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进彝家新寨院坝子(宣讲进彝家新寨院坝子)

中国小康网讯记者郭玲 12月13日,在凉山州越西县瓦曲觉村村史馆外的院坝子里,一群身着彝族服装的脱贫群众聚集在一起,一场由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王东仓教授专门为脱贫群众“量身准备”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王教授主要围绕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重大成就和“两个确立”历史意义为脱贫群众做了深入浅出的讲授,他用群众爱听的“田坎话”“贴心话”“实在话”“鼓劲话”,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真正讲到群众的心窝里,大家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还不时进行着交流。87岁的老党员欧支马哈在与王教授交流时说道,他当年入党,后来为党工作,再到今天听党课,他最大的体会就是永远要听党话,跟党走。村民甘瓦沙听完宣讲后激动地表示,听了王教授的宣讲,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有了更多的理解,下一步,要按照党的号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不断提高致富的能力。

宣讲进彝家新寨院坝子(宣讲进彝家新寨院坝子)(1)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王东仓教授正在宣讲

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认真做好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学习和宣讲工作,并把对学院定点帮扶的越西县开展宣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李国喜表示,要充分发挥学院作为党的政治学院的优势,按照中央宣讲动员会要求,积极深入到越西县干部群众之中,用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用越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实际案例传播党的最新声音,讲好党的百年奋斗故事,引导越西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党情、感党恩、永远跟党走。近期学院已组织安排了多批次对越西县党政领导干部、脱贫群众进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专题辅导,已累计上万人次参加。

五年前,瓦曲觉村的村民都住在距越西县城95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的高山地区,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现实如一道“天险”,难以逾越。2018年,作为中央定点帮扶越西县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在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后,筹措多方资金和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82户368人的异地扶贫搬迁,这个彝家新村让彝族群众见证了“人定胜天”,书写了正道沧桑。村党支部书记马卡木则说,2019年9月群众搬迁到这里后,学院通过时时“回头看”、事事“帮着干”,始终坚持帮扶“进行时”,学院立足村民实际,着眼于“稳得住、能致富”,筹建了瓦曲觉村肉牛养殖基地,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感恩教育和学前学普,出资建设了村史馆,援建了村小学和幼儿园,助力越西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保脱贫不返贫,真脱贫、脱真贫。

宣讲进彝家新寨院坝子(宣讲进彝家新寨院坝子)(2)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院务委员、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帮扶办主任贾波一行考察新民镇瓦曲觉村村史馆

宣讲进彝家新寨院坝子(宣讲进彝家新寨院坝子)(3)

瓦曲觉村的肉牛养殖产业未来将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重要依托

2021年,学院又投入专项帮扶资金用于建强基层党支部,充分提升基层党建的引领力,实现以党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真正实现了把基层党建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编辑:康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