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毁掉汉人的文化(清朝有没有阻碍汉人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一直以来,网上都有很多人说,清朝毁掉了很多汉人的先进文化和科技,打压了汉人的民族精神,把汉人变成了奴才。清朝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罪魁祸首,造成了近代百年国耻。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我们看一看清朝建立统治之前的中国什么样,就明白了。

清朝毁掉汉人的文化(清朝有没有阻碍汉人文化和科技的发展)(1)

最近在读《南明史》,先说一下明朝末年和南明时期的汉人是一种什么状况。

明朝末年,汉人的文化很先进,文人士大夫很优雅,整天沉迷于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科技也很先进,明军拥有火器,装备远远领先于后金和农民军,和欧洲相比也没有代差。

但是,明朝的文人士大夫们所代表的的大地主和富商抗税很严重,朝廷只好把税负都转移到农民身上。辽饷、剿饷、练饷不断加在农民头上,老百姓负担不起,只好参加农民起义。最后,朝廷财政枯竭,明朝在农民军和后金的内外夹击下灭亡。

总之,明末科技、文化的确很先进,但老百姓被逼上绝路,明朝走向灭亡,文人士大夫保住了家族财产。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京城只有20位官员以身殉国,其他两三千官员投降了大顺,绝大多数继续在大顺做官。

吴三桂本来向李自成投降了,走到半路突然改了主意,决定改投清朝。在一片石之战中,汉奸吴三桂与外族多尔衮联合击败了汉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清朝毁掉汉人的文化(清朝有没有阻碍汉人文化和科技的发展)(2)

李自成又和清朝打了一场潼关之战,李自成再次战败,撤往湖北,之后就再也没有打过硬仗,直到李自成意外身亡。

李自成撤离北京后,清军进入北京,京城里的几千名前明官员少数投降清朝,多数离开京城南下来到南京。没想到南明官员却不接纳,因为这些人曾经投靠李自成,多数前明朝官员只好再次返回北京投降了清朝。

南明立了好几个皇帝、监国,有弘光帝、潞王、鲁王监国、隆武帝、永历帝,但南明陷入了深深的内斗,多个皇帝、监国互斗,大臣之间互斗,军阀之间互斗,清军一来就全都投降。

之后,清朝颁布“剃发令”才逼反了很多人,大部分文人士大夫和明朝军队都老老实实剃头了,反抗者以农民军为主。

最后,南明在内斗中走向灭亡。

南明文化、科技、经济发达,但无法解决内斗问题和膝盖软的问题,遇到外敌只想着保住家族利益,丝毫不顾及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

其实,也不止明末和南明时期的汉人如此,其他朝代末期的汉人基本也都是如此。文化、科技的先进,无法改变民族的命运。

清朝毁掉汉人的文化(清朝有没有阻碍汉人文化和科技的发展)(3)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在古代,得益于中国的众多人口和广阔的耕地,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确实很高,科技、文化领先。

但是,一个新王朝建立后,以地主为主体的统治阶层很快就会走向腐化堕落,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国民创造的财富大部分都被文人士大夫阶层拿走,但是这个阶层却毫无战斗力,没有力量维护国防安全,没有能力维护基本的社会秩序。简单说,就是统治阶层光拿钱不干事,老百姓光干活,却一身债务。

这种情况对国家的所有人都没好处。上层人腐化堕落无能,混吃等死,广大下层人不是累死就是饿死。

国家到了这种状况,就无法持续存在下去了。要么是农民起义爆发,推翻旧王朝,建立新王朝,农民用命推翻旧王朝,胜利成果却被地主阶级窃取。要么是农民起义加外族入侵,外族战胜农民起义军,建立外族统治,农民起义的胜利成果被外族和本族内奸窃取。

清朝统治之前,汉人就是这种情况。

简单总结就是:总体领先世界,但新王朝建立不久就会陷入贫富两极分化,造成国家战斗力无限接近于零。一次次循环往复

清朝的建立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清朝在建立过程中的确杀了很多人,犯了很多罪,跟蒙古入侵,元朝建立,秦灭六国的过程一样血腥。

一开始清朝的确带来很多改变,在开疆拓土方面超过汉唐,在打压文人方面登峰造极,在减轻百姓负担方面也有一定的作为,比如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同时,清朝也搞了文字狱,镇压汉人的反抗。

清朝毁掉汉人的文化(清朝有没有阻碍汉人文化和科技的发展)(4)

但是,清朝没有打破中国自古以来的循环,而是加入了这个循环。只不过,清朝的这个循环还没有走完,西方列强就来到来了,中国人被西方的科技碾压。

因此,很多人觉得是清朝阻碍了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才让中国被西方列强欺负。其实,南明、南宋的科技很发达,依然被蛮族灭掉。中国被欺负,科技落后不是主因,统治阶层无能,拿钱不干事才是主因,贫富分化才是主因。

读了《南明史》,了解了汉人上层的无限内斗,我开始理解列宁、斯大林为什么对俄国贵族、地主痛下杀手了。

全文总结:清朝入关对汉人而言的确是一次亡国经历,清朝也的确破坏了中国的生产力、科技和文化,但这并非中国被列强欺负的主要原因。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不是不向西方学习,而是内部的腐败无能和贫富分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