。她已经没有那串围着颈项的金刚钻项链了(借来的项链丢了,悲剧人生开始)!   她丈夫这时候已经脱了一半衣裳,连忙问:   “你有点怎样?”   她发痴似地转过身来向着他:   “我已经……我已经……我现在找不着伏来士洁太太那串项链了。”   他张皇失措地站起来:   “什么!……怎样!……哪儿会有这样的事!”   于是他俩在那件裙袍的衣褶里,大氅的衣褶里,口袋里,都寻了一个遍。到处都找不到它。   他问道:   “你能够保证离开舞会的时候还挂着那东西吗?”   “对呀,我在部里的过道里还摸过它。”   “不过,倘若你在路上失掉了它,我们可以听得见它落下去的声响。它应当在车子里。”   “对呀。这是可能的。你可曾记下车子的号码?”   “没有。你呢,你当初也没有注意?”   “没有。”   他俩口呆目瞪地互相瞧着。末了,骆塞尔重新着好了衣裳。   “我去,”他说,“我去把我俩步行经过的路线再走一遍,去看看是不是可以找得着它。”   于是他出街了。她呢,连睡觉的气力都没有,始终没有换下那套参加晚会的衣裳,就靠在一把围椅上面,屋子里没有生火,脑子里什么也不想。   她丈夫在七点钟回家。什么也没有找得着。   他走到警察总厅和各报馆里去悬一种赏格,又走到各处出租小马车的公司,总而言之,凡是有一线希望的地方都走了一个遍。   她对着这种骇人的大祸,在惊愕状态中间整整地等了一天(命运开玩笑,为了虚荣心而付出的代价)。   骆塞尔在傍晚的时候带着瘦削灰白的脸回来了;他一点什么也没有发现过。   “应当,”他说,“写信给你那个女朋友说你弄断了那串项链的搭钩,现在正叫人在那里修理。这样我们就可以有周转的时间。”   她在他的口授之下写了这封信。   一星期以后,他们任何希望都消失了。并且骆塞尔像是老了五年,高声说道:   “现在应当设法去赔这件宝贝了。”   第二天,他们拿了盛那件宝贝的盒子,照着盒子里面的招牌到了珠宝店里,店里的老板查过了许多账簿。   “从前,太太,这串项链不是我店里卖出去的,我只做了这个盒子。”

项链课文莫泊桑课件(小说第四课莫泊桑项链)(4)

