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因好奇发明电灯的故事(人类的光明之路)

火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无光无热的黑暗时代,开始迈入文明的光明路途;而电灯的发明,却让人类征服了黑夜,使人类的文明出现飞跃,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爱迪生因好奇发明电灯的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爱迪生因好奇发明电灯的故事(人类的光明之路)

爱迪生因好奇发明电灯的故事

火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无光无热的黑暗时代,开始迈入文明的光明路途;而电灯的发明,却让人类征服了黑夜,使人类的文明出现飞跃。

作为火与电灯的发明者,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西方人,一个是传说中的远古圣人,一个是近代有名的科学家。从两者发明的方法和过程中,我们可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路途。

在远古时期,人类并不会用火,主要以果实和生肉为食。燧人氏的出世,好像专为人类取火而来。而且取火方法的发明充满着神奇色彩。据《拾遗记》记载:“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大意是:燧人氏梦中神游燧明国后,受鸟啄燧树出火的启发,开始研究“小枝钻火”的方法。他通过上观星象,下察五行,从天地间参悟了火的奥妙,最终成功钻木取火,将火带给了人类。他的研究方法,在《尸子》中也有记载:“ 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他除教人钻木取火,教人用火烤熟食物来吃外,还教人用火冶炼金属、制作武器工具、结绳记事等。人类的文明,可说是自“火”出现后,才正式迈入光明的正途。

爱迪生对电灯的发明,在人类“光明”的发展史中,无疑是颠覆性的、飞跃式的,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不言而喻。他于1878年开始决定研发电灯。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但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光线刺眼,耗电大,寿命短,并不实用。而爱迪生要研发的是那种经久耐用又物美价廉的可普及的电灯。他艰苦奋斗了13个月,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最终才取得成功。据说他曾用过人的胡须和棉线试验,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直至用碳化的竹丝才取得成功,最后他又改用更耐用的钨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电灯的材料。从电灯的发明,可见科学家的艰辛。因而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从燧人氏的“取火”中,我们看到,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靠“悟”,通过自然现象体悟取火之道,也就是说,他走的是“悟道”之路。中国古人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可谓与之一脉相承。而爱迪生研发电灯所走的是实证之路,这也是西方的科学发展之路。

不同的发展方法,将会造就不同的文明。但晚清以后,西风东渐,中国古人所创建的发展之路已经断层,已经被“西风”同化,现在所走的也是西方的实证科学之路。两种不同的路途,若一直发展下去,最终孰优孰劣,已不得而知。现在我们只能遥想,若沿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路途一直发展,也许人与自然会更和谐,人性也会更简单纯朴吧,但恐怕也会因此而与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失之交臂了。因而我们只能感慨:历史的大势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也许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从火到电灯,从骑马到坐飞机,从飞鸽传书到手机通讯,人类光明的路途已经拓展,但愿迎接人类的,也是光明的未来。

从树上的巢屋到高楼大厦,住房变了,人也在变

关于“文化”的困惑?回归老祖宗的“文化”才是正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