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三百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此地无银三百两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这就是海地目前的处境。

7日,一伙不知来处的枪手,突然闯入海地总统官邸,然后对着熟睡中的莫伊兹猛烈开火。随后,身中12枪的莫伊兹当场遇难,其妻子马蒂身受重伤,紧接着被送往美国进行救治,最终逃过一劫活了下来。

这起针对莫伊兹的“斩首”行动,剧情比好莱坞还好莱坞,虽然莫伊兹夫妇成为了针对目标,但总统护卫却全部幸免于难,没有一个人因此受伤。

很显然,这就是早有预谋的袭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枪杀莫伊兹。

此地无银三百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此地无银三百两(1)

为避免长篇累牍,具体的细节就不多说了,总而言之,接下来的两天,事情有了新的着落。海地落实了28名刺客的来源,那就是“26名哥伦比亚人,2名美国人”。

哥伦比亚透露,参与刺杀莫伊兹的26名哥伦比亚人中,有13名是哥伦比亚退役军人。美媒表示,潜入莫伊兹府邸的2名美国人里,有一位曾当过加拿大使馆的保镖。

海地强调,在发起刺杀行动前,这28名刺客早就潜入了海地首都,迟迟未行动,只为等待一击必中的机会。

简而言之,这28人都不简单,很可能受到了外部势力指使,而且都训练有素,且获得了充分的情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被捕者的那句“任务是活捉莫伊兹,而非刺杀”,是不值得信赖的,真只是为了逮捕,又何至于下如此狠手?

美英法德和联合国都就此事做出了表态,但在当下,全世界最关注的问题,莫过于“这件事是否与美国有关”。

此地无银三百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此地无银三百两(2)

白宫给出的回应很明确,那就是“刺客自称是美国特工,这完全是假的,此事与美国无关”。为表明“美国与海地民众站在一起”,拜登还表示,美国强烈谴责这次刺杀,且准备随时为海地提供任何需要的帮助。

嗯,说得真是够冠冕堂皇的。

问题在于,在海地政坛发生“大地震”后,为确保海地机场、油气储备等设施的安全,海地已经请求美国出兵,得到的却是拒绝。美国表示,只会在调查刺杀案这件事上帮助海地。

很显然,美国别有打算,以海地获取情报的实力,找不出幕后黑手并不意外,但美国CIA却是无孔不入的存在,连苏莱曼尼的行踪都能熟知,又何况是28名刺客身后的指挥者?

莫伊兹被刺杀后,美国是第一个“挺身而出”和替海地发声的,而且直接表示“这件事不是美国干的”,其火急火燎的表态,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此地无银三百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此地无银三百两(3)

要知道,海地就在美国后院,且美国曾多次出兵海地,白宫要想煽风点火、趁机攫取利益,简直不要太简单。

再说了,美国很早就透露了“如有必要,愿意出兵帮海地控制局势”的信号,现在海地主动求助美国,白宫却拒绝出兵。

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在各大势力的表态中,窃以为,最意味深长的,还是俄罗斯发表的声明。

7月9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既希望海地逮捕到刺客,还希望海地能找出事件主谋,俄罗斯很担心一件事,那就是“外部势力通过海地动荡,来达到某种目的”。

扎哈罗娃强调,当下,俄罗斯正在密切关注莫伊兹遇刺事件。

此地无银三百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此地无银三百两(4)

与美国CIA一样,俄罗斯克格勃同样赫赫有名,如果没有根据,俄罗斯外交部不会突然表示“此事很可能与外部势力有关”。

放眼全球,有实力、底气和需要介入海地局势的,估计也就美国了,而且美国确实很擅长干一件事,那就是“打着世界警察、人权捍卫者的旗号,实际上却干着恐怖分子的勾当”。

要知道,请求美国出兵海地的重量级人物,恰好就是海地选举事务部门的主导者。

很显然,美国在海地扶持的“亲美派”,已经在行动了。

最后,再谈一个细节吧。

此地无银三百两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此地无银三百两(5)

海地逮捕的两名美国人,一个叫索拉奇斯,35岁,另一个叫文森,55岁。两人都表示,名为麦克的雇主是谋划者,麦克会说英语和西班牙语,为“刺杀海地总统莫伊兹”,麦克处心积虑谋划了很久。

对于美国刺客被捕这件事,白宫的选择是暂时沉默。事实上,美国不用急着与刺客切割,以美国的实力,要想自证清白,实际上再简单不过,那就是找出名为“麦克”的幕后黑手。

除非美国不愿这么做。

山雨欲来风满楼,俄罗斯正在介入此事,接下来,就看美国怎么给海地和全世界一个交代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