  于是他俩到一家家的首饰店去访问了,寻觅一件和失掉的那件首饰相同的东西,凭着自己的记忆力做参考,他俩因为伤心和忧愁都快要生病了。   他们在故宫街一家小店里找到了一串用金刚钻镶成的念珠,他们觉得正像他们寻觅的那一串。它值得四万金法郎。店里可以作三万六千让给他俩。   他们所以央求那小店的老板在三天之内不要卖掉这东西。并且另外说好了条件:倘若原有的那串在二月底以前找回来,店里就用三万四千金当郎收买这串回去。   骆塞尔本存着他父亲从前留给他的一万八千金法郎。剩下的数目就得去借了。   他动手借钱了,向这一个借一千金法郎,向那个借五百,向这里借五枚鲁意金元,向另一处又借三枚。他签了许多借据,订了许多破产性的契约,和那些盘剥重利的人,各种不同国籍的放款人打交道。他损害了自己后半生的前程,他不顾成败利钝冒险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姓,并且,想到了将来的苦恼,想到了就会压在身上的黑暗贫穷,想到了整个物质上的匮乏和全部精神上的折磨造成的远景,他感到恐怖了,终于走到那个珠宝商人的柜台边放下了三万六千金法郎,取了那串新项链(一件奢侈品换了将来的坎坷)。   在骆塞尔太太把首饰还给伏来士洁太太的时候,这一位用一种不高兴的神情向她说:   “你应当早点儿还给我,因为我也许要用它。”   她当时并没有打开那只盒子,这正是她的女朋友担忧的事。倘若看破了这件代替品,她将要怎样想?她难道不会把她当做一个贼?   骆塞尔太太尝到了穷人的困窘生活了。此外,突然一下用英雄气概打定了主意,那笔骇人的债是必须偿还的。她预备偿还它。他们辞退了女佣;搬了家;租了某处屋顶底下的一间阁楼下(命运开始转折)。   她开始做种种家务上的粗硬工作了,厨房里可厌的日常任务了。她洗濯杯盘碗碟,在罐子锅子的油垢底子上磨坏了那些玫瑰色的手指头。内衣和抹布都由她亲自用肥皂洗濯再晾到绳子上;每天早起,她搬运垃圾下楼,再把水提到楼上,每逢走完一层楼,就得坐在楼梯上喘口气。并且穿着得像是一个平民妇人了,她挽着篮子走到蔬菜店里、杂货店里和肉店里去讲价钱,去挨骂,极力一个铜元一个铜元地去防护她那点儿可怜的零钱(一下子成了穷人)。   末后,这种生活延长到十年之久。   十年之末,他俩居然还清了全部债务,连同高利贷者的利钱以及由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   骆塞尔太太像是老了。现在,她已经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妇人了。乱挽着头发,歪歪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发红的手,高声说话,大盆水洗地板。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到办公室里去了,她独自坐在窗前,于是就回想从前的那个晚会,那个跳舞会,在那里,她当时是那样美貌,那样快活。   倘若当时没有失掉那件首饰,她现在会走到什么样的境界?谁知道?谁知道?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引入哲思议论)。   然而,某一个星期日,她正走到香榭丽舍大街兜个圈子去调剂一周之中的日常劳作,这时候忽然看见了一个带着孩子散步的妇人。那就是伏来士洁太太,她始终是年轻的,始终是美貌的,始终是有诱惑力的。   骆塞尔太太非常激动。要不要去和她攀谈?对的,当然。并且自己现在已经还清了债务,可以彻底告诉她。为什么不?她走近前去了。   “早安,约翰妮。”   那一位竟一点儿也不认识她了,以为自己被这个平民妇人这样亲热地叫唤是件怪事,她支支吾吾地说:   “不过……这位太太!……我不知道……大概应当是您弄错了。   “没有错。我是玛蒂尔德•骆塞尔呀。”   她那个女朋友狂叫了一声:   “噢!……可怜的玛蒂尔德,你真变了样子!……”   “对呀,我过了许多很艰苦的日子,自从我上一次见过你以后;并且种种苦楚都是为了你!……”   “为了我……这是怎样一回事?”   “从前,你不是借了一串金刚钻项链给我到部里参加晚会,现在,你可还记得?”   “记得,怎样呢?”   “怎样,我丢了那串东西。”   “哪儿的话,你早已还给我了。”   “我从前还给你的是另外一串完全相同的。到现在,我们花了十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价。像我们什么也没有的人,你明白这件事是不容易的……现在算是还清了帐,我是结结实实满意的了。”   伏来士洁太太停住了脚步:   “你可是说从前买了一串金刚钻项链来赔偿我的那一串?”   “对呀,你从前简直没有看出来,是吗?那两串东西原是完全相同的。”   说完,她用一阵自负而又天真的快乐神气微笑了。   伏来士洁太太很受感动了,抓住了她两只手:   “唉。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是假的,顶多值得五百金法郎!(一个假字揭开了谜底,凤尾式)……”

项链课文莫泊桑课件(小说第四课莫泊桑项链)(5)

三、主题情怀

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女人借项链参加上流社会舞会,把项链弄丢,而饱受10年辛苦的故事,揭示了“爱慕虚荣的心态害得她付出惨重的代价”的内涵,讽刺了那些追求享乐的拜金主义思想。

四、艺术特色

1.人物形象丰满。

莫泊桑笔下的玛蒂尔德是个鲜活的人物,内心活动描写还有结尾部分都令人回味。把她美好的幻想和残酷的现实部分刻划得惟妙惟肖。玛蒂尔德向福莱斯蒂埃太太借了一条精美的钻石项链,欣然去赴会。

晚会上“她比所有的女人都漂亮,又优雅,又妩媚,笑容满面,快活得发狂。所有的男子都尽瞧着她,打听她的名字,设法能被介绍。办公厅的随员全都想跟她跳华尔兹舞。部长也注意到她。”这段话描写了玛蒂尔德当时的喜悦心理和满足心理。她美好的幻想仿佛在这里得到了实现,好像所有的苦恼都在这里得以释放了。因为她这一刻是晚会上最美的女人。

2.构思布局新巧。

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使叙述更为有序而集中,在构思布局上又不落俗套。故事本身就像一条项链。从“借”项链,到“炫耀”项链,到“丢”项链,最后揭开谜底“假”项链。像生命的枷锁。

3.结局出人意料。

人人都在赞扬结尾。莫泊桑小说的结尾让人惊讶,拍案叫绝。教科书式的结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