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汽车品牌及车型(深度捆绑合资车)

所有的灿烂都要用“孤独”来偿还?,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广汽集团汽车品牌及车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广汽集团汽车品牌及车型(深度捆绑合资车)

广汽集团汽车品牌及车型

所有的灿烂都要用“孤独”来偿还?

尽管上半年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零部件短缺导致供应链承压,广汽集团还是撑住了场子。

近日,广汽集团公布了6月份的产销快报,集团汽车合计销量为23.4万辆,同比增长41.16%,环比增长28%。

其中,广汽本田销售量为7.4万,同比上涨了38%,销量已经恢复至 2021年以来的月度销量高位水平;广汽丰田的月销售量创出了历史新高,高达10.1万辆,同比增长了38%。广汽自主品牌传祺销售量为3.3万,同比增长了31%,广汽埃安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销量为2.4万辆,同比增长了179%,这也是埃安近4个月以来月销量第三次破2万。

“风光之余”也应当看到,广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销售差距非常大。有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合资品牌的收入占比高达7成以上,而其净利润更是100%来自于合资品牌的贡献。

也由此可见,合资品牌才铸就了这几年广汽的发展。站在如今汽车行业的角度观察,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国产自主品牌快速崛起,而深度捆绑了合资品牌的广汽集团,在趋势上或欠缺优势铺垫,所以很可能无法真正参与这场盛宴,继而错失未来。

日系合资品牌“难乘大势”

在燃油车时代,由于中国车企的发展时间较短,相对欧美日等老牌汽车工业国家,技术较为薄弱。因此,当年车企纷纷引进外国品牌,设立合资企业。

广汽集团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和本田、丰田等日本车企的深度捆绑,近年来公司不仅在市场上攻城拔寨,扩大了市占率,也获得了丰厚的业绩。

2021年,由于合资品牌的持续畅销,广汽集团的市占率高达10%。凯美瑞、逸致、汉兰达、雅阁等合资热销车型更是一度为广汽集团打响了知名度。

据了解,在2014-2021年期间,广汽丰田年销量从37万提升至83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2.0%,广汽本田的销量也从48万提升至78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4%。凭借这两个合资品牌的推动,广汽集团的销售增速远高于汽车行业的整体增速。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内,广汽集团7成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合资品牌,占净利润几乎为100%。

显而易见,广汽集团的经营性利润近年来都是处于亏损,真正能给公司带来利润的就是合资公司的投资收益。说白了,其就是靠合资品牌的利润养着。无法突破这一事实,也就导致了公司和合资品牌深度捆绑无法解开。

可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这种深度捆绑的合作方式也很可能绞杀了广汽集团的未来。

因为一方面来自于市场对国产车的认同感上升。随着我国国力越来越强盛,新一代的消费者对于国家的文化价值越来越认可,民族自豪感也与日俱增。

像当初的李宁,连续多年亏损后,凭借着国潮的品牌宣传,营收和利润连续3年快速增长,仅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成长为能和安踏等巨头一较高下的存在。再有国民彩妆品牌花西子,仅用了5年时间,就完成从0-50亿的完美蜕变。更厉害的是比亚迪,仅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超越了国内所有的汽车厂商。

其次,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趋势,而日系品牌在电动化汽车领域的市场表现无法同国产自主品牌相媲美。

据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所占据份额已经超过了50%。截至2022年6月份,我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001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高达26%。

而根据公开的信息,日本之前一直押注于氢能源汽车,在锂电池等领域投入较小。因此,丰田和本田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积累,相对我国自主品牌来说非常薄弱,这也将使得合资品牌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埃安品牌影响力不足

在新能源领域,广汽集团也并非毫无涉足。其在2020年就创立了独立新能源品牌“埃安”。但有网友曾经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购买埃安看重的并不是“埃安”这个品牌,而是因为广汽才买的,这无疑戳中了广汽集团当前的痛点。

现阶段,广汽埃安年销售量已经超越了造车新势力,但是其价值并未被市场认可。这除了广汽集团对自身定位的问题外,缺乏“招牌产品”也是埃安品牌难以立足的关键。所谓的招牌产品,就类似于主打产品,一款好的招聘产品可以迅速抢占消费者的心智,提升品牌在市场的传播度和影响力。

以比亚迪为例,打造的招牌产品“比亚迪宋”,在SUV领域一举打败了连续10年蝉联中国SUV销冠的哈弗H6,也因此增加了其品牌影响力。在高端轿车方面,比亚迪打造出的“汉EV”连续霸榜。

相比之下,埃安在这方面就显得非常不足,其虽然销量可观,但是很多人买埃安是因为到了广汽4S店,并不是冲着这个IP。由此也就形成了市场对于埃安这个品牌一知半解。所以,在新能源独创品牌方面,广汽集团严格意义上并没有迈出一大步。

“灵魂”被掌控

2021年上汽股东大会上,面对投资者询问是否有和华为合作的意向时,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的回应相当直接: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使用了华为的整体解决方案,就等于上汽的灵魂掌握在了别人手中。

其实,拒绝将自动驾驶系统交给第三方的背后,实则是智能汽车时代传统车企转型的集体焦虑。据麦肯锡报告指出,截至2030年汽车软件将占整车价值的30%以上,汽车厂商一旦选择将自动驾驶系统拱手让人,则有可能沦为硬件代工厂,就像上汽董事长说的那样,成为灵魂被掌控的行尸走肉。

但是,由于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深厚底蕴,很多与华为合作的车企短时间内都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不仅市值有保障,而且销量也很可观。远的不说,就拿小康股份的“问界M7”,4个小时的预定量就破2万,一天时间预定量高达5万,华为也成为汽车界的带货王。

因此,为了短时间内快速打开市场,提升埃安的影响力。2021年7月,广汽埃安正式与华为合作,新产品将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联合定义、共同开发,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智能汽车。

至此,广汽集团将旗下最具发展前景的广汽埃安的“灵魂”交给了华为。这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时间提高了销售量和知名度,但都是华为给予的,一旦脱离了华为的加持,这种影响力是否还存在就不得而知了。

总体而言,当汽车电动化时代到来,新能源汽车更像是一场对燃油车的革命。而广汽集团在燃油车时代深度捆绑日系车企的优势,很可能会逐步变成转型包袱,影响消费者对于公司新能源品牌的认知。而其把最有发展潜力的埃安品牌的灵魂交到了第三方科技企业手上,无异于拿未来去赌。

本文源自每财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